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中华大角鹿属

鹿科的一属哺乳动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華大角鹿屬
Remove ads

中华大角鹿属学名Sinomegaceros),又名肿骨鹿中国大角鹿,是一属已灭绝的鹿科动物,生存于早更新世至晚更新世的中亚东亚,被认为是"巨型鹿群体"(通常称做Megacerini)的成员,可能是大角鹿属的亚属。该属以独特的掌状鹿角而闻名。

事实速览 科学分类, 种 ...
Remove ads

分类学

Thumb
河套大角鹿 (S. ordosianus)的头骨化石
Thumb
矢部中华大角鹿(S. yabei)的头部

1932 年中国古生物学家杨锺健根据来自周口店的化石材料命名了被归类为鹿属的肿骨鹿和河套大角鹿。[2] 德国古生物学家威廉·奥托·迪特里希英语Wilhelm Otto Dietrich在次年的一篇论文评论中建立中华大角鹿亚属作为鹿属的亚属,并使用肿骨鹿当作模式种[3] 由于该名称没有在正式的研究论文中发表,因此在发表后的几十年里并未得到广泛使用,[4]矢部中华大角鹿在1938年被命名。[5]

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各研究人员认为它是大角鹿属的亚属,[6][7]或者是有效的属。[8][9] 一些已建立的种可能是异名[4]

最著名的物种是生存于日本的中更新世至晚更新世的矢部中华大角鹿(学名:S. yabei),与生存于中国的早更新世晚期至晚更新世的肿骨鹿(学名:S. pachyosteus) 。

Remove ads

古生态学

肿骨鹿(S. pachyosteus)具有肿厚的下颌,食性可能像水牛一样会摄食有富含纤维的草。[10]

演化

目前发现最古老的物种是发现于中国丽水层下部的公王岭大角鹿(S. konwanlinensis),出现在110至115万年前。 肿骨鹿(S. pachyosteus) 约在100万年前出现。已知最年轻的物种是发现于鄂尔多斯市的河套大角鹿(S. ordosianus),出现在3.5至5万年前。矢部中华大角鹿(S. yabei)则最早出现在日本的中更新世后半期。[11] 矢部中华大角鹿(S. yabei)和肿骨鹿(S. pachyosteus)可能源自公王岭大角鹿(S. konwanlinensis)。[4]虽然中华大角鹿被认为在12000年前灭绝,但由于缺乏精准的放射性碳定年法,因此不确定中华大角鹿的准确灭绝时间。 [12]

与人类的关系

日本长野县野尻湖野尻湖遗迹群出土了具有37900年至60400年历史的化石,同时还发现了许多石器骨器,表明该物种曾被人类猎杀。[13]

参考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