原爆圆顶馆
日本廣島和平紀念公園內的建築遺址,世界遺產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日本廣島和平紀念公園內的建築遺址,世界遺產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原爆圆顶馆(日语:原爆ドーム/げんばくドーム[注 1],又称广岛和平纪念碑(日语:広島平和記念碑/ひろしまへいわきねんひ),是位于日本广岛县广岛市、元安川河畔的被爆建筑遗址。1945年8月6日,美军以原子弹轰炸广岛,爆炸中心附近的建筑物几乎全数被夷为平地,仅此建筑勉强屹立没有完全倾倒。
今日的原爆圆顶被作为该起事件的纪念物而获得永久保存,以提醒人们核战的破坏性影响,该建筑是广岛原子弹爆炸周边地区仍矗立的建筑之一,属广岛和平纪念公园的一部份。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此列为世界遗产。[3]
19世纪末期,广岛市因日清战争期间设立了大本营而迅速发展成为军事重镇。随著经济规模的扩大,开发广岛县产品的市场成为当务之急。为此,规划了“广岛县物产陈列馆”作为中心项目。 1910年,广岛县议会决定兴建该馆,并于六年后的1915年4月5日完工,同年8月5日开幕,并在此后成为广岛当地重要的会展场地。
广岛县物产陈列馆的设计由来自捷克的新艺术建筑师建筑师简·勒泽尔担任。[4][5]工程由椋田组承建。建筑高约25公尺,具有新古典主义的骨架和罗马复兴风格的细部装饰,属于混合风格建筑。采部分砖造部分钢筋混凝土构造,外覆石材与砂浆修饰,并以铜制的圆顶覆盖其上。建筑本体为地下一层地上三层,但中间的圆顶部分则有五层楼高。
列切尔的聘用由当时的县知事寺田祐之决定。[6][7]寺田在过去担任宫城县知事时见过列切尔设计的松岛公园酒店,决定让他设计物产陈列馆。此外,列切尔也设计了宫岛酒店(1917年完工,现已不存在)。设计费用为4,575日圆。当时,广岛市的土地价格为每坪24钱至4日元,石匠的日工资为90钱至1日元10钱,新桥至广岛间的火车票价为三等车5日元17钱,一等车13日元33钱。
1919年3月4日,物产陈列馆举办了“似岛德国战俘技术工艺品展览会”,这是日本首次展示年轮蛋糕的制作和销售。这些甜点由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为战俘的德国甜点师卡尔·尤海姆制作,他在中国青岛被俘后被拘留在广岛湾的似岛检疫所中的俘虏收容所内。[8]
1921年,物产陈列馆更名为“广岛县立商品陈列所”,并成为第四届全国糖果品评会的会场。1933年,该馆更名为“广岛县产业奖励馆”,。在这段时期,馆内经常用于艺术和教育展览。[9] 然而,随著太平洋战争的持续,1944年3月31日,奖励馆停止了业务,并转为内务省中国四国土木事务所[10]、广岛县地方木材株式会社、日本木材广岛支社等行政机构和统制组织的办事处。
1945年(昭和20年)8月6日日本时间上午8时15分17秒,美军B-29轰炸机“艾诺拉·盖”将小男孩原子弹投下位于建筑物西邻,横跨本川的的“T”字型桥梁相生桥作为目标。43秒后,炸弹在建筑物东150公尺、空中约600公尺的地点(现为岛医院附近)爆炸。原子弹爆炸后,以爆炸中心为圆心,半径2公里范围之内的建筑几乎全毁。[13]
原子弹爆炸后,物产陈列馆在0.2秒内被数千倍于正常日光的照射能量的热线包围,地表温度达到了3000℃。0.8秒后,伴随著前方的冲击波,爆风以每秒440公尺以上的速度袭来,爆风压达到了350万帕斯卡(每平方米加重35吨)。因此,建筑物在原子弹爆炸后1秒内,三层楼的主体部分几乎全毁,但中央的圆顶部分未完全毁坏,框架和外墙部分仍然保留。成为爆炸中心区附近,少数在冲击波肆虐之后没有倒下的建筑物。[14]
圆顶部分未完全毁坏的原因包括:
原子弹爆炸后的第一道冲击波虽然立刻摧毁了产业奖励馆包括屋顶与各楼层楼板在内的所有水平建筑结构,但垂直方向的结构却大致未损[16],然而在爆炸瞬间,建筑物内的约30名内务省职员因爆炸引发的大量辐射、热线和爆风,估计全部当场死亡。[17]此外,前夜值班的县地方木材公司4名员工中,有1名在原子弹投下前的8时左右骑自行车返家,在自家门前被辐射并受伤,成为当天在物产陈列馆工作的唯一幸存者。之后,虽然窗框等仍未燃烧,但最终由于可燃物著火,整个建筑物被完全烧毁,只剩下砖块和钢骨等遗骸。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广岛市区开始从焦土上搭建简易棚屋。此时,圆顶状铁架结构的产业振兴馆废墟显得格外显眼,到1951年根据《旧金山和约》盟军占领日本结束时,这里已经被市民称为“原爆圆顶”。在复兴过程中,的被爆建筑的修复和拆除工作不断推进,最初也有许多意见认为应该拆除产业振兴馆废墟。[18]报纸《夕刊广岛》曾写道:“广岛市民必须摒弃那种炫耀自己苦难以引起同情的贫穷心态”(1948年10月10日)。然而在1949年8月6日,时任市长滨井信三推行的《广岛和平纪念都市建设法》的发展使得广岛和平纪念公园的构想开始真正化,为实现永久和平而成为理想的象征。[19]
1953年,在所有权从广岛县移交到广岛市的过程中,产业振兴馆废墟的拆除被暂时搁置。1955年,由丹下健三设计的广岛和平纪念公园(和平公园)完成。这个公园设计上以原爆圆顶为北起点,将原爆死难者慰灵碑和广岛和平纪念资料馆在南北方向上直线排列,旨在突显原爆圆顶的象征性。[20]自此,原爆圆顶馆成为展示原子弹灾难的象征,但到了1960年代,由于建筑物的风化加剧,崩塌的危险增加。部分市民对此持有根深蒂固的意见,认为每次看到原爆圆顶都会回忆起原爆时的惨状,主张拆除原爆圆顶。因此,关于保存与否的讨论变得活跃。广岛市当局最初对保存持消极态度,认为保存会带来经济负担,资金应优先用于复兴支持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一度拆除的可能性增大。然而,改变这一讨论趋势的是来自广岛市内大下学园祗园高等学校的学生楮山广子的日记。[21][22][23]
楮山广子在1岁时在广岛市平冢町(今中区东平冢町、中平冢町、西平冢町)的自家被爆,15年后,他在日记中写道:“那个惨烈的产业振兴馆会一直向世人展示原爆的恐怖吗”(1959年8月6日,原文如是),由于被爆造成的放射线伤害,他在16岁时因急性白血病去世。这本日记引起了和平运动者河本一郎和“广岛折纸会”的关注,他们发起了保存原爆圆顶的运动,并在1966年得到广岛市议会的永久保存决议。[24][25][26][27]
隔年,原爆圆顶屋的保存工程完成[28],随后广岛市政府开始针对其结构进行定期的修复和维护。在被爆50周年之际,1995年,原爆圆顶被指定为国家史迹,1996年12月5日,被决定注册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29]来自各个年代和国籍的游客大量涌入参观,但也出现了进入禁区涂鸦和恶作剧等扰乱行为的问题。
1992年,日本政府接受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并以此为契机,同年9月,广岛市议会通过了一项决议,要求将原爆圆顶馆列入国家世界遗产候选名单。市长在隔年1月将请求书交给了文化厅。全国各地也展开了签名运动,1994年,附有超过165万份签名的国会请愿在众议院和参议院全体会议上通过。1992年初,日本政府认为向世界遗产推荐的条件是“该遗产在国内法(如文化遗产在日本为文化财保护法)下受到保护”,并表示“原爆圆顶馆历史较短,无法指定为文化财,因此不符合建议要求”,对推荐原爆圆顶馆持消极态度。文化厅的负面态度背后有强烈的政治顾虑,担心刺激美国、中国和韩国,但这反而推动了签名运动的热潮,获得了大量支持者。[31][32]
1995年3月,文部省修订了基于文化财保护法的史迹、名胜和天然纪念物指定标准,并在同年6月将原爆圆顶馆指定为国家史迹。随后,日本政府于同年9月将原爆圆顶馆推荐为世界遗产。原爆圆顶馆的注册审议于1996年12月在墨西哥梅里达举行的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进行。此时,美国对原爆圆顶馆的注册表示强烈反对,并要求删除调查报告中的“世界上首次使用的核武”一词。此外,中国认为该遗产可能被用来否认日本的战争罪行,因此在审议时弃权。最终,原爆圆顶馆被注册为世界文化遗产。[33]
此世界遗产符合世界遗产注册标准中的以下条件,因此被注册:
原爆圆顶馆经受损后,许多结构已经坍塌,但主结构由于采用钢砖和石材建造,部分外墙由石材和砂浆装饰,内部墙壁大部分为涂有灰泥的墙面,因此在巨大的爆炸中得以保留部分区域。至今仍可见到原始建筑的表面装饰、三层楼、圆顶以及设有地下室的初步结构。[34]其中,圆顶部分的楼梯间因原子弹爆炸而受损,但中庭南侧的铸铁螺旋楼梯仍保存完好[35],螺旋楼梯东侧通往地下室的楼梯也仍然存在。该建筑因考虑崩塌等安全因素,一般民众不得进入,但可随时从栅栏外观看。[36],仅在广岛市每年举办“国内记者培训”广岛见学讲座中,有机会参观原爆圆顶的内部。[37][38][39]
内墙的灰泥涂层痕迹,尤其是在中央圆顶部分外墙的南北两侧,至今仍清晰可见。墙体表面保留了梁承载孔,透过这些孔可以推测出烧毁的梁的位置以及各楼层的高度。[40]此外,建物周围原始的院子里的西式庭园里有一座喷泉。在原爆后,只剩下七根混凝土柱子尚存。[41]喷泉的出水口雕塑今典藏于广岛和平纪念资料馆,由上野岩人、藤本博光、山田耕作寄赠,共四匹雕塑在1952年被捐赠者的家属在广岛市区内发现。当时,这些店将雕塑涂上银粉并用作招牌装饰。[42]
2013年6月,广岛大学研究生嘉阳礼文在河底发现认为来源为原爆圆顶馆的石材碎片,这些碎片后在2014年1月22日被重型机械打捞上岸。共捞起了两块花岗岩。较大的一块为长方体,其表面部分附著用于粘接的灰浆和红砖碎片。另一块则是高30公分的三角柱,两块石头的表面都有类似挖掘的槽状装饰。根据以往对圆顶内的调查和资料照片的比对,嘉阳推测这些碎片可能来自于圆顶的三楼挑檐部分,并认为是因原子弹的爆炸冲击波被吹飞的。[43]这些碎片当前在广岛大学霞校区医学部医学资料馆永久展示。[44]
原爆圆顶馆不仅是战争遗迹,更象征著核武破坏的悲剧,向全人类发出警示,因此具有特殊的纪念意义。在保存过程中,需要尽可能保持其破坏时的原貌[45]。主要的保存工作包括透过钢骨加固和合成树脂注入来维持和保护其形状,对有崩塌或掉落风险的部分进行随时移除。尽管定期进行修补工作、检查和风化对策,随著时间的推移,仍然会出现风化现象,这与其他世界遗产的常规修复或维护有所不同。首次保护工程于1967年进行,包括修复墙壁裂缝、安装钢筋框架以及对钢框架进行涂漆。同时尽可能保持小规模倒塌的现状。[46]
此后,共进行了五次保护工作,1989年,在民众募款和广岛市公费资助下,进行了第二次大规模保存工程,包括修补劣化混凝土,砖块等结构构件和修补材料的问题。[47]在2002年的第三次保存工程中,实施了减少雨水造成的劣化和对旧仓库天花板板块的保护措施。[48]2015年则重新拟定地震对策。包括在三处壁体加设钢筋框架。[49]
在2019年9月的第五次修复工程中,原本因褪色而变成白色的圆顶屋顶钢结构被重新涂上了爆炸时的棕色。也进行了砖块之间接缝部分的剥离和灰泥修补作业。[50][51]
自1989年第二次大修以来,建筑每三年进行一次健康调查。[52]由于日本常面临地震威胁,保存工程也考虑了抗震能力。然而,抗震强度的计算和工程计划仅基于理论数值,因此如果地震规模或负载情况超出预期,仍然存在崩塌的风险。值得注意的是,2001年3月24日的芸予地震中,广岛市中区经历了震度5弱的震动,但没有显著的损害。自2004年以来,召开了“和平纪念设施的保存方式研究会”以探讨原爆圆顶馆的保存方针。提出了以下四种方案:
2006年后,则确认了“进行必要的劣化对策,维持现状”的方针。
2006年,在原爆圆顶馆及其缓冲区内,高层公寓建设计画逐渐浮出水面,尤其是从大手町1丁目的土地上一条道路的另一侧开始。这项计画引发了对周边景观破坏的担忧,人们担心原爆圆顶馆可能会像科隆主教座堂一样被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53]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