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Sign in
AI tools
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Loading AI tools
全部
文章
字典
引用
地图
protyle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Found in articles
威廉·普洛特
時可得的原子量表為基礎,匿名的提出假說,認為每一個原子的原子量都是氫原子原子量的整數倍,因此推測氫原子是唯一真正的基本粒子(他稱為是
protyle
(英语:
protyle
)),其他化學元素的原子是由不同數量的氫原子組成,這就是普洛特假說。當時沒有準確的測量來佐證普洛特假說,但這是對原子結構很基本的概念
質子
現的基礎粒子為「proton」,這名字來自於希臘字「πρῶτον」,意思是「第一」。可是,盧瑟福也想到普勞特給出的術語「
protyle
」。 普勞特用英語稱氫原子為"
protyle
",其原本拉丁文的意思為基礎物質。與質子的英文術語"proton"很近。 在一篇1921年論文內的腳註裡,盧瑟福報告,這術語已被不列顛科學協會接受。
普洛特假說
,也许所有元素的原子核都是由这种粒子(氢原子核)构成的。 1920 年,他建议将粒子命名为“质子”,将粒子的后缀“-on”添加到普洛特的单词“
protyle
”的词干上。卢瑟福讨论的假设是一个由 Z + N = A 质子加上原子核组成的原子核 N 电子以某种方式被困在其中,从而将正电荷减少到+Z,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