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eX星舰是一种完全可重复使用的运载火箭和航天器,由SpaceX开发。[1] SpaceX在2012年左右开始开发火星殖民系统(MCT,即星舰前身),火箭使用的猛禽火箭发动机则在2016年开始测试。SpaceX在2018年3月开始制造星舰的首个火箭原型。
- 截至2023年4月,星舰-24及助推器-7在首次轨道飞行测试中损毁;星舰-25~30,助推器-9~11原型机正陆续建造及测试中。
- 火星殖民运输器(Mars Colonization Transport, MCT)2013年→行星际运输系统(Interplanetary Tranport System, ITS)2016年→大猎鹰火箭(Big Falcon Rocket, BFR)2017年→星舰(Starship)2018年
用途 | 重型运载火箭 |
---|---|
制造者 | spaceX |
制造国家 | 美国 |
外型及质量参数 | |
高度 | 121.3 米、398 英尺 |
直径 | 9 米、29.5 英尺 |
级数 | spaceX超级重型、SpaceX星舰飞船 |
业载量 | |
至近地轨道有效载荷 | |
质量 | 150 吨、330,000 磅 |
体积 | 1,000 立方米、35,000 立方英尺 |
至地球同步转移轨道有效载荷 | |
质量 | 100 吨、220,000 磅 |
体积 | 1,000 立方米、35,000 立方英尺 |
至月球有效载荷 | |
质量 | 100 吨、220,000 磅 |
体积 | 1,000 立方米、35,000 立方英尺 |
至火星有效载荷 | |
质量 | 100 吨、220,000 磅 |
体积 | 1,000 立方米、35,000 立方英尺 |
发射历史 | |
发射场 | Starbase Launch Site、肯尼迪航天中心39A发射台 |
第一级 – 超重型推进器 | |
高度 | 71 米、232 英尺 |
发动机 | 猛禽发动机 (33) |
单发推力 | 7,590 吨力、74,500,000 牛顿、16,700,000 磅力 |
燃料 | 液氧、液态甲烷 |
第二级 – SpaceX星舰飞船 | |
高度 | 50 米、164 英尺 |
发动机 | 猛禽发动机 (3)、猛禽真空发动机 (3) |
单发推力 | 14,700,000 牛顿、1,500 吨力、3,300,000 磅力 |
燃料 | 液氧、液态甲烷 |
背景
早在2007年,伊隆·马斯克就表示他个人的目标就是最终能让人类得以探索并殖民火星[2][3] 。关于登陆火星的计画架构在2011到2015年间被陆陆续续揭露开来,其中一份2014年的声明表示最初的殖民者到达火星的时间不会早于2025年[4] ,时至2016年年中,此项计划仍然把这一日期定为不早于2025年。[5]。
2011年,马斯克在一次采访中表示他希望在10~20年内把人类送上火星[3]。 2012下半年,他表示他设想了一个人口达数万人的火星殖民地,而其中的殖民者到达火星的时间不早于2025年[4][6][7]。
2012年10月,马斯克构思了一个高层面上的有关建造第二套运载能力远超猎鹰九号与猎鹰重型的可重复使用火箭系统的计划,而SpaceX已经在原先的系统上花费了数十亿美元[8]。这款新运载火箭将会是对猎鹰九号火箭作出的的一次“演进”,而且将会大许多。但马斯克表示在2013年前SpaceX不会公开发表这项计划[4][9]。
行星际运输系统
2015年初,马斯克表示他希望在年底发布有关火星殖民运输系统“全新架构”的细节。马斯克的这些计划最终因为一次SpaceX的发射意外被推迟,[12][12][13][14][15]而SpaceX公司直到2015年十二月下旬才恢复发射[16]
2016年9月,马斯克公布了一项直径达12米(39英尺)的大型运载火箭设计概念,并取名作行星际运输系统(Interplanetary Transportation System,ITS)。该火箭将会专门用于行星际运输。[17][16]同时马斯克还探讨了未来SpaceX火星运输任务的整体细节。这其中包括ITS火箭的部分数据(芯级助推器直径、火箭结构材料、发动机数量及型号、推力、有效载荷能力等);在轨推进剂加注技术;运输所需的大概时间和火星侧与地球侧基础设施的一部分。马斯克也表示,为了完成火星运输任务,SpaceX需要建造一组共三架飞行器(芯级助推器、上面级轨道飞行器、在轨推进剂补充用油轮)。
助推器的直径为12 m(39 ft),高77.5 m(254 ft)。助推器由42台猛禽火箭发动机提供动力,总推力约为130 MN(29,000,000 lbf),是土星五号的几倍。[20]
助推器底部的外圈和内圈分别有21台和14台发动机,这35台发动机将不能调整方向。中心有七台可调整方向的发动机。助推器将调整方向中心的发动机及改变固定发动机的推力来改变方向。每台发动机的推力都能在额定推力的20%到100%之间变化。[21]
助推器将在重新进入大气层使用栅格翼,以控制姿态并微调著陆位置。助推器将会降落在发射台上。[21]
飞船是ITS系统的第二级,在与助推器分离后,飞船将点燃发动机进入预定轨道。飞船装备6具真空发动机和3具用于降落的海平面发动机。
飞船共有以下的版本:
ITS空间飞行器,一个用于长期居住/载货的飞行器,作为火箭的上面级。
ITS油轮,另一个第二级,载荷空间全部用于装载推进剂,为其他ITS飞行器在轨补充推进剂。
助推器和飞船均可完全并快速地重复使用,指在大幅降低发射成本。ITS系统将使用SpaceX以猎鹰九号开发的垂直降落技术。
2017年7月,马斯克表示ITS的设计已经“改进了很多”。改进后的设计使该系统对大量的地球轨道和顺式发射更为有利,这样系统可以通过近地空间区域的航天经济活动来收回成本。[22]
大猎鹰火箭
2017年9月,在国际宇航大会第68届大会上,SpaceX公布了最新的火箭设计。马斯克在大会上说:“我们正在寻找正式的名称,但目前代称是BFR。” [18],采用甲烷分级燃烧火箭发动机技术,最初会用于地球轨道和地月飞行环境,将来也可用于飞往火星的任务。[23][24]
SpaceX于2017年修订的设计是一种直径为9米(30英尺)的碳复合材料技术火箭,它的后端包括一个小三角翼,其中一个是用于控制俯仰和滚转的分瓣。其三角翼和分裂襟翼能够扩大飞行包线,以使飞船能够在各种大气密度(无,薄或重的大气层)中降落,并可供各种有效载荷(小型,重型或无载荷)放置在飞船的鼻锥里。[25][26]该火箭的第二级有三种版本:BFS货运,BFS油轮和BFS载人。货物版本将用于发射卫星到低地球轨道 - 提供“比以前更为量大的撒土豆行为”[25] - 还能运输货物到达月球和火星。在高椭圆形地球轨道上重新加油后,宇宙飞船的设计将使其能够一次性登陆月球并返回地球而无需再次加油。[23][26]
此外,BFR系统在理论上被证明能够以快速地对地的方式运载乘客或货物,并在90分钟内将其有效载荷运送到地球上的任何地方。[25]
截至2017年9月,猛禽火箭发动机已经过42次主发动机测试,共计有1200秒的测试点火时间。测试发动机在 20MPa(200bar; 2,900psi)压力下运行,而飞行发动机的室压目标则是25 MPa(250 bar; 3,600 psi),SpaceX预计在后续迭代中让发动机达到30 MPa的室压(300 bar; 4,400 psi)。[26]
2017年11月,SpaceX总裁兼首席运营官Gwynne Shotwell表示,大约一半的BFR开发工作都集中在猛禽火箭发动机上。[27]
星舰和超级重型
在2018年9月宣布的2023年月球环游任务计划中 - 名为#dearMoon [28] 私人环游任务的星舰展示了第二级和星舰的新设计概念,其中有三个后鳍和两个前鸭鳍,用于大气进入,取代了在一年前显示的三角翼和分裂襟翼设计。修订后的BFR设计在第二级使用了七个相同尺寸的猛禽发动机; 与第一级使用的发动机型号相同。第二级设计在船头附近有两个小的驱动式鸭鳍,在底部有三个大鳍,其中两个将启动,所有三个都用作着陆腿。[29]此外,SpaceX还在本月下半月表示他们“不再计划为Falcon 9升级可重复使用的第二级”。[30] BFR运载火箭的两个主要部分在11月份被赋予描述性名称:第二级/上面级的“星舰”和第一级/助推级的“超级重型”,马斯克指出“建造超级重型是为了远离地球的深重力井”(在其他行星或卫星可以不用第一级。)“[31]
2018年12月,在开始建造第一个碳复合材料测试部件九个月后,马斯克宣布将采取“违反直觉的新设计思路”:SpaceX主要用于制造火箭结构和推进剂罐的材料将是“相当重的......但非常坚固”的金属。[32][33][34]这随后被证明是不锈钢。
继马斯克个人去到博卡奇卡的SpaceX南得克萨斯州发射场后,马斯克便透露,第一个星舰试验品“星斗”已经建造了几个星期。正如先前所想,星斗将由300系列不锈钢而非碳复合材料制成。根据马斯克的说法,使用不锈钢的原因是“不锈钢明显便宜,而且建造起来很快。它并不是最轻的,但它实际上是最轻的。如果你看一下高品质的属性不锈钢,不明显的是,在低温下,不锈钢的强度提高了50%。“[35]300系列不锈钢的高熔点仍然意味着星舰的背风侧在重返大气层时不需要绝缘陶瓦,而更热的迎风面将可以使用更少的绝缘陶瓦以隔绝热量。
在2019年5月,最终的星舰设计改为了六个猛禽引擎,其中三个设计在海平面发动,另外三个设计在真空发动。[36]
马斯克还澄清说,第一批建造的Super Heavy助推器的发动机会少于全尺寸型的28台猛禽火箭发动机,这仅仅是因为早期试飞不需要那么多发动机,而且此举会减少在早期试飞中发生助推器故障时SpaceX的损失。[37]
2021年7月,马斯克再度公布星舰的最新改型,包括真空发动机数量增加至6具;全面换装第二代猛禽发动机等。另外,舰体也会增长,其上部穹顶(Fwd. Dome)及通用穹顶(Common Dome)改为较扁平外型[38]。而液态氧与液态甲烷降落用储罐(Header tank),则会集中布置于鼻锥内(有别于旧型的分布在鼻锥内及通用穹顶),以增加液氧及液态甲烷储罐的容积。其馀改进特点包括:
1. 鼻锥改用拉伸成型钢板组装,取代旧型的冲压钢板;不仅外型更加平滑简洁,也有利于加快称生产速度。
2. 前鸭翼尺寸将缩小,并更靠近舰体背风测,以优化再入大气层时的气动性能。
星舰测试
飞行序列. | 时间 (UTC) | 原型 | 发射地点 | 试飞高度 | 结果 | 升空持续时间 |
---|---|---|---|---|---|---|
1 | 2019年4月5日 | 星虫 | 德州博卡奇卡 | ~ 1米(3英尺) | 成功 | |
此次试飞为系留限制试飞,使用的是单个猛禽引擎 (SN 2)。 | ||||||
2 | 2019年7月25日[39] | 星虫 | 德州博卡奇卡 | 18米(59英尺) | 成功 | ~ 22 秒 |
此次试飞是第一次无限制试飞,使用单个猛禽引擎(SN 6)。 | ||||||
3 | 2019年8月27日 22:00[40] |
星虫 | 德州博卡奇卡 | 150米(490英尺) | 成功 | ~ 57 秒[41] |
此次试飞使用单架Raptor发动机(SN 6)。SpaceX在试飞直播中称其为“ 150米星虫测试”。此次发射后,星虫退役了,其中一些零件可重复用于其他测试。[42] 此次发射获得了《太空新闻》奖“ 2019年度突破者之选”。[43] |
从2017年10月开始,BFR概念揭幕后的一个月,就有爱好者猜测火箭的飞行试验将从星舰的亚轨道跳跃开始,[44]而初步的飞行测试最早会在2019年开始。[45]到了2018年9月,第二级星舰的跳跃将在德克萨斯州布朗斯维尔附近的SpaceX南德克萨斯发射场进行。[46] SpaceX 于2018年11月向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申请了一项实验无线电通信许可证[47],向美国联邦航空局申请了一项试验性许可证[48],以支持试飞计划,从许可上看,所有试飞都将保持在海拔5公里(16,000英尺)以下。[49] 测试载具星舰和测试地点德克萨斯发射场都将在2018年底开始建造。[50]
用于第一次试飞的星虫的主要结构,即是用于低空测试的星舰的缩减版本,它于2019 年1月10日建造完成。[51] 1月的晚些时候,星虫遭遇了大风,大风损坏了鼻锥结构,而水塔结构和火箭支腿则保持了完整。[52][53][54]随后SpaceX表示他们不会再做一个鼻锥,因为低速飞行测试不会用到鼻锥。[55]
在下表中:
"Mk"是 Mark (号)的缩写
"SN"是 Serial Number(序列号)的缩写
"TT"是 Test Tank的缩写
"HTT"是 Header Test Tank的缩写
"Ship-XX" 是星舰自SN20开始改用的新代号
原型 | 建造开始时间 | 现状 | 退役/废弃/被摧毁时间 | 最高试飞高度 | 建造地点 | 备注 |
---|---|---|---|---|---|---|
星舰Mk1 | 2018年12月 | 部分损坏 | 2019年11月 | 从未飞行 | 德州博卡奇卡 | 已损坏并报废 |
星舰Mk2 | 2018年12月 – 2019年5月(估计) | 废弃 | 2019年11月 | 从未飞行 | 佛罗里达州可可海岸 | 停止建造并报废 |
星舰SN1 | 2019年10月(估计) | 彻底损坏 | 2020年3月 | 从未飞行 | 德州博卡奇卡 | 已损坏并报废 |
星舰MK4 | 2019年9月(估计) | 废弃 | 2019年11月 | 从未飞行 | 佛罗里达州可可海岸 | 停止建造并被报废 |
测试燃料箱TT1 | 2020年1月 | 彻底损坏 | 2020年1月 | 从未飞行 | 德州博卡奇卡 | 已损坏并报废 |
测试燃料箱LOX HTT | 2020年1月 | 退役 | 2020年1月 | 从未飞行 | 德州博卡奇卡 | 成功进行数小时加压测试后退役 |
测试燃料箱TT2 | 2020年1月 | 彻底损坏 | 2020年1月29日 | 从未飞行 | 德州博卡奇卡 | 已损坏并报废 |
星舰SN2 | 2020年2月 | 退役 | 2020年3月 | 从未飞行 | 德州博卡奇卡 | 在加压测试后退役 |
星舰SN3 | 2020年3月 | 部分损坏 | 2020年4月 | 从未飞行 | 德州博卡奇卡 | 已损坏并报废 |
星舰SN4 | 2020年3月 | 彻底损坏 | 2020年5月 | 从未飞行 | 德州博卡奇卡 | 已损坏并报废 [56] |
星舰SN5 | 2020年4月 | 退役 | 2021年1月 | 150m
|
德州博卡奇卡 | 成功150m飞行 |
星舰SN6 | 2020年4月 | 退役 | 2021年1月 | 150m
|
德州博卡奇卡 | 成功150m飞行,已拆除 |
星舰SN7 | 2020年5月 | 彻底损坏 | 2020年6月23日 | 不会飞行 | 德州博卡奇卡 | TT, 已损坏并报废 |
星舰SN7.1 | 2020年7月 | 彻底损坏 | 2020年9月23日 | 不会飞行 | 德州博卡奇卡 | TT, 已损坏并报废 |
星舰SN7.2 | 2020年12月 | 测试成功 | 不适用 | 不会飞行 | 德州博卡奇卡 | TT, 固定于测试架上,用于3mm不锈钢的结构测试。已退役拆解。 |
星舰SN8 | 2020年7月 | 彻底损毁 | 2020年12月10日 | 12.5km
|
德州博卡奇卡 | 12.5km飞行测试中损毁 |
星舰SN9 | 2020年8月 | 彻底损毁 | 2021年2月2日 | 10km
|
德州博卡奇卡 | 10km飞行测试中损毁 |
星舰SN10 | 2020年9月 | 彻底损毁 | 2021年3月3日 | 10km
|
德州博卡奇卡 | 10km飞行测试,著陆后爆炸损毁 |
星舰SN11 | 2020年9月 | 彻底损毁 | 2021年3月30日 | 10km
|
德州博卡奇卡 | 10km飞行测试中损毁 |
星舰SN12 | 2020年10月 | 报废 | 2021年1月 | 从未飞行 | 德州博卡奇卡 | 报废解体,鼻锥改装为压力测试鼻锥,现已被拆解 |
星舰SN13 | 2020年10月(估计) | 报废 | 2021年1月 | 从未飞行 | 德州博卡奇卡 | 停止建造,工作重心转向SN15+ |
星舰SN14 | 2020年10月 | 报废 | 2021年1月 | 从未飞行 | 德州博卡奇卡 | 停止建造,工作重心转向SN15+ |
星舰SN15 | 2020年11月 | 报废 | 2023年7月26日 | 10km
|
德州博卡奇卡 | 10km测试成功后,退役作展示机。本舰现已报废拆解。 |
星舰SN16 | 2020年12月 | 报废 | 2021年5月16日 | 从未飞行 | 德州博卡奇卡 | 超音速飞行测试取消。已报废并运至废料场拆解。 |
星舰SN17 | 2020年12月 | 报废 | 2021年5月 | 从未飞行 | 德州博卡奇卡 | 停止建造,推进段箭体报废拆解。鼻锥部分用于货舱门测试。 |
星舰SN18 | 2021年1月 | 报废 | 2021年3月 | 从未飞行 | 德州博卡奇卡 | 停止建造,工作重心转向SN20+。鼻锥部分完成货舱门测试后解体。 |
星舰SN19 | 2021年2月 | 报废 | 2021年3月 | 从未飞行 | 德州博卡奇卡 | 停止建造,工作重心转向SN20+ |
最大动压测试鼻锥 | 2021年3月 | 退役 | 2021年5月11日 | 不会飞行 | 德州博卡奇卡 | 原SN12鼻锥,压力测试已完成,现被拆解。 |
星舰-20/Ship-20 | 2021年3月 | 退役 | 2021年5月11日 | 从未飞行 | 德州博卡奇卡 | 原首架轨道原型机,完成地面测试后退役。已永久停放于展示区。 |
星舰-21/Ship-21 | 2021年5月 | 报废 | 2022年4月15日 | 从未飞行 | 德州博卡奇卡 | 第二架轨道原型机。已退役拆解;鼻锥已转用于"星舰-22"。 |
星舰-22/Ship-22 | 2021年9月 | 报废 | 2022年2月20日 | 从未飞行 | 德州博卡奇卡 | 第三架轨道原型机,完成组装后退役。现已报废拆解,鼻锥转用于试制登月星舰鼻锥。 |
星舰-23/Ship-23 | 2021年10月 | 报废 | 2022年1月 | 从未飞行 | 德州博卡奇卡 | 停止建造,工作重心转向S24+ |
星舰-24/Ship-24 | 2021年12月 | 彻底损毁 | 2023年4月20日 | 轨道飞行测试
|
德州博卡奇卡 | 首架轨道星舰。成功发射,即将入轨时失控,随后自毁。 |
星舰-24.2/Ship-24.2 | 2023年7月 | 组装完成 | 不适用 | 预备(结构测试) | 德州博卡奇卡 | 新测试储罐。高仓组装完成后推出,并转移进中仓。 |
星舰-25/Ship-25 | 2022年2月 | 彻底损毁 | 2023年11月18日 | 轨道飞行测试(~150 km)
|
德州博卡奇卡 | 第二架轨道星舰。在入轨前失去遥测,被飞行终止系统摧毁。 |
星舰-26/Ship-26 | 2022年5月 | 等待测试 | 不适用 | 预备(未知测试) | 德州博卡奇卡 | 第三架轨道星舰。"测试台B"上,预备发动机测试。 |
星舰-26.1/Ship-26.1 | 2022年9月 | 报废 | 2023年9月20日 | 预备(结构测试) | 德州博卡奇卡 | 结构测试储罐。第二次低温测试中计画性摧毁。 |
星舰-27/Ship-27 | 2022年6月 | 报废 | 2023年7月20日 | 从未飞行 | 德州博卡奇卡 | 原第四架轨道星舰。变更为结构测试机,已完成测试并退役报废。 |
星舰-28/Ship-28 | 2022年7月 | 等待测试 | 不适用 | 预备(轨道飞行测试) | 德州博卡奇卡 | 第五架轨道星舰。完成静态点火测试,目前停放于亚轨道发射台B上[57]。 |
星舰-29/Ship-29 | 2022年10月 | 组装完成 | 不适用 | 预备(轨道飞行测试) | 德州博卡奇卡 | 第六架轨道星舰。高仓中组装完成。 |
星舰-30/Ship-30 | 2022年12月 | 组装完成 | 不适用 | 预备(轨道飞行测试) | 德州博卡奇卡 | 第七架轨道星舰。 高仓内,已组装完成。 |
星舰-31/Ship-31 | 2023年5月 | 组装中 | 不适用 | 预备(轨道飞行测试) | 德州博卡奇卡 | 第八架轨道星舰。高仓组装中。 |
星舰-32/Ship-32 | 2023年5月 | 暂停建造 | 不适用 | 预备(轨道飞行测试) | 德州博卡奇卡 | 第九架轨道星舰。已暂停建造。 |
星舰-33/Ship-33 | 2023年5月 | 暂停建造 | 不适用 | 预备(轨道飞行测试) | 德州博卡奇卡 | 第十架轨道星舰。已暂停建造。 |
星舰-34/Ship-34 | 2023年6月 | 报废 | 2023年6月7日 | 从未飞行 | 德州博卡奇卡 | 第十一架轨道星舰。已取消建造,未完工的鼻锥被报废拆解。 |
星舰-35/Ship-35 | 2023年6月 | 报废 | 2023年6月7日 | 从未飞行 | 德州博卡奇卡 | 第十二架轨道星舰。已取消建造,未完工的鼻锥被报废拆解。 |
星舰-36/Ship-36 | 2023年6月 | 报废 | 2023年6月7日 | 从未飞行 | 德州博卡奇卡 | 第十三架轨道星舰。已取消建造,未完工的鼻锥被报废拆解。 |
星舰-37/Ship-37 | 2023年6月 | 报废 | 2023年6月7日 | 从未飞行 | 德州博卡奇卡 | 第十四架轨道星舰。已取消建造,未完工的鼻锥被报废拆解。 |
试制HLS测试鼻锥 | 2023年7月 | 等待测试 | 不适用 | 不会飞行 | 德州博卡奇卡 | 试制HLS登月星舰鼻锥。由报废的"星舰-22"鼻锥改造而成,现被运至"Massey's Site"测试场等待测试。 |
飞行次序 | 时间(UTC) | 原型 | 海平面发动机编号 | 真空发动机编号 | 试飞地点 | 试飞高度 | 试飞时间 | 结果 |
---|---|---|---|---|---|---|---|---|
1 | 2020年8月4日23:57 | SN5 | RSN27 | 不适用 | 德州博卡奇卡 | 150m | ~45秒 | 成功 |
此次试飞使用单台海平面猛禽发动机。 | ||||||||
2 | 2020年9月3日18:47 | SN6 | RSN29 | 不适用 | 德州博卡奇卡 | 150m | ~45秒 | 成功 |
此次试飞使用单台海平面猛禽发动机。 | ||||||||
3 | 2020年12月10日22:40 | SN8 | RSN30, 36, 42 | 不适用 | 德州博卡奇卡 | 12,500m | ~6分42秒 | 大部分成功 |
此次试飞使用三台海平面猛禽发动机,降落速度太快导致箭体损毁。 | ||||||||
4 | 2021年2月2日20:25 | SN9 | RSN45, 48, 49 | 不适用 | 德州博卡奇卡 | 10,000m | ~6分26秒 | 大部分成功 |
此次测试使用三台海平面猛禽发动机,降落时一具发动机点火失败导致失控坠毁。 | ||||||||
5 | 2021年3月3日23:15 | SN10 | RSN39, 50, 51 | 不适用 | 德州博卡奇卡 | 10,000m | ~6分29秒 | 大部分成功 |
此次测试使用三台海平面猛禽发动机并成功软著陆,但随后箭体发生爆炸并损毁。 | ||||||||
6 | 2021年3月30日13:00 | SN11 | RSN46, 47, 52 | 不适用 | 德州博卡奇卡 | 10,000m | ~5分49秒 | 失败 |
此次测试使用三台海平面猛禽发动机,降落过程中发动机损毁导致空中爆炸解体。 | ||||||||
7 | 2021年5月5日22:24 | SN15 | RSN54,61,66 | 不适用 | 德州博卡奇卡 | 10,000m | ~6分9秒 | 成功 |
此次测试使用三台改良版海平面猛禽发动机。飞行测试成功后退役作展示机,于2年后的2023年7月份报废拆解。 | ||||||||
9 | 已取消 | SN15 | 不适用 | 不适用 | 德州博卡奇卡 | >=10,000m | 不适用 | 计划取消 |
此为曾经规划的第二次飞行测试,后来随著本舰宣布退役而取消。 | ||||||||
9 | 取消 | SN16 | 不适用 | 不适用 | 德州博卡奇卡 | >=10,000m | 不适用 | 计划取消 |
此为曾经规划的超音速飞行测试,后来因SN16提前退役拆解而取消。 | ||||||||
10 | 退役 | Ship-20 | 不适用 | 不适用 | 德州博卡奇卡 | 不适用 | 不适用 | 退役 |
"星舰-20"在完成地面测试后退役;永久停放于展示区。 | ||||||||
11 | 退役 | Ship-21 | 取消 | 取消 | 德州博卡奇卡 | 轨道飞行 | 不适用 | 报废 |
"星舰-21"已退役拆解。 | ||||||||
12 | 退役 | Ship-22 | 不适用 | 不适用 | 德州博卡奇卡 | 轨道飞行 | 不适用 | 报废 |
"星舰-22"已退役并报废拆解。 | ||||||||
13 | 已取消 | Ship-23 | 已取消 | 不适用 | 德州博卡奇卡 | 轨道飞行 | 不适用 | 取消建造 |
本舰已取消舰造,重心转向S24+。 | ||||||||
14 | 2023年4月20日
|
Ship-24 | 未知 | 不适用 | 德州博卡奇卡 | 轨道飞行 | 不适用 | 报废 |
改良版星舰。成功发射升空,但由于助推器的发动机失效;导致其于入轨前失控旋转,最后空中自毁解体。 | ||||||||
15 | 未知 | Ship-25 | 未知 | 未知 | 德州博卡奇卡 | 轨道飞行 | 不适用 | 测试暂停 |
改良版星舰。此次测试使用3具第二代海平面猛禽及3具改良版真空猛禽。 | ||||||||
16 | 未知 | Ship-26 | 未知 | 未知 | 德州博卡奇卡 | 测试项目未知 | 不适用 | 预备测试 |
改良版星舰。本舰测试项目暂时未知(无尾翼、前鸭翼及隔热瓦)。 | ||||||||
17 | 已取消 | Ship-27 | 不适用 | 不适用 | 德州博卡奇卡 | 轨道飞行 | 不适用 | 报废 |
改良版星舰。本舰变更为结构测试机,且已完成测试并报废。 | ||||||||
18 | 未知 | Ship-28 | 未知 | 未知 | 德州博卡奇卡 | 轨道飞行 | 不适用 | 预备地面测试 |
改良版星舰。此次测试使用3具第二代海平面猛禽及3具改良版真空猛禽。 | ||||||||
19 | 未知 | Ship-29 | 未知 | 未知 | 德州博卡奇卡 | 轨道飞行 | 不适用 | 建造中 |
改良版星舰。此次测试使用3具第二代海平面猛禽及3具改良版真空猛禽。 | ||||||||
20 | 未知 | Ship-30 | 未知 | 未知 | 德州博卡奇卡 | 轨道飞行 | 不适用 | 暂停建造 |
改良版星舰。此次测试使用3具第二代海平面猛禽及3具改良版真空猛禽。 |
- 2020年1月,TT1、TT2及LOX HTT开始建造,均用作测试不锈钢结构与设计。
- 2020年1月10日,TT1进行压力测试,最高达到7.1 bar的压力,最后因压力过大爆炸而彻底损坏。
- 2020年1月24日,LOX HTT进行一次压力测试,并成功维持压力数小时,在此次测试后正式退役。
- 2020年1月27日,TT2进行第一次环境压力测试,最终达到高7.5bar的压力,随后发生泄漏,但获得修复。
- 2020年1月29日,TT2成功通过低温验证测试,同时进行极限压力测试,最终达到8.5bar后爆炸摧毁。
- 2021年4月,最大动压测试鼻锥(下称鼻锥)完成建造。
- 2021年4月22日,鼻锥移至测试区预备进行测试。
- 2021年5月11日,鼻锥完成测试,并移至高仓拆解。[58]
- 2019年12月,马斯克宣布将Mk3重新命名为“SN1”,并计画建造原型至少到SN20(现称S20)。马斯克还表示,他们将会改变星舰的生产方式。新的生产方式可确保接头更牢固,质量减少20%。[59]
- 2020年2月,SN1建造完成并转移到测试台。
- 2020年2月29日,SN1测试时发生爆炸,储罐被爆炸所产生的推力向上推进了几十米高,处于上面的储罐落地后引发了二次爆炸,储罐被彻底摧毁并报废。马斯克表示,火箭底部出现设计错误,导致爆炸。因此,SpaceX团队重新设计了火箭底部。[60]
- SN1爆炸事件后,SpaceX团队调整了他们对SN2的测试计划。[61]
- 2020年2月,SN2开始建造。
- 2020年3月,建造完成。SN2是一个较短的储罐,用于测试新设计的火箭底部。
- 2020年3月8日,SN2在加压测试后退役;并固定在生产基地内一座仓库附近的混凝土基座上,作为小型水塔。[62]
- 2022年1月4日,SN2报废。随后被吊离基座,运往废料场拆解。
- 2020年3月,马斯克表示SN3被计划用于静态点火测试和短暂试飞。[63]
- 2020年3月5日,开始建造。
- 2020年3月25日,接近完成。
- 2020年4月3日,SN3储罐部分在压力测试中被摧毁。从影片来看,正在加压中的甲烷储罐将下方空载的液氧储罐压垮了,马斯克称这是由于测试配置失误导致的[64]。其中SN3的引擎部分损毁较小,已重复用于SN4。
- 2020年3月25日,开始建造。
- 2020年4月18日,储罐整合完毕。
- 2020年4月23日,转移到测试台。
- 2020年5月5日,进行了首次静态点火测试。
- 2020年5月7日,进行了第二次静态点火测试,长达4秒。
- 2020年5月10日,通过了第二次低温加压测试。
- 2020年5月19日,进行了第三次静态点火测试,而SN4的150米跳跃的准备工程也即将完成。
- 2020年5月28日,进行了第四次静态点火测试。[67]
- 2020年5月29日,SN4进行了第五次静态点火测试后发生爆炸,储罐被彻底摧毁并报废。其测试台A亦受波及彻底损毁。[56]
- 2020年4月12日,所有三个穹顶已经接近完成。
- 2020年5月13日,储罐部分建造完毕。
- 2020年6月25日,转移到测试台。
- 2020年7月1日,通过了环境压力测试及低温加压测试。
- 2020年7月30日,进行了首次静态点火测试。
- 2020年8月4日,首次150m试飞成功。[68]
- 2021年1月6日,开始拆除。
- 2021年1月11日,完成拆除。
- 目前,已拆解的SN5、SN6舱段一直放置在废料场。[69]
- 2020年4月24日,有证据[70]表明SN6已经开始建造。
- 2020年5月25日,开始整合储罐。
- 2020年6月16日,储罐部分建造完毕。
- 2020年8月13日,转移到测试台。
- 2020年8月24日,进行了首次静态点火测试。
- 2020年9月3日,进行了首次150m短距跳跃试飞成功。
- 2021年1月6日,开始拆除。
- 2021年1月11日,完成拆除。
- SN7和SN7.1是用来测试304L不锈钢强度的测试储罐。
- 2020年5月27日,开始建造。
- 2020年6月11日,储罐整合完毕。SN7是用来测试304L不锈钢强度的测试储罐。
- 2020年6月17日,进行了低温加压测试。
- 2020年6月24日,SN7在进行第二次低温加压测试中被摧毁。
- 2020年7月3日,开始建造。
- 2020年8月30日,建造完毕。
- 2020年9月7日,转移到测试台。
- 2020年9月23日,SN7.1在进行低温加压测试中被计画性摧毁。
- SN7.2是使用全新3mm不锈钢制造的测试储罐。
- 2021年1月20日,转移到测试台
- 2021年1月26日,低温加压测试完成。
- 2021年3月15日,SN7.2被运回生产基地退役拆解。
- 2021年6月3日,SN7.2报废,移往了废料场拆解。[71]
- SN8和SN9用于高空和高速测试的原型机,它们拥有完整的鼻锥和襟翼。
- 2020年7月10日,有证据表明SN8已经开始建造。
- 2020年8月5日,开始整合储罐。
- 2020年8月27日,储罐部分整合完毕。
- 2020年9月23日,储罐部分装上后翅片。
- 2020年9月26日,转移到测试台。
- 2020年10月6日,进行了低温加压测试。
- 2020年10月7日,进行了第二次低温加压测试。
- 2020年10月13日,鼻锥部分装上鸭翼。
- 2020年10月19日,鼻锥部分整合完毕。
- 2020年10月20日,进行了首次静态点火测试。
- 2020年10月22日,鼻锥部分与储罐部分结合,SN8建造完毕。
- 2020年11月11日,进行了第二次静态点火测试。
- 2020年11月13日,进行了第三次静态点火测试,但这次测试导致引擎损坏。
- 2020年11月24日,进行了第四次静态点火测试。
- 2020年12月10日,在12.5km飞行测试中,三具猛禽发动机(SN30,36,42)按计划地逐一关闭。在达到了计划的高度后,SN8顺利地运用襟翼控制下降。在降落过程中,燃料箱的压力过低,导致两具发动机自燃融化并先后关闭,并导致降落速度过高撞地爆炸,SN8彻底损毁。[72]尽管降落失败,SpaceX表示已经获得所需数据。[73]
- 2020年8月15日,开始建造。
- 2020年9月14日,开始整合储罐。
- 2020年10月3日,储罐部分整合完毕。
- 2020年11月1日,储罐部分装上后翅片。
- 2020年11月20日,鼻锥部分装上鸭翼。
- 2020年11月22日,鼻锥部分整合完毕。
- 2020年11月26日,鼻锥部分与储罐部分结合。
- 2020年12月11日,支撑SN9的脚架在高舱中倒塌,导致SN9一面襟翼损毁,随后使用SN10已安装的襟翼作替换。
- 2020年12月22日,转移到测试台。
- 2020年12月29日,进行了低温加压测试。
- 2021年1月6日,进行了首次静态点火测试。
- 2021年1月13日,一天内进行了三次静态点火测试。马斯克指出有两台猛禽发动机出现轻微损毁,需要进行替换(SN44,另外一台未被确定)。同日,SN9原定计划将会进行12.5km飞行测试,随后降低原定计划飞行高度至10km。
- 2021年1月21日,进行了第五次静态点火测试。
- 2021年1月22日,进行了第六次静态点火测试。
- 2021年1月25日,SpaceX再度更改飞行高度至12.5km。
- 2021年1月27日,SpaceX最终确定飞行高度为10km。
- 2021年2月3日,在10km飞行测试中,三台猛禽发动机按计划地逐一关闭(SN45,48,49)。在达到了计划的高度后,SN9顺利地运用襟翼控制下降。在降落过程中,其中一台引擎燃点失败,导致SN9失控坠毁,SN9彻底损坏。
- 2020年9月2日,开始建造。
- 2020年10月14日,开始整合储罐。
- 2020年11月4日,储罐部分整合完毕。
- 2020年12月19日,鼻锥部分整合完毕。
- 2021年1月2日,鼻锥部分与储罐部分结合。
- 2021年1月29日,转移到测试台。此时SN9正在测试台B上等待发射,这亦是首次星舰原型同时被放置在测试台A和B。
- 2021年2月8日,SN10完成低温加压测试。2021年2月23日,SN10进行第一次静态点火测试,随后马斯克表示一具猛禽发动机出现问题并更换至RSN51。
- 2021年3月3日: 飞行高度定为10km。 原定于晚间8点的测试;在点火时发现一具发动机推力异常,进而在不足1秒紧急关闭。三小时后,飞行测试按计划进行,三台猛禽发动机按计划逐一关闭(SN39,50,51)。抵达计划高度后,顺利运用襟翼控制下降;在进行翻直程序准备著陆时,半数著陆腿在展开后意外松脱未顺利固定。马斯克也表示,由于顶部的液态甲烷储罐内部分加压用氦气被吸入发动机[74],致使推力下降,让SN10最终以10m/s的速度重落地,故障的著陆腿多半被压碎;箭体底部受损并起火。由于著陆位置偏离严重,使得著陆平台上的自动灭火装置无法有效灭火。最终,火势在延烧8分钟左右,引燃了从箭底泄漏的剩馀甲烷燃料,导致了剧烈爆炸[75],SN10在瞬间腾空后坠地彻底损坏。
- 2020年9月9日,开始建造。
- 2020年11月5日,开始整合储罐。
- 2020年12月28日,储罐部分整合完毕。
- 2021年1月29日,鼻锥部分整合完毕。
- 2021年3月8日,SN11历时2小时51分钟转移至测试台B,并发现其三具猛禽发动机已经完成安装[76]。
- 2021年3月11日,SN11完成低温加压测试。
- 2021年3月15日,SN11进行静态点火测试,但其中一台发动机点火后便立即中止测试。
- 2021年3月22日,SN11成功进行静态点火测试。
- 2021年3月25日凌晨,SpaceX为SN11替换其中一台猛禽发动机至SN46。
- 2021年3月26日早上8点,SN11进行第二次静态点火。同日下午,SpaceX推迟飞行测试至不早于3月29日。
- 2021年3月29日,由于美国联邦航空总署人员未能及时抵达,马斯克宣布推迟测试日期至3月30日。
- 2021年3月30日,SN11在大雾中进行了10km飞行测试。三台猛禽发动机按计划地逐一关闭。在达到了计划的高度后,SN11运用襟翼控制下降。在飞行途中,画面几度中断。随后在SN11点燃其中一具发动机后画面定格,从其他非官方镜头可见大量碎片从天空散落在测试场地周围。紧接SpaceX在直播中指出SN11坠毁失败。马斯克在测试后证实第二具发动机出现轻微甲烷泄漏导致发动机部分零件受损,在重新点燃时导致甲烷泵失效爆炸,或因此波及舰体;亦不排除在发动机故障时自动触发飞行终止系统(FTS),但以上两个可能性均未得到官方正式回复。最后SN11空中自毁解体,彻底损毁。[77][78]。由于残骸散布范围广,导致清理时间过长。
- 2021年6月2日,SN11的残骸完成清运。[79]
- 2020年10月2日,开始建造。
- 2020年1月,停止建造并报废,鼻锥改装为压力测试鼻锥。现已被拆除。
- 2020年10月11日,由于SN14已经开始建造,所以推定SN13已经开始建造。
- 2020年11月22日,确认建造中。
- 2021年1月,停止建造并报废,仅完成液态甲烷顶部储罐(Header Tank)。
- 2020年10月11日,开始建造。
- 2021年1月,停止建造并报废,仅完成液态甲烷燃料输送管及推进舱段。
- SN14的发动机穹顶部分,将用于进行猛禽真空发动机;及超级重型的发动机安装测试。[71]
--建造阶段--
- 2020年11月18日,开始建造。
- 2021年1月1日,开始整合储罐。
--测试阶段(地面)--
- 2021年4月8日,SN15转移至测试台A。
- 2021年4月12日,SN15完成低温加压测试及发动机模拟测试。
- 2021年4月13日,SN15完成头锥低温加压测试。
- 2021年4月15日,马斯克推文表示,目标让SN15于下周试射。
- 2021年4月16日,SN15配套的三具改良版海平面猛禽发动机 (RSN 54, 61, 66) 运抵测试台A开始安装。
- 2021年4月17日,RSN54由于出现不明问题,在尚未安装之下被移离测试台。
- 2021年4月19日,RSN54运返测试台,并在同日安装。
- 2021年4月20、21及23日,原定的静态点火测试先后取消,原因暂时未明,但不排除因天气及新设计,导致需要额外时间预备。
- 2021年4月22日,SN15完成液态氧储罐测试。
- 2021年4月26日,第一次静态点火及喷气操纵系统测试,并预备本周中后期飞行测试[80]。
- 2021年4月27日,SN15完成单/双发动机静态点火测试,但是次测试导致部分隔热瓦损毁,并在翌日移除。
- 2021年4月30日深夜,SN15完成安装飞行中止系统,但同日下午的飞行测试因天气及软件问题取消[81]。
--测试阶段(亚轨道飞行)--
- 2021年5月5日,SN15进行了10km飞行测试。三台猛禽发动机按计划地逐一关闭(SN54,61,66)。在达到了计划的高度后,SN15顺利地运用襟翼控制下降。随后到达550米高空先后重启两具猛禽发动机,并在完成翻正后减速至安全速度并成功降落在降落平台边缘,成为首个原型舰安全降落。在降落后,SN15底部出现火苗但在4分钟后扑灭。随后SN15逐步释放燃料舱压力。这次测试是星舰试飞首度成功著陆,马斯克事后在Twitter宣布试射成功。[82]
- 2021年5月7日,马斯克表示将考虑重飞SN15。[83]同日,著陆腿被拆除。
- 2021年5月11日,SN15从降落平台转移至测试台B旁。
- 2021年5月14日,SN15被吊运上测试台B。
- 2021年5月22日,三具猛禽发动机被拆除。
--退役--
- 2021年5月26日,SN15运回生产基地;并退役作永久展示。SN15现停放SN16旁。
- 2021年12月18日,其中一片尾翼的蒙皮被拆除。
--报废拆解--
- 2023年7月26日,停在展示区791天的SN15宣布报废,与固定支架分离后,于傍晚开始拆解。
---建造阶段---
- 2020年12月4日,开始建造。
- 2021年5月7日,完成建造,已提前获得FAA飞行许可。SN16更名为"星舰-16"。
- 2021年6月16日,SpaceX表示将全力投入轨道飞行测试;因此计画将SN16退役,之后移至SN15旁等待。[84]
--退役--
- 2021年6月17日,马斯克在Twitter发文表示,SN16将用于超高音速飞行测试。然而,后来证实计画被取消;SN16也已经退役作永久展示。
- 2022年5月10日,"星舰-16"从展示区被转移进入新建的"巨仓"(Mega Bay)。
- 2022年5月13日,本舰报废,于同日开始切除鼻锥。
- 2022年5月16日,切除的鼻锥开始拆除前鸭翼。
- 2022年5月17日,剩馀舰体部分移出"巨仓"(Mega Bay),并停放于高仓附近。
- 2022年6月2日,上部舰体完成切除。
- 2022年6月6日,"星舰-16"已完全拆解。
- 2020年12月18日,开始建造。
- SN15测试成功后停止建造,液氧舱段被移往废料场。
- 2021年7月15日,鼻锥被推出棚厂;与SN18废弃舱段接合,准备进行货舱门测试。
- 2021年7月24日上午,测试完成。鼻锥就地切除;被运往废料场。
- 2021年1月19日,开始建造。
- 2021年3月,停止建造,重心转向轨道原型机。
- 2021年7月15日,报废的鼻锥舱段与SN17鼻锥接合;准备进行货舱门测试。
- 2021年7月24日上午,测试完成。鼻锥就地切除;双双运往废料场。
- 2021年2月,开始建造。
- 2021年3月,停止建造,重心转向轨道原型机。
- 马斯克表示,会按照SN20及之前原型舰测试成果再决定后续原型舰数量,并需要承受25马赫的速度。
- 自SN20改称"星舰-20" (Starship 20/ Ship20)。
- 2022年3月22日,马斯克发文透露,SpaceX改以装备二代猛禽的星舰系统,进行首次轨道飞行测试。"星舰-20"随后于5月11日正式退役。[85]
---建造阶段---
- 2021年3月, 开始建造。
- 2021年6月11日,推进舱段穹顶与舱段外壳完成接合。[86]
- 2021年6月27日,配套的第一具猛禽真空发动机(Vaccum Raptor Engine, RVac)运抵生产基地。[87]
- 2021年7月4日,完成了的通用穹顶(Common Dome)舱段被吊入中仓(Mid Bay)。[88]
- 2021年7月9日,鼻锥舱段(Nosecone Section)被推出棚厂。[89]
- 2021年7月13日,覆盖大量隔热瓦的上部穹顶舱段;被推入中仓组装。[90]
- 2021年7月14日,推进舱段(Thrust Section)与著陆腿裙部(Leg Skirt)在棚厂外完成接合;并等待推入中仓组装。[91]
- 2021年7月16日,通用穹顶与上部穹顶两个舱段完成组装。[92]
- 2021年7月17日,一片尾翼出现在生产基地,已安装隔热瓦。[93]
- 2021年7月20日,另一片尾翼出现在生产基地,隔热瓦已全数安装。[94]
- 2021年7月23日,推进舱段完成组装。[95]
- 2021年7月25日,鼻锥舱段停于棚厂外;预备安装隔热瓦。[96]
- 2021年7月26日,鼻锥舱段被吊入低仓;陶瓷纤维层已经安装。[97]
- 2021年7月29日,鼻锥推出棚厂;安装固定用陶瓷纤维层。中仓的箭体开始安装尾翼夹具。[98]
- 2021年7月31日,鼻锥与舱段完成接合,开始安装隔热瓦。另外两具真空发动机;相继运抵生产基地。[99]
- 2021年8月1日,已安装隔热瓦的前部鸭翼开始安装。
- 2021年8月2日,尾翼安装完成;并推出中仓。
- 2021年8月3日,箭体推入高仓。下午,马斯克发布照片,显示6具发动机已完成安装(此次为安装测试)。鼻锥部分于深夜推入高仓。
- 2021年8月4日上午,鼻锥完成组装;将继续安装剩馀隔热瓦。"星舰-20"建造完成。
- 2021年8月5日上午,"星舰-20"运抵轨道发射场;准备与"助推器-4"进行接合测试。
- 2021年8月6日上午,与"助推器-4"成功进行接合测试。完成后,迅速运回生产基地;并推入高仓继续完成最后安装。
- 2021年8月7日上午,编号2,3,5的3具真空发动机及3具海平面发动机均被拆卸。
- 2021年8月9日,基地人员在大量隔热瓦黏贴绿、红两种颜色标签;以标记检查后完好(绿色)或需整体更换(红色)的瓦片。
- 2021年8月11日,移出高仓。
- 2021年8月13日,移至测试台B旁。
- 2021年8月14日,移至轨道发射台旁。
- 2021年8月15日,工作人员开始拆换受损隔热瓦。
- 2021年8月17日,"星舰-20"重新移至亚轨道测试场;并迅速吊运上测试台B,预备地面测试。
- 2021年8月19日,3具真空发动机被装上运输车;运回麦格雷戈(McGregor)测试基地检修。
- 2021年9月初为止,由于鼻锥上有受损,且形状不规则的隔热瓦仍在等待替换;使得地面测试暂时延后。[100]
- 2021年9月5日上午,3具海平面发动机运抵测试场;并安装完成。
- 2021年9月9日凌晨,1具真空发动机运抵测试场;完成安装。
- 2021年9月17日,隔热瓦全部替换完成。
- 2021年9月20日,第二具真空发动机运抵测试场;不久再度运回生产基地。
---地面测试阶段---
- 2021年9月27日晚,完成一次鼻锥顶部储罐低温加压测试;及发动机推力模拟测试。部分隔热瓦在顶部储罐泄压时被喷落;现已修复。
- 2021年10月9日晚,海平面发动机及真空发动机各1具;同时运抵测试场。[103]
- 2021年10月12日,真空发动机完成安装;预备隔天的静态点火测试。
- 2021年10月13日,测试取消并延后1天。
- 2021年10月14日,测试再度取消,时间推迟至下周一。
- 2021年10月18日凌晨,进行一次真空发动机预燃器测试(Preburner Test)。
- 2021年10月21日晚,进行第一次的真空发动机静态点火测试;一小时候,与海平面发动机进行第二次的混合静态点火测试。
- 2021年10月24日晚,运抵生产基地的RB30,32,33三具海平面发动机中,有两具运往测试台B;并完成安装。3具海平面发动机到位。
- 2021年10月29日晚,编号SN6、RVac7的两具真空发动机运抵测试台B;并迅速完成安装。6具轨道测试用发动机全数到位。
- 2021年11月12日,6具发动机同时进行一次预燃器测试;1小时过后,随即进行第三次的全发动机静态点火测试。
- 2021年11月15日,进行一次尾翼作动测试。
- 2021年11月30日,预备隔天的第二次静态点火;此次测试将首次使用新建的轨道燃料场来加注推进剂。
- 2021年12月1日,推进剂加注完成之际,测试临时取消。
- 2021年12月14日,起重机吊挂点(Crane Attach Point)开始拆除并贴上隔热瓦,为静态点火测试做准备。
- 2021年12月29日,进行了第四次的静态点火测试,并获得成功。四小时候,原定再进行一次测试;最后取消。
- 2022年1月3日,吊挂点处的隔热瓦开始移除。[104]
- 2022年1月4日,吊挂点被重新安装。
- 2022年1月5日,襟翼及尾翼绞炼的驱动马达开始安装。
- 2022年1月22日,LR11000起重机将本舰吊离测试台A;并于隔日运至轨道发射台旁。[105]
- 2022年2月8日,预备马斯克的专题演讲;本舰首次由发射塔上的机械臂起吊,与"助推器-4"进行了第二次接合。
- 2022年2月14日,本舰与"助推器-4"分离,置于运抵平台旁的测试架上;预备进行液态氮低温加压测试。
- 2022年2月16日,完成第二次液态氮低温加压测试。
- 2022年2月22日,完成第三次液态氮低温加压测试。
- 2022年3月4日,完成第四次液态氮低温加压测试。
- 2022年3月14日,本舰被移至发射塔机械臂之间,预备与"助推器-4"进行对接测试。
- 2022年3月15日,机械臂将本舰起吊,与"助推器-4"完成对接测试。
- 2022年3月16日深夜,与"助推器-4"进行首次星舰系统完全体(Full-Stack Starship)之小规模液态氮低温加压测试。
- 2022年3月20日,与"助推器-4"分离,并卸载至平台旁的运输支架上。
--退役--
- 2022年5月11日,本舰完成测试并退役。随后被运回生产基地,并永久停放于展示区。
- 2023年9月7日,起重机吊挂点被移除,并补上了隔热瓦。
--建造阶段--
- 2021年5月28日,上部穹顶出现在棚厂(Onion Tent)外,可证明已经开始建造。
- 2021年6月28日,推进舱段穹顶出现在生产基地。[87]
- 2021年8月13日,著陆腿裙部(Leg Skirt)出现在棚厂外。[106]
- 2021年8月20日,推进舱段穹顶与舱段外壳完成接合。[107]
- 2021年8月28日,推进舱段整体完成翻转。[108]
- 2021年9月14日,上部穹顶舱段外壳完成翻转。
- 2021年9月20日,鼻锥部分在棚厂内建造中。[109]
- 2021年9月21日,液氧舱段外壳放置于低仓外;隔热瓦已初步安装。同时,棚厂内鼻锥已覆盖上陶瓷纤维层。[109]
- 2021年9月25日,推进舱段推入低仓;与著陆腿裙部完成接合。棚厂内的鼻锥开始安装隔热瓦。
- 2021年9月26日,通用穹顶舱段完成翻转。棚厂外的鼻锥舱段开始安装隔热瓦。[109]
- 2021年9月30日,2片前襟翼在棚厂内先行完成安装。
- 2021年10月13日,鼻锥舱段推回棚厂。
- 2021年10月14日,鼻锥舱段再度推出棚厂;隔热瓦已接近完成。
- 2021年10月15日,通用穹顶舱段在中仓中;与液态氧储罐中间舱段(Mid Section)完成接合。[110]
- 2021年10月27日,鼻锥推出棚厂;预备与鼻锥舱段接合。[111]
- 2021年10月30日,鼻锥舱段部分隔热瓦完工;鼻锥部分则接近完成。
- 2021年11月6日,已安装隔热瓦的中间舱段及尾部舱段,被先后推入中仓准备吊装。[112]
- 2021年11月8日凌晨,中间舱段及尾部舱段完成接合;同日上午,鼻锥与舱段,在低仓前完成接合。[113]
- 2021年12月13日,鼻锥舱段运至高仓前。
- 2021年12月17日,舰体推出中仓,并于隔日凌晨推入高仓。
- 2021年12月21日,舰体移回中仓,隔日凌晨再度被推出。
- 2021年12月22日,"星舰-21"暂停组装,原因未知。
- 2022年1月6日,鼻锥转用于组装"星舰-22";舰体则停放于高仓前。
--退役--
- 2022年4月15日,"星舰-21"确定退役并报废;舰体随后开始原地拆解。
- 2022年4月27日起,切割下来的舱段被陆续运往废料场报废。
--建造阶段--
- 2021年9月11日,通用穹顶(Common Dome)舱段外壳出现在生产基地;可证明已经开始建造。
- 2021年10月5日,通用穹顶在出现棚厂外。
- 2021年10月10日,通用穹顶舱段外壳推入棚厂。
- 2021年10月14日,通用穹顶与舱段外壳完成接合后;被运往"舱段翻转作业区"(Sleeving Stand),预备翻转。
- 2021年10月30日,舱段完成翻转;并推入中仓。
--组装阶段--
- 2021年11月24日,进入储罐整合阶段。
- 2021年12月1日,上部穹顶舱段推出棚厂。
- 2021年12月6日,上部穹顶舱段吊入中仓。
- 2021年12月22日,舰体推出中仓。
- 2021年12月23日,"星舰-22"暂停组装,鼻锥舱段转用于测试新设计的货舱门;舰体部分则继续作业。
- 2022年1月6日,其中一片尾翼运出棚厂。另外,本舰将沿用"星舰-21"的鼻锥,于近期开始最后组装。
- 2022年1月21日,推进舱段吊入中仓,并迅速完成接合。
- 2022年1月31日,尾翼的装配架(Mounting jig)安装完成。
- 2022年2月14日,舰体推出中仓;并运入高仓预备组装鼻锥部。
- 2022年2月15日,鼻锥部分完成焊接,"星舰-22"组装完成。
- 2022年2月19日,两片尾翼均安装完成。
--退役--
- 2022年2月20日,"星舰-22"退役,并移至展示区永久展示。SpaceX将重心转向改良版星舰。
- 2023年1月10日,部分隔热瓦及尾翼被拆除。
- 2023年1月21日,本舰已从展示区转移回高仓。
- 2022年1月22日,"星舰-22"报废,同日于高仓中开始切割舰体。
- 2023年1月23日,分割后的舰体被陆续转移至废料场。
- 2023年8月12日,拆除尾翼后的鼻锥被单独放置于运输支架上;并被发现切割出一个舱门形状切口。
- 2023年8月14日,鼻锥被推出生产基地,依据黏贴的"PANEL HLS"标签,可确定用于试制并测试登月版星舰--人类著陆系统(Human Landing System)的鼻锥。
- 2023年9月7日,鼻锥表面被漆成白色。
- 生产基地内未见任何建造迹象。
--建造阶段--
- 2021年12月14日,通用穹顶舱段外壳(Common Dome Section) 推出棚厂;接替"星舰-20",成为第一架轨道星舰。
- 2021年12月30日,通用穹顶(Common Dome)出现在生产基地。
- 2022年1月,自"星舰-23"取消建造后,本舰成为首架改良版星舰。
- 2022年1月3日,通用穹顶舱段外壳完成翻转。
- 2022年1月6日,棚厂内的液氧中间舱段外壳(Mid LOX Section)已开始安装隔热瓦。
- 2022年1月31日,鼻锥出现在棚厂内;前襟翼装配架(Mounting jig)已开始安装。
- 2022年2月1日,管线及数据线路安装完成。
- 2022年2月15日,液氧中间舱段(Mid LOX Section)、通用穹顶舱段(Common Dome Section)同时推出棚厂。
- 2022年2月16日,推进舱段(Thrust Section)于棚厂内,预备推出。
- 2022年2月17日,推进舱段(Thrust Section)推出棚厂,与"助推器-8"的上部穹顶舱段(Fwd. Dome Section)进行了对接测试。
--组装阶段--
- 2022年2月26日,通用穹顶舱段(Common Dome Section)与液氧中间舱段(Mid LOX Section)运入中仓;使用新型机械臂完成焊接。
- 2022年3月7日,货舱的载荷适配器(Payload Dispenser)被吊装至低仓前的鼻锥舱段内(Nosecone Section)。
- 2022年3月10日,鼻锥舱段开始安装隔热瓦。
- 2022年3月14日,鼻锥移至低仓前,隔热瓦及两片前襟翼均完成安装。
- 2022年3月22日,依据马斯克的推文,本舰接替"星舰-20";成为首架进行轨道飞行测试的星舰。
- 2022年4月4日,鼻锥移出棚厂。尾部舱段(Aft. Section)与"助推器-8"的上部穹顶舱段(Fwd. Section)在高仓中完成第二次对接测试。
- 2022年4月5日,组装中的舰体推入高仓。
- 2022年4月6日,尾部舱段(Aft. Section)在高仓中完成接合。
- 2022年4月8日,舰体移回中仓继续细部装配;鼻锥(Nosecone)运抵高仓前。同日,液态甲烷下导管(Down Comer)吊入中仓完成安装。
- 2022年4月9日,鼻锥舱段(Nosecone Section,含测试用货舱)于深夜运抵并推入高仓。
- 2022年4月10日,鼻锥舱段(Nosecone Section)与鼻锥(Nosecone)在高仓中完成接合。
- 2022年5月7日,中仓中的舰体被转移至高仓,预备与鼻锥部分接合。
- 2022年5月8日,鼻锥与舰体完成接合,本舰接近完成。
- 2022年5月17日,尾翼开始安装。
--测试阶段--
- 2022年5月26日,"星舰-24"组装完成。随后被转移至发射场,并起吊至发射塔旁的"机动测试平台"(Mobile Test Stand)上预备地面测试。
- 2022年5月27日,本舰进行首次室温压力测试;过程中有部分隔热瓦喷落。测试结束后,工作人员从舰体内切除一截变形损坏的加压管线。
- 2022年6月1日,本舰修复完成,预备下一轮测试。
- 2022年6月2日,进行第一次低温加压测试,并获得成功。
- 2022年6月4日,转移至改装后的测试台A(加装真空发动机推力模拟装置),预备进行结构测试。
- 2022年6月6日,同步进行第二次低温加压测试及尾部穹顶(Aft. Dome)的推力模拟测试。
- 2022年6月7日,进行第三次低温加压测试,并获得成功。
- 2022年6月9日,本舰吊离测试台,运回生产基地;并推入高仓预备安装发动机。
- 2022年6月25日,3具真空发动机运抵生产基地并推入高仓;随后,桥式起重机将本舰起吊,以腾出足够空间安装。
- 2022年6月30日,工作人员利用"星舰-24"的货舱,测试专用于二代星链卫星的新式自动装填箱(Loader)。
- 2022年7月5日凌晨,工作人员在鼻锥位置涂上"S24"及SpaceX的"X"标志。上午,本舰推出高仓并转移至测试场。
- 2022年7月6日,本舰起吊至测试台B,预备静态点火测试。
- 2022年7月18日,进行首次全发动机涡轮启动测试(Spin Prime),并获得成功。
- 2022年7月21日,顺利完成第二次涡轮启动测试;此次仅测试2具发动机。
- 2022年7月28日,进行一次前鸭翼作动测试。
- 2022年8月8日,完成两次涡轮启动测试。
- 2022年8月9日,完成首次双发动机静态点火测试。
- 2022年8月24日,完成一次全发动机点火装置(Ignitor)测试。
- 2022年9月9日,连续进行两次全发动机静态点火测试;导致测试场附近一处草坪及一辆垃圾子车遭波及起火,延烧至第二天清晨才扑灭。[114]
- 2022年9月21日,货舱门被焊上钢板封死;推测已取消载荷投放测试。
- 2022年9月30日,本舰被吊离"测试台B";并移动至轨道发射场,停放于发射塔旁。
- 2022年10月10日,本舰于"助推器-7"安放至发射台后,也移动至机械臂之预备起吊位置。
- 2022年10月11日,机械臂将本舰起吊,与"助推器-7"进行了对接测试。
- 2022年10月16日,机械臂将本舰与"助推器-7"分离,并下降至地面位置。
- 2022年10月20日,机械臂再度将本舰起吊,与"助推器-7"对接;预备进行对接状态下的低温加压测试(Full Stack Cryo Test)。
- 2022年10月26日,"B7+S24"星舰系统首次分别进行液态甲烷及液态氧两储罐的低温加压测试。
- 2022年11月7日,本舰单独完成一次对接状态下的低温加压测试。
- 2022年11月8日,机械臂再次将本舰与"助推器-7"分离;预备进行助推器的发动机测试。
- 2022年11月10日,本舰被转移至测试场;并起吊上测试台B。
- 2022年11月12日,起重机的载重分散吊架(Load Spreader)与本舰分离。
- 2022年11月13日凌晨,6具发动机被陆续拆卸运回生产基地。
- 2022年11月16日,工作人员开始环绕测试台B搭建鹰架。
- 2022年11月19日,鹰架已覆盖本舰尾部舱段,推测为本舰的检修作业用。同日,部分隔热瓦被拆除。
- 2022年12月6日,鹰架开始拆除;只是检修作业仍旧持续。
- 2022年12月14日,完成尾翼及前鸭翼的作动测试。同日,进行了一次低温加压测试。
- 2022年12月16日,完成尾翼作动测试后,随即进行一次单发动机静态点火测试。
- 2023年1月6日,本舰经检修后,由LR11000吊离测试台;放置于运输支架上。
- 2023年1月9日,本舰被移至发射塔旁;随后由机械臂起吊,与"助推器-7"进行对接测试。
--发射演练阶段--
- 2023年1月23日,完成首次"湿式演练"(加满推进剂,进行发射前倒数计时的全程模拟)。
- 2023年1月24日,本舰与助推器分离,并运回生产基地暂停于展示区待命;预备助推器的全发动机静态点火测试。[115]
- 2023年1月28日,起重机吊挂点(Crane Lift Point)被拆除,并由隔热瓦覆盖。
- 2023年3月31日深夜,本舰由平板运输车运往发射场;并于次日凌晨抵达。
- 2023年4月5日,本舰与"助推器-7"对接;预备11日的发射演练(Launch Rehearsal)。
- 2023年4月11日,本舰与"助推器-7"分离并被放置于运输架上,将安装"飞行终止系统"(Flight Termination System, FTS)。
--第一次发射尝试--
- 2023年4月15日,本舰完成"飞行终止系统"的安装,并由机械臂重新起吊与"助推器-7"对接;等待17日的发射。
--取消发射--
- 2023年4月17日,由于助推器的1具增压阀门疑似因冻结而出现异常,SpaceX于倒数11分钟时宣布取消发射;倒数则继续直到40秒时停止。马斯克表示,将于接下来数日内再度尝试。
---第二次发射尝试/自毁解体--
- 2023年4月20日,顺利点火发射升空;但由于"助推器-7"的8具发动机在升空过程中陆续失效停车或爆炸,致使飞行姿态逐渐失控;在到达预定脱离入轨的高度时,本舰也未能成功分离;最后启动了飞行终止系统于空中解体。
--建造/组装阶段--
- 2023年6月底~7月初,"星舰-24.2"开始建造,为一新穹顶测试储罐。
- 2023年7月12日,组装完成并推出高仓。
- 2023年7月26日,转移进中仓。
--建造阶段--
- 2022年2月,"星舰-25"开始建造,为第二架轨道星舰。
- 2022年2月14日,上部穹顶舱段外壳(Fwd. Dome Section) 推出棚厂。
- 2022年3月9日,下部穹顶舱段外壳(Aft. Dome Section)推出棚厂,并完成翻转。
- 2022年3月10日,下部穹顶(Aft. Dome)推出棚厂,并完成翻转。
- 2022年3月21日,液氧中间舱段(Mid LOX Section)推出棚厂。
- 2022年4月12日,鼻锥舱段(Nosecone Barrel)推出棚厂;尾部舱段(Aft. Section)等待推出。
- 2022年6月1日,鼻锥推出棚厂,继续安装隔热瓦。
- 2022年6月6日,下部穹顶舱段预备推出棚厂。
--组装阶段--
- 2022年6月9日,货舱舱段(Payload Bay Section)推出棚厂;组装中的舰体转移至中仓。
- 2022年6月10日,尾翼夹具(Jig)完成安装。
- 2022年6月22日,货舱的载荷适配器(Payload Dispenser)被吊装至刚推出棚厂的货舱舱段(Payload Bay Section)内。
- 2022年7月23日,液氧中间舱段(Mid LOX Section)推入高仓。
- 2022年8月4日,下部穹顶舱段推出棚厂;并转移进高仓。
- 2022年8月8日,"下部穹顶舱段"与"液氧中间舱段"完成接合;同时,已安装隔热瓦的"货舱舱段"推出棚厂。
- 2022年8月15日,鼻锥推进高仓,与货舱舱段(Payload Bay Section)完成接合。
- 2022年9月12日,清晨4时许,组装完成的下部舰体;被起吊至支架上。
- 2022年9月14日,鼻锥部分舰体,与下部舰体完成吊装接合。"星舰-25"组装完成。
--测试阶段--
- 2022年10月19日,尚未安装发动机的"星舰-25"移出高仓,并转移至测试场;预备测试。
- 2022年10月29日,本舰被起吊至"测试台A",预备测试。
- 2022年11月1日,"星舰-25"完成了首次液态氮低温加压测试。
- 2022年11月8日,本舰吊离"测试台A",随后运回生产基地;并推入高仓检修。
- 2022年11月16日,数具二代猛禽发动机推入高仓,大概率属于本舰。[116]
- 2022年11月19日,本舰于高仓中被吊升,3具真空发动机开始安装,。[117]
- 2023年1月17日,"星舰-25"推出高仓并运抵测试场。
- 2023年1月18日,本舰被起吊上"测试台B",预备发动机测试。
- 2023年1月21日,推进剂加注管线已完成对接。
- 2023年1月24日,尾翼及前鸭翼首次展开。
- 2023年2月25日,已吊离"测试台B"的"星舰-25";于深夜转移至"Massey's Site"测试场。
- 2023年3月21日深夜,本舰完成一次低温加压测试,也是"Massey's Site"测试场新建的测试设施首次投入使用。
- 2023年5月5日,为了测试"Massey's Site"的地面设施,本舰再度进行了一次低温加压测试。
- 2023年5月18日,本舰从"Massey's Site"返回测试场(中途曾暂停一段时间);并起吊上测试台B,预备下周的全发动机静态点火测试。
- 2023年6月14日,完成尾翼作动测试后的数小时;随后由亚轨道燃料设施加注液氧,进行一次发动机涡轮启动测试(Spin Prime Test)。
--发射前测试--
- 2023年6月26日,完成全发动机静态点火测试,标志著已通过发射前测试(Prelaunch Testing)阶段。
- 2023年8月5日,起重机吊挂点开始拆除。
- 2023年8月15日,本舰被吊离测试台B并安放在运输架上;于同日夜间运回生产基地,最后停放于展示区。
- 2023年8月26日,原先吊挂点位置安装上隔热瓦。
- 2023年9月4日,本舰被转移回发射场,预备与"助推器-9"对接。
- 2023年9月5日,本舰由机械臂起吊,与"助推器-9"完成对接;等待最后测试。
- 2023年9月14日,机械臂起吊将本舰与"助推器-9"分离,准备安装"飞行终止系统"(FTS)所需炸药。
- 2023年9月15日,由于FAA公布需重新进行环境评估,发射计画将推迟至不早于10月底;因此,"飞行终止系统"也大概率已被取消。
--建造阶段--
- 2022年5月,"星舰-26"开始建造,为第三架轨道星舰。
- 2022年5月11日,"星舰-26"开始建造。推进段/尾部穹顶(Thrust/Aft. Dome)及舱段外壳完成翻转接合。
- 2022年7月15日,3号棚厂(Tent 3)内的鼻锥及液氧中间舱段(Mid LOX Section)开始安装隔热瓦;货舱段的舱门口也已经切割成型。
- 2022年7月23日,液氧中间舱段(Mid LOX Section)推出棚厂。
- 2022年8月15日,鼻锥的隔热瓦被拆除,原因不明。
- 2022年9月6日,货舱舱段(Payload Bay Section)推出棚厂;储罐增压管线已安装。另外,棚厂中的鼻锥已焊上固定插销,预备安装隔热瓦。
- 2022年9月14日,未安装隔热瓦的鼻锥推出棚厂,连同货舱舱段(同样未安装隔热瓦)一起停放于低仓附近。
- 2022年9月24日, 鼻锥被单独移动至高仓附近,随后推入高仓。
- 2022年9月28日, 货舱舱段移入高仓,并起吊至自动焊接平台上。
--组装阶段--
- 2022年10月8日,由于鼻锥是在未安装隔热瓦及前鸭翼的状态下直接进入组装阶段;因此推测本舰可能是不可回收的"消耗型星舰"(Expendable Starship),用于极限载荷测试;又或作为月球著陆器(Lunar Lander)原型机。
- 2022年10月10日,鼻锥与货舱舱段接合后;再度被推出高仓,并转移至中仓。
- 2022年10月11日,通用穹顶(Common Dome)及液氧中间(mid-LOX)两舱段相继推入高仓;随后一同起吊至旋转式焊接平台上完成焊接。
- 2022年10月26日,鼻锥再度移至高仓附近。
- 2022年11月28日,鼻锥推入高仓。
- 2022年12月17日,由鼻锥及无舱门结构的货舱部分组成的舱段,与储罐部分舱段完成接合。"星舰-26"组装完成;此时本舰处于无前鸭翼、隔热瓦及货舱门的状态。
- 2023年2月12日,"星舰-26"推出高仓运抵测试场;随后起吊至测试台A上,预备测试。
--测试阶段--
- 2023年2月21日, "星舰-26"完成首次低温加压测试。
- 2023年2月28日,完成第2次低温加压测试;同日,本舰被吊离发射台并运回生产基地的高仓内检修。
- 2023年3月22日,本舰被推出高仓,转移至展示区停放。
- 2023年3月24日,LR1750起重机将本舰起吊至新型的发动机安装平台上。
- 2023年3月29日,3具真空发动机已安装完成。
- 2023年9月7日,转移至发射场;并起吊至"测试台B",预备发动机测试。
- 2022年9月20日,开始建造,为一新测试储罐。
- 2022年12月12日,测试储罐组装完成;确认编号为"星舰-26.1"。由"星舰-28"的尾部舱段与一节助推器顶部储罐拼凑而成。
- 2022年12月13日凌晨,"星舰-26.1"推出巨仓,随后运往附近的"Massey's Site"测试场预备测试。
- 2023年5月4日晚,完成首次低温加压测试。
- 2023年6月26日,"星舰-26.1"被吊离测试平台。
- 2023年9月20日,进行第二次低温加压测试;结束后被计划性摧毁。
--建造阶段--
- 2022年6月,"星舰-27"开始建造,为第四架轨道星舰。
- 2022年6月10日,推进段/尾部(Thrust/Aft. Dome Section)舱段外壳推入一号棚厂(Tent 1)。
- 2022年6月17日,尾部舱段再度推出棚厂。
- 2022年8月8日,液态甲烷下导管(Down Comer)运抵生产基地。
- 2022年9月21日,货舱舱段的载荷适配器(Payload Dispenser)完成吊装。
- 2022年11月10日,推进舱段(Thrust Section)被移动至巨仓附近。
- 2023年1月10日,鼻锥被转移至高仓前。
--组装阶段--
- 2023年1月17日,"通用穹顶舱段"及"推进舱段"相继推进高仓;同日,高仓内的推进舱段先被起吊至焊接平台上。
- 2023年2月22日,本舰完成总装。与"星舰-26"一样无前鸭翼、隔热瓦及货舱门,测试用途暂未知。
--地面测试阶段--
- 2023年4月24日,本舰移出高仓;转移至展示区停放;由于未安装发动机,因此推断为结构测试用途。
--测试完成/报废拆解--
- 2023年7月20日,本舰被从中间位置分割,其通用穹顶结构变形损毁;由此可确认本舰为一结构测试机;且已完成测试并退役报废。
--建造阶段--
- 2022年7月,"星舰-28"开始建造,为第五架轨道星舰。
- 2022年7月22日,推进段/尾部(Thrust/Aft. Dome)穹顶推出棚厂完成翻转。
- 2022年8月9日,货舱舱段(Payload Bay Section)推出棚厂。
- 2022年8月12日,写有"S28 FWD"字样的上部穹顶(Fwd. Dome)出现在生产基地;推测为拉伸成型的新型穹顶,首次用于轨道星舰。
- 2022年8月26日,该新型穹顶与"助推器-10"的通用穹顶舱段外壳接合并翻转;因此证实非本舰所有。
- 2022年11月16日,鼻锥即将 推出棚厂,隔热瓦已大致安装完成。
- 2023年1月3日,通用穹顶舱段(Common Dome Section)推出棚厂;并完成翻转。
- 2023年1月10日,液氧中间舱段(Mid. LOX Section)出现在棚厂外;已安装空气罩及部分隔热瓦。
- 2023年1月21日,鼻锥推出棚厂。
- 2023年1月27日,鼻锥被转移至高仓前。
--组装阶段--
- 2023年3月8日,货舱段(Payload Bay Section)及鼻锥先后推入高仓。
- 2023年3月22日,鼻锥舱段(Nosecone Section)与通用穹顶舱段完成接合。
- 2023年4月24日,新设计的机械臂起重夹具(Lifting Jig)完成焊接。
- 2023年4月30日,尾部舱段完成接合, "星舰-28"组装完成。
- 2023年6月15日,货舱门被移除。
- 2023年7月5日,货舱门重新安装。
- 2023年7月21日,本舰推出高仓,并转移至"Massey's Site"测试场预备测试。
--测试阶段--
- 2023年7月28日,完成首次低温压力测试,并于不久后运回生产基地展示区的专用支架上,预备安装发动机。
- 2023年8月17日,编号"SN164"、"SN165"及"SN168"的3具二代海平面猛禽发动机完成安装;同日,编号"SN235"、"SN240"的2具真空发动机运抵生产基地,推测应为本舰所属。
--建造阶段--
- 2022年11月,"星舰-29"开始建造,为第六架轨道星舰。
- 2022年11月16日,本舰的鼻锥被目击位于靠近棚厂大门位置;排于"星舰-28"鼻锥之后。
- 2022年12月6日,鼻锥已经移出棚厂;并转移至低仓内。
--组装阶段--
- 2023年5月1日,已转移至高仓中的鼻锥,与货舱段(Payload Section)完成接合。
- 2023年5月4日,已安装隔热瓦的上部穹顶舱段推入高仓,准备与货舱段接合。
- 2023年5月18日,推测与中间舱段完成接合。
- 2023年6月1日,尾部舱段推入高仓。
- 2023年6月5日,中间舱段与尾部舱段接合,"星舰-29"组装完成。
- 2023年8月15日,推出并停放在高仓前;可见其尾翼并未安装。
- 2023年9月20日,起吊至推力测试平台(Thrust Simulator)上;转移至"Massey's Site"测试场预备测试。
--建造阶段--
- 2022年12月,"星舰-30"开始建造,为第七架轨道星舰。
- 2022年12月6日,本舰的鼻锥被目击位于棚厂内;已经大致组装完成。[118]
- 2023年3月11日,货舱舱段推出棚厂;同日,载荷分配器(Payload Dispenser)及连接顶部储罐(Header Tank)的导管完成吊装。
--暂停建造--
- 2023年6月2日,为因应棚厂的拆除扩建,本舰暂停建造;已安装完隔热瓦及前鸭翼的鼻锥被推出3号棚厂。
--恢复建造/组装--
- 2023年7月21日,鼻锥推入高仓,可推断本舰已恢复建造。
- 2023年7月26日,上部穹顶舱段(Fwd. Dome Section)推入中仓,预备组装。
- 2023年8月15日,尾部舱段(Aft. Section)移动至高仓前。
- 2023年8月18日,完成最后总装,"星舰-30"组装完成。
--建造阶段--
- 2023年5月,"星舰-31"开始建造,为第八架轨道星舰。
--暂停建造--
- 2023年6月2日,为因应棚厂的拆除扩建,本舰暂停建造;仅安装部分隔热瓦的鼻锥被推出3号棚厂。
- 2023年6月8日,鼻锥被重新推入3号棚厂。
--恢复建造/组装--
- 2023年8月30日,鼻锥及货舱段先后推入高仓,并于数小时后完成接合。
- 2023年9月7日,上部穹顶舱段(Fwd. Dome Section)推入高仓。
- 2023年9月14日,通用穹顶舱段(Common Dome Section)完成接合。
--建造阶段--
- 2023年5月,"星舰-32"开始建造,为第九架轨道星舰。
--暂停建造--
- 2023年6月2日,为因应棚厂的拆除扩建,本舰暂停建造;仅安装部分隔热瓦的鼻锥被推出3号棚厂。
--建造阶段--
- 2023年5月,"星舰-33"开始建造,为第十架轨道星舰。
--暂停建造--
- 2023年6月2日,为因应棚厂的拆除扩建,本舰暂停建造;仅完成焊接成型的鼻锥被推出3号棚厂。
- 2023年6月8日,鼻锥被重新推入3号棚厂。
--建造阶段--
- 2023年6月,"星舰-34"开始建造,为第十一架轨道星舰。
--取消建造/报废--
- 2023年6月7日,本舰暂停建造,尚未焊接的鼻锥部件被推出棚厂。同日取消建造,并报废拆解。
--建造阶段--
- 2023年6月,"星舰-35"开始建造,为第十二架轨道星舰。
--取消建造/报废--
- 2023年6月7日,本舰暂停建造,尚未焊接的鼻锥部件被推出棚厂。同日取消建造,并报废拆解。
--建造阶段--
- 2023年6月,"星舰-36"开始建造,为第十三架轨道星舰。
--取消建造/报废--
- 2023年6月7日,本舰暂停建造,尚未焊接的鼻锥部件被推出棚厂。同日取消建造,并报废拆解。
--建造阶段--
- 2023年6月,"星舰-37"开始建造,为第十四架轨道星舰。
--取消建造/报废--
- 2023年6月7日,本舰暂停建造,尚未焊接的鼻锥部件被推出棚厂。同日取消建造,并报废拆解。
轨道发射场&生产基地
轨道发射塔 (Orbital Launch Tower, OLIT)
--德州博卡奇卡--
- 发射塔采分段建造模式。个别塔段在生产基地组装完成后运往发射场,由租赁的[119]履带式起重机吊装接合。
- 2021年7月27日,最后一个塔段接合后,第一座发射塔主体结构完工。总高度达到145 m(约440 ft)。
- 2022年6月22日,发射塔顶端开始安装气象观测设备。
- 2022年11月13日,覆盖发射塔外层的第一批外墙结构(Cladding)部件陆续运抵发射场。
- 2022年11月30日,外墙结构部件开始安装;最终仅覆盖第一塔段。
- 2023年4月15日,发射塔的内部升降机因缆绳及配重块失效而坠落。
- 2023年4月20日,首次轨道发射后,部分外墙结构凹陷变形[120]。
- 2023年5月2日,开始拆除受损的外墙结构。
- 2023年5月7日,完成修复的外墙结构开始重新安装[121]。
- 2023年5月22日,为了替换1个月前失效坠落的发射塔内部升降机,新升降机于本日运抵发射场。
- 2023年6月7日,新升降机替换完成,并成功顺利运转。
- 2023年7月13日,机械臂升降钢缆绞盘的外墙结构被拆除,等待替换。
--佛罗里达州甘迺迪太空中心--
* 为了全力修复及扩建博卡奇卡基地的设施,佛罗里达州的新发射场已暂缓建造。
- 2021年12月,SpaceX于甘迺迪太空中心39号发射台附近,正式开工第二座星舰轨道发射场。
- 2022年3月3日,发射塔塔段部件陆续运抵工地。
- 2022年4月6日,根据曝光的工地空拍照,已有两组塔段组装完成;第三组也已建成一半。
- 2022年6月初,根据最新的空拍照,全部塔段都已组装完成;而39号发射台附近的新发射塔基座、发射平台支撑柱也逐渐成型。
- 2022年6月16日,第一组塔段运抵发射塔建造工地。
- 2022年6月21日,第一组塔段完成吊装。发射塔正式开始塔段整合。
- 2022年9月13日,最后一组塔段运抵并完成吊装;第二座发射塔主体结构完工﹐比博卡奇卡的发射塔矮一个塔段。
快速断开/推进剂加注臂 (Quick Disconnect/Propellant Arm, QD Arm)
--德州博卡奇卡--
- 2021年7月底,与机械臂同时在旧亚轨道降落场开始组装。
- 2021年8月23日,断开臂即将组装完成;并开始喷涂黑漆。
- 2021年8月28日,由平板运输车运至发射塔旁;预备安装。
- 2021年8月30日,起吊至发射塔4号塔段左侧位置;并顺利完成安装。
- 2021年8月31日,断开臂的延伸套件于生产基地开始组装。
- 2021年9月21日,延伸套件组装完成并运至发射场;等待吊装。
- 2021年9月23日,延伸套件顺利起吊;并安装于连接臂末端。
- 2021年10月8日,断开臂完成首次试运转。
- 2021年11月23日,推进剂输送管的快速断开机构完成安装。
- 2022年1月9日,断开臂进行数次试运转。
- 2022年3月2日,推进剂输送管线开始灌入推进剂进行测试。
- 2022年3月10日,两支伸缩式固定爪(Claws)开始拆除,原因未知。
- 2022年3月11日,陆续有部分零部件被拆除。
- 2022年4月初,断开面板模组(含推进剂输送管线)被拆除。
- 2022年4月29日,新设计的断开面板模组运抵发射场,并完成吊装。
- 2023年5月21日,断开面板模组被拆除;将进行维修或升级替换。
- 2023年6月30日,断开臂上的检修平台被拆除。
- 2023年7月1日,断开面板模组运回发射场重新安装;此次加装了垫高支架,以应对未来加装热分离(Hot Staging)舱段的助推器。
- 2023年8月14日,断开臂被重新上漆。
机械哥吉拉---助推器/星舰 捕捉臂系统 ("Mechazilla" Booster Catching Arm System)
--德州博卡奇卡--
- 2021年7月底,与专用升降机(Carriage)同时在旧亚轨道降落场开始组装。
- 2021年9月24日,捕捉臂与升降机的组装接近完成,开始喷涂黑漆。
- 2021年10月7日,捕捉臂升降机被立直;放置于大型龙门支撑架(Support Gantry)上。
- 2021年10月10~11日,两部利勃海尔起重机分别将两具捕捉臂立起、吊运至靠近升降机对应位置的另一组钢架上;预备安装。
- 2021年10月11日上午,数具线性轴承(Linear Bearing)被安装上发射塔;将用于辅助升降机在发射塔轨道上的升降运动。同日下午,其中1具意外从发射塔上掉落损毁。
- 2021年10月12日上午,两具捕捉臂完成安装;等待吊装上发射塔。
- 2021年10月20日,利勃海尔LR11350 起重机进行了一次捕捉臂的短距起吊测试。
- 2021年10月21日,起吊至发射塔2号塔段位置,开始与轨道上的线性轴承接合。
- 2021年10月22日,与轴承完成接合,起重机吊挂绳索分离。
- 2021年10月25日,顶部滑轮组完成安装。
- 2021年10月26日,两具主液压缸完成安装。
- 2021年10月28日,捕捉臂缓慢向右运动。
- 2021年11月8日,升降机滑轮组与发射塔顶部的滑轮组之间已安装钢缆。
- 2022年1月04、08日,进行了两次升降机及机械臂作动测试。
- 2022年1月9日,机械臂首次上升至接近发射塔顶端位置。
- 2022年1月11日,5个压载水袋(Ballast Bag)运抵并吊上机械臂,准备进行负重模拟测试。
- 2022年1月12日,全部压载水袋共灌入200吨水(模拟助推器空载重量);随后进行负重升降测试。
- 2022年1月13日,测试完成。压载水排空后,水袋开始卸除。
- 2022年1月30日,新一批水袋运抵并挂上机械臂,随后灌入100吨水(模拟星舰空载重量)。一天内进行多次升降测试。
- 2022年1月31日,测试完成。水袋卸除。
- 2022年2月8日,机械臂吊起"星舰-20",与"助推器-4"接合。此为机械臂的首次吊装星舰系统载具。
- 2022年6月10日,机械臂进行一次全功能测试,预备未来"星舰-24"及"助推器-7"的整合测试。
- 2022年7月9日,机械臂再次进行了全功能测试。
- 2022年7月10日,更换新主液压缸。
- 2022年8月6日凌晨,一侧液压缸在下降过程中爆裂;预备起吊的"助推器-7"被转移至测试场停放。
- 2022年8月15日,主液压缸修复并进行开合测试;同日,机械臂上的升降式缓冲导轨开始安装液压缸及空气弹簧。
- 2023年4月24日,首次轨道发射结束后,机械臂进行了一次小规模测试,确定其仍能正常工作。
- 2024年10月9日夜,进行数次开合测试,为13日的飞行测试做准备。
- 2024年10月13日,于星舰第五次轨道级飞行测试中,成功捕捉返回发射场的"助推器-12"。此为机械臂首次执行助推器回收任务。
--佛罗里达州甘迺迪太空中心--
- 2022年6月28日,根据最新的空拍照,第二座发射塔配套的机械臂已经开始组装。
- 2023年1月6~24日间,升降机及机械臂运抵发射场完成组装,并吊装上发射塔;该机械臂较博卡奇卡基地的版本长度稍短。
轨道发射平台 (Orbital Launch Mount, OLM)
- 2021年2月,零部件陆续运抵生产基地;并于一处棚厂旁开始建造。
- 2021年7月29日,发射平台大致完成建造;并由两部平板运输车运抵轨道发射场,等待吊装。
- 2021年8月1日上午,发射平台由两部利勃海尔起重机起吊并安放于6根巨型支撑柱上;继续细部装配。
- 2021年8月27日,助推器燃料加注臂,被安装于平台内侧;靠近发射塔位置。
- 2021年9月23日下午,助推器燃料臂的推进剂输送管(Hose)完成安装。
- 2021年11月21日,燃料臂的前端防护罩运抵生产基地。
- 2021年12月8日,防护罩完成安装。
- 2021年12月17日,燃料臂首次用于"助推器-4"的低温加压测试。
- 2022年1月6日,发射平台的隔热罩(Shielding)开始安装。
- 2022年4月30日,发射平台的降噪系统进行了首次测试。
- 2022年6月11日,燃料臂的后端(推进剂输送管)防护罩运抵发射场,并完成吊装。
- 2022年7月13日,在"助推器-7"的发动机涡轮启动测试中,受到汽化的推进剂爆燃波及而受损。
- 2022年7月22日,发射平台开始进行修复作业。同日,支柱上损坏的燃料管线防护罩被拆除。
- 2022年7月26日,配套的发动机维修平台(Raptor Service Platform)组装完成。
- 2022年7月30日,维修平台被移至发射平台底部;并于傍晚展开升降测试。
- 2022年8月8日,维修平台降回地面,经折叠之后运离发射台。
- 2022年8月9日,发射平台首次用于助推器的静态点火测试。
- 2022年9月23日,发射平台进行了首次爆炸抑制系统(Detonation Supression System/ FireX System)的测试,此系统会使用氮气及水控制环境中甲烷及氧气浓度并控制火灾。[122]
- 2022年年底为止,由于已承受多次静态点火及低温加压测试;SpaceX启动了相应的结构加固及修复作业。
- 2023年1月5日,SpaceX针对发射台内圈环状排列的20具收放式支撑夹具,以2具1组的方式进行500吨级负重测试。
- 2023年1月7日,负重测试设备开始移除,预备"助推器-7"返回发射场。
- 2023年1月23日,完成首次湿式彩排(Wet Dress Rehearsal, WDR)。\
- 2023年2月9日,完成首次助推器的31具发动机静态点火测试。
- 2023年2月22日,发射台侧面开始安装外罩,以保护内部的管路系统。
- 2023年3月20日,外罩安装完成。
- 2023年4月1日,发射台上的施工鹰架陆续拆除。
- 2023年4月20日,执行首次轨道发射。由于未开挖倒流槽,发射台周围的混凝土地面在发动机推力直接冲击下碎裂并四处飞溅;发射台正下方最为惨重,不只严重坍塌;还露出了地面下早已支离破碎、钢筋外露的发射台支撑梁。另外,飞溅的碎块也造成燃料场的推进剂储罐及作为观测站的星虫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也有的碎块甚至被喷飞落入不远处的海中。
- 2023年4月24日,经历数天的封闭,工作人员陆续返回发射场,检视损伤情况。由于原先喷涂的防锈漆大面积损失;再加上环境潮湿且盐分高,导致发射台本身已出现大面积生锈。
- 2023年4月28日,发射台下方崩塌的地面结构率先开始清理,准备将来安装冷却水系统。
- 2023年4月29日,施工鹰架及临时阶梯运抵生产基地。
- 2023年5月1日,猛禽发动机安装平台(Raptor Installation Stand)及其升降式工作平台(OLM Platform)同时运抵发射场;同日,施工鹰架开始安装。
- 2023年5月7日,冷却水系统的部分钢制管道部件运抵发射场。同日,数辆钻机(Drilling Rig)驶入发射台下方,预备钻洞施作深层地桩(Deep Foundation)。
- 2023年5月8日,根据最新空拍照显示,水冷钢板组件正陆续运抵生产基地组装。
- 2023年5月11日,多具深层地基的钢筋笼(Rebar Cage)结构被吊入洞内并浇注混凝土。同日,卧式冷却水塔及高压气体储罐陆续抵达发射场,预备安装。
- 2023年5月20日,卧式冷却水塔及大小多组高压气体储罐相继完成安装。
- 2023年5月21日,发射平台燃料臂的后端防护罩及内部的推进剂输送软管被陆续拆除。
- 2023年5月28日,用于吊运钢筋笼结构的起重机被拆卸运回生产基地;标志著呈环状排列的深层地桩已施作完成。
- 2023年6月7日,四具更大型的卧式冷却水塔的底座运抵发射场。
- 2023年6月8日,卧式冷却水塔开始安装输送管道。
- 2023年6月9日深夜,2具大型卧式冷却水塔运抵生产基地;同日上午再转移至发射场完成吊装。
- 2023年6月22日,燃料臂的低温推进剂输送软管被重新安装。
- 2023年6月25日,燃料臂的后端防护罩被重新安装。
- 2023年6月26日,发射平台的水冷钢板基座开始浇注混凝土。
- 2023年6月28日,第一轮浇注作业完成(总计动用混凝土预拌车132车次,浇注量约1000立方米);同日,水冷钢板底部的预埋板(Embedded Plate)部件运抵发射场。
- 2023年6月30日晚,首个水冷钢板本体组件及一组由H型钢拼接的特制治具同于运抵发射场,后者会将该钢板组件以直立的状态推入发射台底部安装。
- 2023年7月3日凌晨,第二轮混凝浇注作业开始,并于隔日完成。
- 2023年7月5日,水冷钢板组件完成安装,治具随后被运回生产基地;同日,维修平台也抵达发射场。
- 2023年7月6日,2组冷却水歧管(Deluge Manifolds)预组件运抵发射场;同日,维修平台被推入发射平台底部。
- 2023年7月7日,第3组歧管组件也抵达发射场,并于深夜开始吊装。
- 2023年7月8日,1组Y字形管道完成安装。
- 2023年7月9日,多组管道陆续开始组装。
- 2023年7月17日,冷却水系统完成了小规模喷水测试。
- 2023年7月18日,发射台周围的施工鹰架开始拆除;并于深夜进行了部分管线及自动灭火系统(FireX System)的测试。
- 2023年7月23日,完成"助推器-9"的低温压力测试。
- 2023年7月28日,冷却水系统完成了首次全功能喷水测试。
- 2023年8月6日,冷却水系统首次成功用于"助推器-9"的静态点火测试。
- 2023年8月23日,自动灭火系统(FireX System)及发动机点火装置(Igniter)分别进行了测试。
棚厂 (Tent)&低/中/高/巨仓 (Low/Mid/High/Mega Bay)
--德州博卡奇卡--
- 生产基地内进行舱段组装的3座棚厂(Tent)将择日拆除;各舱段产线会被全部整合[124]。
- 由于厂区扩建;再加上已有足够数量的原型机待测试,仍处于舱段生产阶段的原型机将陆续暂停建造[125]。
- 2023年5月19日,第二座助推器总装仓(暂时称为"巨仓-2")于"巨仓-1"旁开始兴建。
- 2023年5月28日,原先用于鼻锥舱段组装的低仓(Low Bay)[126]被拆除。
- 2023年6月2日,3号棚厂(Tent 3)内几近完成的"星舰-30~33"原型机鼻锥被推出。
- 2023年6月7日,尚未焊接的"星舰-34~37"鼻锥部件也被推出,并全数报废拆解。同日,新厂房的屋顶及梁柱结构预组件也被迅速搭建。
- 2023年6月8日,"星舰31、33"的鼻锥被推回棚厂。
- 2023年8月11日,"星舰-22"推出之后,中仓被废弃并择日拆除。
- 2023年8月16日,为因应新厂房的建造,2号棚厂(Tent-2)被废弃并开始拆除。
- 2023年8月18日,2号棚厂拆除完成。
--佛罗里达州甘迺迪太空中心--
* 为了全力修复及扩建博卡奇卡基地的设施,佛罗里达州的新生产基地已暂缓建造[127]。
- 2021年12月,SpaceX于甘迺迪太空中心39号发射台附近,正式开工第二座生产基地。
塔段编号 | 运抵发射场时间 | 吊装完成时间 | 组装地点 | 备注 |
---|---|---|---|---|
Section#1 | 不适用 | 2021年5月4日 | 德州博卡奇卡-星舰轨道发射塔 | 发射塔基座上组装
|
Section#2 | 2021年5月22日 | 2021年5月25日 | 德州博卡奇卡-星舰基地 | |
Section#3 | 2021年5月28日 | 2021年5月29日 | ||
Section#4 | 2021年6月8日 | 2021年6月14日 | ||
Section#5 | 2021年6月15日 | 2021年6月16日 | ||
Section#6 | 2021年6月19日 | 2021年6月23日 | ||
Section#7 | 2021年6月29日 | 2021年7月2日 | ||
Section#8 | 2021年7月15日 | 2021年7月18日 | ||
Section#9 | 不适用 | 2021年7月27日 | 德州博卡奇卡-星舰轨道发射场 | 轨道发射塔旁组装
|
塔段编号 | 运抵发射场时间 | 吊装完成时间 | 组装地点 |
---|---|---|---|
Section#1 | 2022年6月16日
|
2022年6月21日
|
佛罗里达州-甘迺迪太空中心 |
Section#2 | 2022年6月23日
|
2022年6月28日
| |
Section#3 | 2022年6月27日
|
2022年7月1日
| |
Section#4 | 2022年7月20日
|
2022年7月21日
| |
Section#5 | 2022年7月28日
|
2022年7月30日
| |
Section#6 | 2022年8月9日
|
2022年8月11日
| |
Section#7 | 2022年8月15日
|
2022年8月27日
| |
Section#8 | 2022年8月31日
|
2022年9月初
| |
Section#9 | 2022年9月11日
|
2022年9月13日
|
超级重型助推器测试
"BN"是 Booster Number(助推器序号)的缩写;现仅用于地面测试储罐。 后续轨道飞行试验,改以 "助推器-"称之。
* 地面测试机
原型 | 建造开始时间 | 现状 | 退役/废弃/被摧毁时间 | 最高试飞高度 | 建造地点 | 备注 |
---|---|---|---|---|---|---|
BN1 | 2020年9月 | 退役拆解 | 2021年4月13日
|
从未飞行 | 德州博卡奇卡 | 试制全尺寸模型机。已退役,高仓中拆解。 |
BN2 | 2021年1月 | 2021年6月24日
|
压力测试储罐。完成两次压力测试后退役拆解。 | |||
B2.1 | 2021年10月 | 2021年10月
|
测试储罐;完成一次负重模拟测试后退役拆解。 | |||
Booster 3 | 2021年3月 | 2021年8月14日
|
地面测试机。完成测试后退役;测试台A上拆除。 | |||
B7.1 | 2022年3月22日 | 退役 | 不适用 | 最大动压测试储罐。完成7次低温压力测试后退役。 | ||
B14.1 | 时间点未知 | 暂停测试 | 不适用 | 发射塔捕捉测试储罐。完成数次机械臂夹取测试,为第五次轨道飞行测试做准备。现已运回高仓停放。 | ||
EDOME | 2022年5月(估计) | 报废 | 2022年9月30日
|
穹顶结构测试储罐。转移至"Massey's Site"测试场;低温测试中计画性摧毁。 | ||
Hot Stage Test Article | 2023年7月(估计) | 测试中 | 不适用 | 热分离舱段测试储罐。"Massey's Site"测试场;完成首次结构耐压测试。 |
* 轨道飞行测试机
原型 | 建造开始时间 | 现状 | 退役/废弃/被摧毁时间 | 最高试飞高度 | 建造地点 | 备注 |
---|---|---|---|---|---|---|
B4 | 2021年5月 | 退役 | 2022年6月30日
|
从未飞行 | 德州博卡奇卡 | 原首架轨道助推器。地面测试完成后退役,现永久停放于展示区。 |
B5 | 2021年7月 | 退役拆解 | 2021年12月8日
|
原第二架轨道助推器。完工后退役,现已报废拆解。 | ||
B6 | 2021年8月 | 彻底损毁 | 2023年5月15日
|
原第三架轨道助推器。取消建造后改装为测试储罐,在飞行终止系统测试中被计画性摧毁。 | ||
B7 | 2021年10月 | 彻底损毁 | 2023年4月20日
|
海拔39公里
|
首架轨道助推器。升空过程因发动机故障导致失控,随后终止任务并自毁。 | |
B8 | 2021年9月 | 退役拆解 | 2023年1月19日
|
从未飞行 | 第二架轨道助推器。组装完成后退役,现已报废拆解。 | |
B9 | 2021年10月 | 彻底损毁 | 2023年11月18日
|
海拔90公里
|
第三架轨道助推器。首次完成热分离。反推过程出现异常,随后终止任务并自毁。 | |
B10 | 2022年7月 | 彻底损毁 | 2024年3月14日
|
海拔106公里
|
第四架轨道助推器。降落时多数发动机无法重启而高速溅落海面。 | |
B11 | 2023年3月 | 彻底损毁 | 2024年6月6日
|
海拔109公里
|
第五架轨道助推器。成功溅落于墨西哥湾并按计画沉没。部分推进段残骸已被打捞并运回基地。 | |
B12 | 2023年5月 | 检修中 | 不适用 | 海拔96公里
|
第六架轨道助推器。完成首次发射塔机械臂捕捉,已返回一号巨仓内检修。 | |
B13 | 2023年8月 | 暂停测试 | 不适用 | 轨道级飞行测试 | 第七架轨道助推器。完成一次低温加压测试。现停泊于1号巨仓中待命。 | |
B14 | 2024年2月 | 组装中 | 不适用 | 轨道级飞行测试 | 第八架轨道助推器。1号巨仓内组装中。 |
BN1 (已退役)--试制全尺寸模型机
- 2020年8月31日,马斯克表示,超级重型BN1将会在这个星期开始建造。
- 2020年9月,开始整合储罐;并于2021年3月份完成。
- 2021年3月18日,马斯克表示,BN1仅做为建造及地面运输测试用的全尺寸模型,后续原型机将变更设计。
- 2021年3月30日,马斯克表示,BN1的建造跟测试已完成,将退役拆解。到此为止,BN1一直处于高仓中从未被推出。
- 2021年4月13日,开始在高仓中拆解。
BN2(已退役)--压力测试储罐
--建造阶段--
- 2021年1月19日,BN2开始建造,用于发动机舱穹顶测试。
- 2021年5月27日,中仓组装中。
- 2021年6月2日,BN2组装完成,并被拉出中仓,安装于专用测试架(改装之压力测试鼻锥底座)上等待测试。
--测试阶段--
- 2021年6月3日,自走式模组化运输车将BN2.1运抵了亚轨道测试台B旁,预备测试。[128]
- 2021年6月8日晚,完成第一次液态氮低温加压测试及发动机舱穹顶压力测试。[129]
- 2021年6月17日晚,完成第二次液态氮低温加压测试及发动机舱穹顶压力测试。[130]
--退役--
- 2021年6月24日,BN2完成测试并退役;不久后被运回生产基地的废料场,等待拆解。[131]
- 2021年7月16日,BN2被吊离测试架;测试架将重复用于其他测试储罐。
- 2021年8月17日,BN2被固定在推进剂生产厂附近一座新建混凝土基座上。
B2.1 (完成测试)--穹顶测试储罐
--建造阶段--
- 2021年10月2日,B2.1测试储罐在中仓内完成组装;由助推器顶部舱段与星舰推进舱段接合而成。[132]
- 2021年10月13日,测试储罐推出中仓;推测用于测试新型推力圆盘。
- 2021年10月28日,B2.1运抵推力模拟测试装置存放区。
--测试阶段--
- 2021年10月29日,B2.1被吊上推力模拟测试装置;将用于测试轨道星舰之推进段穹顶。
- 2021年11月13日,测试装置运抵轨道发射场;并停放于发射塔附近,预备测试。
- 2021年12月3日,进行了一次液氮低温加压测试。
- 2021年12月6日,运回生产基地;停放于SN15、16旁。
- 2021年12月14日,开始安装压力测试顶盖,预备进行助推器负重的模拟测试。
- 2022年1月12日,测试完成;压力测试顶盖被拆除。
- 2022年1月25日,B2.1被吊离测试台。
B3/ 助推器-3 (已退役)--全尺寸地面测试机
--建造阶段--
- 2021年4月,BN3开始建造,计画搭配星舰SN20进行首次轨道飞行测试。
- 2021年5月17日,BN3开始在高仓中,星舰SN16旁边进行组装。[133]
- 2021年5月20日,推进剂歧管(Propellant Manifold)运抵生产基地。[134]
- 2021年5月23日晚,下部(液氧储罐)箭体开始总装。[135]
- 2021年5月26日,马斯克在Twitter发布在高仓拍摄的照片,当中可见下部箭体已接近完成。[136]
- 2021年5月26日,马斯克在推文中称BN3为"助推器-2" (Booster 2);引发了沿用BN2编号的猜测。最后统一改称"助推器-3"(Booster 3/B3)。
- 2021年5月29日,马斯克表示,"助推器-3"发动机数量从28具改为29具。[137]
- 2021年6月1日,下部箭体已完成。[138]
- 2021年6月6日,液态甲烷推进剂主输送管被运至高仓前,并吊入准备安装。[139]
- 2021年6月14日,顶部舱段推出生产棚厂;与液态甲烷储罐穹顶接合。[140]
- 2021年6月15日凌晨,马斯再度发布照片,可见推进舱段部件正准备组装。[141]
- 2021年6月22日,顶部舱段出现在生产棚厂外,热喷气操纵系统(Hot gas Reaction Control System, RCS)已安装。[142]
- 2021年6月25日,马斯克表示,"助推器-3"即将建造完成;并将作为测试储罐,移往改装后的亚轨道测试台A上。[143]
- 2021年6月28日,上部箭体开始组装。[144]
- 2021年6月29日,上部箭体组装完成。下午,迅速与下部箭体接合。[145]
- 2021年6月30日,SpaceX人员连夜完成最后的焊接作业;"助推器-3"完成建造。
--测试阶段--
- 2021年7月1日中午,运抵并吊上测试台A,预计7月6日开始测试。[146]
- 2021年7月9日深夜,完成首次气密测试(Venting Test)。[89]
- 2021年7月11日凌晨,RC57、59两具猛禽发动机率先运抵测试台,并进行安装测试。[147]
- 2021年7月13日,"助推器-3"完成一次小规模低温加压测试。[148]
- 2021年7月14日凌晨,RC57、59、62三具发动机完成安装,静态点火测试不早于下周一。[149]
- 2021年7月19日傍晚,"助推器-3"完成第一次静态点火测试。[150]
- 2021年7月20日上午,马斯克发文表示,基于"助推器-4"的建造进度;"助推器-3"将尝试安装9具发动机,进行点火测试。[151]
- 2021年7月22日,RC57、59两具发动机被拆卸;运回生产基地。[152]
- 2021年7月23日,RC62也被拆卸;运回生产基地。[153]
- 2021年7月24日,三具发动机被装上运输车;运回麦格雷戈(McGregor)的测试基地检修。[154]
- 2021年7月25日,发动机再次运回生产基地。
- 2021年8月3日,三具发动机被发现用于"星舰-20"的发动机测试安装。
--退役--
- 2021年8月14日,"助推器-3"测试完成并退役。下午开始在测试台A上拆解。
- 2021年8月15日,在甲烷储罐完全切除后,拆解作业停止。
- 2022年1月8日,拆解作业恢复,液氧储罐开始切割。
- 2022年1月13日,最后一截舱段切除,"助推器-3"拆解完毕。
B7.1(测试完成)--最大动压测试储罐
--建造阶段--
- 2022年3月22日,B7.1的下部穹顶舱段外壳(Aft. Dome Section)完成翻转。为一新型测试储罐。[155]
- 2022年6月为止,B7.1建造进度暂时不明。
- 2022年6月8日,上部穹顶舱段(Fwd. Dome Section)出现在生产基地。
- 2022年6月9日,上部穹顶舱段(Fwd. Dome Section)推入高仓,与下部穹顶舱段(Aft. Dome Section)接合。B7.1组装完成。
- 2022年6月16日,B7.1在高仓内被吊上测试支架,
- 2022年6月17日,B7.1推出高仓,并转移至发射场;同时,昵称"压罐器"(Can Crusher)的最大动压模拟装置也运抵发射场。
- 2022年6月19日,B7.1起吊并固定于结构测试平台上。
- 2022年6月20日,测试装置起吊,并固定于"B7.1"顶上;预备测试。
- 2022年6月28日,完成首次最大动压模拟测试。
- 2022年7月21日,完成第二次最大动压模拟测试。
- 2022年7月25日,"最大动压模拟装置"吊离B7.1,并运回生产基地。
- 2022年7月27日,完成第一次低温压力测试。
- 2022年7月30日,B7.1测试完成。同日起吊至运输平台上;随后运回生产基地并推入中仓。
- 2022年9月8日,再度运回测试场的"B7.1",于同日完成第三次最大动压模拟测试。随后,模拟装置被拆除。
- 2022年9月9日,"最大动压模拟装置"被运回生产基地;"B7.1"也于同日从结构测试平台转移至运输车上。
- 2022年9月12日,"结构测试平台"也被运回生产基地。
- 2022年9月20日,"B7.1"被运回生产基地。
- 2022年9月23日,根据曝光的空拍照,"B7.1"已运抵布朗斯维尔(Brownsville)的"Massey's Site"测试场。
EDOME(报废/计画性摧毁)--测试储罐
--建造/组装阶段--
- 2022年6月8日,名为"EDOME"(Ellipse Dome,"椭圆穹顶")的测试储罐建造完成;并运抵测试场。将用于测试新穹顶结构。
- 2022年8月24日,未进行测试的"EDOME"被运回生产基地,并停放于展示区附近。
--测试/计划性摧毁--
- 2022年9月23日,根据曝光的空拍照,"EDOME"已运抵发射场不远处新建的"Massey's Site"测试场。
- 2022年9月30日,"EDOME"进行了一次低温压力测试;测试结束后被计画性摧毁。
Hot Staging Test Article (等待测试) --测试储罐
--建造/组装阶段--
- 2023年7月30日,由试制的热分离环(Hot Staging Ring)及助推器顶部舱段组成的测试储罐推出棚厂,将针对前者进行测试。
- 2023年7月31日,运抵"Massey's Site"测试场并起吊至测试平台上;顶部安装压力测试顶盖,预备进行耐压测试。
B4/ 助推器-4 (已退役)
--建造阶段--
- 2021年5月,BN4开始建造。
- 2021年5月30日,推力圆盘(Thrust Puck)运抵生产基地。[156]
- 2021年6月16日,完成穹顶接合的BN4顶部舱段,被推入棚厂。[157]
- 2021年6月24日,马斯克表示,热喷气操纵系统结构复杂;且暂非轨道飞行计画的重心。因此,首架入轨的超级重型将不会安装;以加快测试速度。[158]
- 2021年6月25日,BN4改为首架轨道测试原型机;后被改称"助推器-4"(Booster 4)。[143]
- 2021年7月1日,马斯克表示,"助推器-4"已有多项设计变更。[159]
- 2021年7月3日,中间段的通用穹顶(Common Dome)与舱段外壳完成接合。[160]
- 2021年7月17日,通用穹顶舱段(Common Dome Section)、下部箭体2号舱段(Aft Section 2)在高仓中完成组装。总高度为8层钢环(Ring Sections)。同时,下部箭体4、5号舱段(Aft Section 4,5)推出棚厂。[161]
- 2021年7月20日,下部穹顶舱段(Aft Dome Section)、上部箭体2,3,4号(Fwd Section 2,3,4)三个舱段,出现在高仓外。[94]
- 2021年7月20日,完成组装的通用穹顶舱段及下部箭体2号舱段(Aft Section 2);与下部箭体3号舱段(Aft Section 3)完成吊装。总高度达12层钢环。
- 2021年7月24日,下部箭体4号舱段完成组装。[162]
- 2021年7月25日,下部箭体5号舱段完成组装。液氧储罐(LOX)部分建造完成,总高度达20层钢环。[163]
- 2021年7月26日,液态甲烷推进剂输送管运抵;并于晚间开始安装。[164]
- 2021年7月28日,上部箭体舱段开始吊装。[165]
- 2021年7月31日上午,第一片格栅翼安装完成。马斯克表示,超级重型的格栅翼不可收折。[168]
- 2021年8月1日,剩馀三片格栅翼完成安装。储罐部分于下午整合完成,并开始安装发动机。
- 2021年8月2日,全部29具发动机完成安装。"助推器-4"完成建造。[169]
--测试阶段--
- 2021年8月3日,推出高仓;运抵初步完成的轨道发射台旁(马斯克称其为"Stage 0")。等待吊上发射台测试。
- 2021年8月4日,吊上轨道发射台;同日进行一次气密测试。[170]
- 2021年8月5日,准备与"星舰-20"进行接合测试。后因风速过高而取消。[171]
- 2021年8月6日上午,"助推器-4"与"星舰-20"成功进行接合测试;星舰系统完全体成型。两者于1小时后分离,之后个别运回生产基地继续完成细部装配。[172]
- 2021年8月11日上午,"助推器-4"吊离发射台;运回生产基地,安装飞控系统及测试设备。29具发动机于同日开始拆卸放回棚厂。
- 2021年8月25日,猛禽发动机开始重新安装。
- 2021年9月7日,"助推器-4"从高仓推出;运抵轨道发射场。[173]
- 2021年9月8日上午,"助推器-4"被吊上轨道发射支撑台"Stage 0";预备测试。[174]
- 2021年9月10日,马斯克表示,"助推器-4"的静态点火测试定于下周。
- 2021年9月14日,由于飓风侵袭;静态点火测试延期。
- 2021年9月18日,RC67发动机被拆卸。[175]
- 2021年9月19日,RC64发动机安装完成(替换RC67)。[176]
- 2021年9月24日,根据SpaceX内部人员透露: "助推器-4"将暂时吊离发射台,安置于运输支架上;以腾出空间吊装机械臂。
- 2021年9月25日下午,"助推器-4"吊离发射台;放置于运输支架上。
- 2021年9月26日,"助推器-4"被移置于旧亚轨道降落场旁。
- 2021年10月3日,复合材料缠绕压力容器(Composite-Overwrapped Pressure Vessel,COPV)的空气罩运抵发射场。[177]
- 2021年10月8日,海平面发动机开始分批拆卸运回生产基地;预备将来的低温加压测试。
- 2021年10月12日,发动机被装载上运输车;运离星舰基地。
- 2021年10月14日,又有5具发动机被拆卸;准备运回生产基地。
- 2021年10月26日,开始安装发动机舱隔热罩。
- 2021年10月27日,4具压力容器空气罩预备安装。
- 2021年11月11日,空气罩开始安装。
- 2021年12月6日,"助推器-4"计画于本周吊运至发射平台上,预备测试。此次将使用SpaceX采购的一部全新LR11000起重机起吊。
- 2021年12月12日,移动至发射平台旁预备起吊。
- 2021年12月14日,起吊至发射平台上,预备测试。
- 2021年12月16日,快速连接/燃料臂与"助推器-4"进行了首次对接。
- 2021年12月17日,"助推器-4"透过轨道燃料场,完成一次液态氮小规模低温加压测试。
- 2021年12月18日凌晨,马斯克在推特上,首次曝光"助推器-4",其中9具发动机(内环8具+中心1具)的向量作动测试。
- 2021年12月21日,完成一次液态氮长时间低温加压测试。
- 2021年12月23日晚,完成一次发动机点火装置(Igniter)测试。
- 2021年12月29日凌晨,点火装置又进行了数次测试。
- 2021年12月30日,LR11000 起重机将"助推器-4"吊离发射台;并运至旧亚轨道降落场停放。
- 2022年1月13日,剩馀空气罩开始陆续安装。
- 2022年1月14日,个别发动机的隔热罩完成安装。
- 2022年1月19日,全部空气罩完成安装。
- 2022年2月1日,29具发动机的喷嘴被喷上防护漆。4片栅格翼的保险栓被卸除。
- 2022年2月2日,LR11000起重机与"助推器-4"连接,预备起吊。
- 2022年2月7日,"助推器-4"起吊至轨道发射台上。
- 2022年2月9日,预备隔日马斯克的专题演讲;与"星舰-20"完成了第二次接合测试;
- 2022年2月14日,与"星舰-20"分离;并于当天进行了一次液氧储罐低温加压测试。
- 2022年3月2日,完成第二次液态氮长时间低温加压测试;总计加注约3,200吨液态氮。
- 2022年3月16日,与"星舰-20"对接,完成首次星舰系统完全体(Full-Stack Starship)之小规模液态氮低温加压测试。
- 2022年3月20日,与"星舰-20"分离,预备进行下一轮测试。
- 2022年3月21日,进行首次液态甲烷加注测试。
- 2022年3月22日,马斯克发文透露,SpaceX将改以装备二代猛禽的星舰系统来执行首次轨道级飞行测试;因此,"星舰-20"及"助推器-4"将在地面测试结束后直接退役。[85]
- 2022年3月24日,"助推器-4"被吊离'发射台,固定于于新建造的运输支架上;随后运往旧亚轨道降落场停放。
--退役--
- 2022年6月30日,"助推器-4"正式退役;随后运回生产基地,并永久停放于展示区。
B5/ 助推器-5 (已退役拆解)
--建造阶段--
- 2021年7月,"助推器-5"开始建造,为第二架轨道助推器。
- 2021年7月11日,推力圆盘运抵生产基地。[178]
- 2021年8月10日,通用穹顶(Common Dome)舱段外壳出现在生产基地。
- 2021年8月14日,多个舱段部件陆续推出棚厂。
- 2021年8月18日,下部穹顶(Aft Dome)与舱段外壳完成接合。[179]
- 2021年8月21日,上部箭体2号舱段(Fwd. Section 2)出现在棚厂外。[180]
- 2021年9月1日,通用穹顶(Common Dome)与舱段外壳完成接合。[183]
- 2021年9月6日深夜,推进段穹顶(Thrust Dome)与舱段外壳完成接合。
- 2021年9月10日,通用穹顶舱段(Common Dome Section)移入高仓。"助推器-5"迈入高仓组装阶段。
- 2021年9月14日,上部穹顶舱段外壳完成翻转。[184]
- 2021年9月16日,通用穹顶舱段(Common Dome Section)与下部箭体舱1号段(Aft. Section 1)完成接合;总高度为8层钢环。
- 2021年9月17日,下部箭体2舱段(Aft. Section 2)完成接合;总高度累计12层钢环。
- 2021年9月20日,数据线路导管、储罐增压气体输送管道开始安装。
- 2021年9月21日,下部箭体3号舱段(Aft. Section 3)完成接合;总高度累计16层钢环。
- 2021年9月22日,下部箭体4号舱段(Aft. Section 4)完成接合;总高度达20层钢环。[185]
- 2021年9月27日,上部箭体4号舱段(Fwd. Section 4)推出棚厂。
- 2021年9月28日,液态甲烷推进剂输送管;液态氧顶部储罐(Header Tank)同时运抵生产基地。
- 2021年9月29日,顶部舱段推出棚厂。
- 2021年9月30日,顶部舱段推回棚厂。第一片栅格翼(Grid Fin)出现在生产基地。
- 2021年10月2日,推进舱段(Thrust Section)完成翻转。[132]
- 2021年10月5日,顶部舱段与上部箭体2号舱段(Fwd. Section 2);在棚厂中完成接合。[186]
- 2021年10月6日凌晨,上部舰体推入高仓继续组装。[187]
- 2021年10月12日,上部舰体组装完成,总高度累计13层钢环。同日晚,第1片栅格翼开始安装。
- 2021年10月13日,全部4片栅格翼完成安装。
- 2021年10月22日,下部箭体5号舱段(Aft. Section 5)出现在高仓外。
- 2021年11月19日,上部舰体移动预备起吊位置。
- 2021年11月20日,完工的下部箭体被吊上运输支架;上部箭体随后吊装接合,储罐部分整合完成。
- 2021年12月3日,"助推器-5"被短暂推至高仓门口位置。
--退役--
- 2021年12月8日,"助推器-5"提前退役,并运至SN15、16附近作永久展示。SpaceX将集中精力于改良版助推器的研制。[188]
- 2022年6月27日,"助推器-5"转移进巨仓,4片栅格翼均被拆除。
- 2022年6月28日,栅格翼被重新安装。
- 2022年6月30日,巨仓中的"助推器-5"正式报废;随后开始拆解,舱段逐一运往废料场报废。
B6/ 助推器-6(彻底损毁)
--建造阶段--
- 2021年8月20日,推力圆盘运抵生产基地;"助推器-6"开始建造。为第三架轨道助推器。
- 2021年9月12日,通用穹顶(Common Dome)舱段外壳出现在棚厂外。
- 2021年10月5日,上部箭体2号舱段(Fwd. Section 2);下部箭体5号舱段(Aft. Section 5)出现在棚厂外。[189]
- 2021年10月25日,尾部舱段穹顶(Aft. Dome)运抵翻转作业区,预备翻转。
- 2021年11月12日,穹顶完成翻转。
- 2021年11月13日,一截下部箭体舱段出现在生产基地。
- 2021年11月29日,通用穹顶(Common Dome)舱段外壳完成翻转。
- 2021年12月7日,上部穹顶舱段(Fwd. Dome Section)、通用穹顶舱段(Common Dome Section)同时出现在棚厂外。
--停止建造--
- 2021年12月9日,两个穹顶舱段被移至中仓前接合;其他部件转移至"助推器-7"。"助推器-6"停止建造。
- 2021年12月10日,"助推器-6"推入高仓。
- 2021年12月15日,移至SN15、16附近停放。
- 2022年2月19日,起吊至结构测试平台上。
--地面测试/彻底损毁--
- 2023年5月15日下午,已改装成测试储罐,且被转移至"Massey's Site"测试场的"助推器-6";于本日下午进行的飞行终止系统(FTS)测试中计画性摧毁,残骸被迅速清运。
B7/ 助推器-7 (彻底损毁)
--建造阶段--
- 2021年10月,"助推器-7"开始建造,为装备33具发动机的首架改良版助推器。
- 2021年10月3日,适用33具发动机配置的新型13孔推力圆盘;运抵生产基地。[132]
- 2021年11月13日,下部箭体5号舱段(Aft. Section 5)推出棚厂。
- 2021年11月15日,上部穹顶(Fwd. Dome)完成翻转。[190]
- 2021年12月9日,接收原"助推器-6"已完成的部件;以加快建造进度。
--组装阶段--
- 2021年12月22~27日,通用穹顶舱段(Common Dome)与下部箭体1、2、3号舱段(Aft. Section 1, 2, 3),在高仓中陆续完成接合。
- 2021年12月28日,下部箭体4号舱段(Aft. Section 4)完成接合;同时,上部箭体3号舱段(Fwd. Section 3)推出棚厂。[191]
- 2022年1月7日, 下部箭体5号舱段(Aft. Section 5)推入高仓;并于隔日凌晨完成接合。
- 2022年1月14日,上部穹顶舱段(Fwd. Dome Section)运抵高仓前。
- 2022年1月16日,上部箭体3号舱段(Fwd. Section 3)推入高仓。
- 2022年1月19日,上部穹顶、3号两个舱段在高仓内完成接合。
- 2022年1月28日,上部箭体完成组装;仅剩下部箭体的推进舱段尚待组装。
- 2022年2月3日,4片栅格翼运抵生产基地;全部漆成了白色。
- 2022年2月7日,储罐自增压管线吊入高仓安装完成。
- 2022年2月9日,新型降落用推进剂储罐(Header Tank);及低温甲烷推进剂导流管(Down-comer)吊入高仓,并完成安装。
- 2022年2月13日,上部箭体被移往中仓停放(尚未安装栅格翼),以腾出空间组装"星舰-22"。
- 2022年3月5日,推进舱段被推入高仓,与下部箭体(Aft. Section)完成接合;先期安装的著陆用储罐(Header Tank)及快速断开面板(QD Plate, 即低温推进剂加注口)已明显变更设计。[192]
- 2022年3月8日,复合材料缠绕压力容器(COPV)沿箭体中轴线,纵向堆叠方式完成安装;以改善气动性能。
- 2022年3月9日晚,上部箭体被移回高仓(未安装栅格翼);并于隔日凌晨起吊,与下部箭体完成接合。储罐部分整合完成。
- 2022年3月20日,压力容器空气罩开始安装。
- 2022年3月22日,马斯克发文透露,SpaceX将改以装备二代猛禽的改良版星舰系统,来执行首次轨道级飞行测试。因此,"助推器-7"将取代"助推器-4",成为首架轨道飞行测试机。[85]
- 2022年3月24日,短暂推出高仓(空气罩安装完成,未安装栅格翼);随后被推回。
--地面测试阶段--
- 2022年3月31日,"助推器-7"移出高仓;并运往旧亚轨道降落场停放,等待测试。
- 2022年4月2日,移动至轨道发射场,并起吊至发射台上;预备测试。
- 2022年4月4日,进行第一次液态氮低温加压测试。
- 2022年4月12日,卸载至发射台旁的结构测试平台;并于同日下午进行第一次室温压力测试。
- 2022年4月13日,进行第二次室温压力测试。
- 2022年4月14日,进行第二次液态氮低温加压测试。
- 2022年4月18日,从结构测试平台转移至运输支架上;运回生产基地后推入高仓。
- 2022年4月24日,工作人员开始替换低温测试后,变形损毁的甲烷导流管(Down Comer)。
- 2022年5月6日,"助推器-7"移出高仓并运抵轨道发射场,随后起吊安放至发射平台;并于同日进行第三次液态氮低温加压测试。
- 2022年5月13日,"助推器-7"从发射平台上卸载并运回生产基地;随后推入新建中的"巨仓"(Mega Bay),预备安装二代猛禽发动机。
- 2022年5月17日,第一批3具二代猛禽推入"巨仓"(Mega Bay),"助推器-7"开始安装发动机。
- 2022年6月3日,4片栅格翼完成安装。新式栅格翼采用不锈钢制,取代昂贵的钛合金。
- 2022年6月10日,马斯克发布照片,显示"助推器-7"的33具二代猛禽发动机已全数安装完成。[193]
- 2022年6月23日,"助推器-7"从高仓推出,转移至发射场。随后由机械臂夹起安放于发射平台上,预备第一次静态点火测试。
- 2022年6月25日,进行一次发动机点火装置(Raptor Igniter)测试。
- 2022年6月26日凌晨,发动机维护平台移至发射平台下方,工作人员开始为中心的3具发动机安装隔热罩(Shielding)。同日,点火装置又进行了数轮测试。
- 2022年6月28日,工作人员以加注少量液态氮的方式,进行发射平台管线的测试;完成后,"助推器-7"随即泄压。
- 2022年7月3日,发动机维护平台再度移至发射平台下方,工作人员开始为剩下的30具发动机安装隔热罩。
- 2022年7月7日,点火装置再次进行了测试。
- 2022年7月11日,进行33具发动机的涡轮启动测试。过程中,用于驱动涡轮的气态甲烷及氧气;从喷口排出时与空气混合发生强烈爆炸。爆炸时产生的火球及冲击波,造成发射平台及助推器部分损毁。
- 2022年7月13日,1具受损的发动机被替换。
- 2022年7月14日,机械臂将"助推器-7"夹起并放置于运输平台上,准备运回生产基地维修。
- 2022年7月15日,"助推器-7"运抵生产基地;并推入巨仓内等待维修。
- 2022年7月20日,13具发动机被拆除;并运回麦克雷戈(McGregor)的发动机测试基地。
- 2022年8月5日深夜,"助推器-7"推出巨仓返回发射场,预备进行外圈20具发动机的测试(中心13具发动机及隔热罩皆未安装)。
- 2022年8月6日,机械臂在下降过程中,驱动机械臂开合的主液压缸意外爆裂损毁;"助推器-7"因故转移至测试场停放。
- 2022年8月8日,"助推器-7"移回发射场,由LR11000起重机起吊至发射台上;同日,顺利完成两次涡轮启动测试(1~2具发动机)。
- 2022年8月9日,完成首次单发动机静态点火测试(约5~6秒)。
- 2022年8月11日,完成首次单发动机长时间静态点火测试(约21秒);顺便测试了自增压系统(Autogenous Pressurization)。
- 2022年8月13日,"助推器-7"吊离发射台,随即运回生产基地;并推入巨仓安装剩馀13具发动机。
- 2022年8月23日,安装完发动机的"助推器-7"推出,巨仓随后转移至发射场;由机械臂起吊至发射台上,预备下一轮测试。
- 2022年8月24日,完成一次点火装置测试。
- 2022年8月25日,完成数次3具发动机涡轮启动测试。
- 2022年8月31日,完成首次3具发动机静态点火测试(约6秒)。
- 2022年9月12日,完成首次全发动机涡轮启动测试
- 2022年9月16日,完成一次7具发动机涡轮启动测试;为下一轮静态点火测试做准备。
- 2022年9月19日,连续进行了两轮7具发动机的涡轮启动测试。
- 2022年9月20日,完成首次7具发动机静态点火测试。
- 2022年9月21日,机械臂将"助推器-7"吊离发射台;随后运回生产基地的巨仓内检修。
- 2022年9月28日,中间3具发动机的防护罩运进巨仓。
- 2022年10月7日,"助推器-7"推出巨仓并返回发射场,等待吊运上发射台。
- 2022年10月10日,机械臂将"助推器-7"起吊至发射台,安装了尚缺的最后1具中心发动机。同时,一旁的"星舰-24"也移动至起吊位置。
- 2022年10月11日,"星舰-24"被起吊,并与"助推器-7"进行对接测试。
- 2022年10月16日,与"星舰-24"分离。
- 2022年10月20日,机械臂再度将两者对接;预备进行对接状态下的低温加压测试(Full Stack Cryo Test)。
- 2022年10月26日,"B7+S24"星舰系统首次分别进行双储罐的低温加压测试。
- 2022年11月7日,单独进行一次低温加压测试。
- 2022年11月8日,"星舰-24"再度与其分离;预备进行发动机测试。
- 2022年11月11日,连续进行了数次复数发动机的涡轮启动测试。
- 2022年11月14日,完成首次14具发动机静态点火测试(约7秒)。
- 2022年11月29日,在液氧储罐全满的状态下,完成首次11具发动机静态点火测试(约13秒)。
- 2022年12月2日,替换了两具在测试中受损的发动机;并于同日吊离发射台。
- 2022年12月5日,再度返回生产基地;并推入巨仓检修及安装发动机侧面防护罩。
- 2023年1月3日,平板运输车抵达巨仓前,等待将"助推器-7"运往发射场。
- 2023年1月8日,检修完毕的"助推器-7"推出巨仓,运往发射场。
- 2023年1月9日,起吊至发射台。
- 2023年1月10日,与"星舰-24"进行对接测试。
--湿式演练--
- 2023年1月12日,SpaceX表示,"B7S24"进入发射前测试阶段。
- 2023年1月13日,完成一次低温加压测试,顺便测试改良后的泄压装置。
- 2023年1月17日,同时进行低温加压及发动机预冷测试(Engine Chill)。
- 2023年1月23日,完成首次湿式演练(Wet Dress Rehearsal, WDR)。
- 2023年1月24日,与"星舰-24"分离,预备全发动机静态点火测试。
- 2023年1月28日,2具旧发动机被拆卸替换。
- 2023年2月9日,完成首次31具发动机静态点火测试(1具未测试,另1具因故障自动关闭)。马斯克推文表示,此次测试使用50%推力(轨道飞行时将使用90%)。
- 2023年3月10日,由机械臂吊离发射台安放于运输架上;随后移往不远处的待命区停放,以利发射台内部施工的进行。
- 2023年3月29日深夜,"助推器-7"推回发射平台旁,上午再由机械臂起吊上发射台。
- 2023年4月1日,完成4片栅隔翼的作动测试。
- 2023年4月3日,进行了一次低温加压测试。
--发射演练--
- 2023年4月5日,与"星舰-24"对接,预备11日的发射演练(Launch Rehearsal)。
- 2023年4月11日,与"星舰-24"分离;后者将安装"飞行终止系统"(FTS)。
--轨道飞行测试--
- 2023年4月15日,机械臂再度将"星舰-24"起吊对接;预备17日的发射。
--取消发射--
- 2023年4月17日,由于助推器的1具增压阀门疑似因冻结而出现异常,SpaceX于倒数11分钟时宣布取消发射;倒数则继续直到40秒时停止。马斯克表示,将于接下来数日内再度尝试。
--成功发射/空中解体--
- 2023年4月20日,进行首次飞行测试。升空过程中因发动机及液压系统失效导致失控滚转;最后触发了自毁程序,连同"星舰-24"于39000米高空爆炸解体。
B8/ 助推器-8 (已退役/拆解)
--建造阶段--
- 2021年9月,推力圆盘运抵基地;"助推器-8"开始建造。为第2架改良版助推器。
- 2022年1月26日,上部穹顶(Fwd. Dome)与舱段外壳(Fwd. Dome Section),在个别翻转后完成接合。
- 2022年1月31日,上部穹顶舱段出现在棚厂内。
- 2022年2月3日,甲烷储罐与推进剂输送管接合处的集油盘(Tank sump)运抵生产基地。
- 2022年2月15日, 下部箭体2、3号舱段(Aft. Section 2,3)同时出现在生产基地。[194]
- 2022年2月18日,通用穹顶舱段(Common Dome Section)运抵高仓前。
- 2022年3月1日,推进段穹顶(Aft. Dome)及舱段外壳;于棚厂外完成翻转接合。
- 2022年3月6日,上部箭体2号舱段(Fwd. Section 2)推出棚厂。[195]
- 2022年3月8日,通用穹顶舱段(Common Dome Section)被运往废料场;推测已变更设计。
- 2022年3月11日,上部穹顶舱段吊入高仓;与上部箭体2号舱段(Fwd. Section 2)完成接合。同日,上部箭体3、4号舱段(Fwd. Section 3, 4)推出棚厂。
- 2022年3月24日,上部箭体3、4号舱段(Fwd. Section 3, 4)先后推入高仓,并于隔日凌晨完成接合;甲烷储罐箭体组装完成,共计13层钢环。
- 2022年4月1日,下部箭体2~5号(Aft. Section 2~5)四个舱段准备移往高仓;随后,2号舱段率先推入高仓。
- 2022年4月2日,新设计的通用穹顶舱段,与下部箭体2号舱段(Aft. Section 2)完成接合。
- 2022年4月4日,甲烷储罐箭体(Methane Tank Section)与"星舰-24"的推进舱段(Thrust Section),在高仓内进行了对接测试。
- 2022年4月5日,"星舰-24"的推进舱段分离。
- 2022年4月14日,组装后的"通用穹顶+下部箭体2号舱段",被移出至高仓前。
- 2022年4月15日,舱段推回高仓,与下部箭体3号舱段(Aft. Section 3)完成接合。
- 2022年4月17日,下部箭体4号舱段(Aft. Section 4)完成接合。
- 2022年4月18日,组装中的下部箭体短暂移出高仓停放。
- 2022年5月15日,下部箭体推回高仓继续组装。同日,下部箭体5号舱段(Aft. Section 5)完成接合。
- 2022年5月19日,低温甲烷推进剂导流管(Down-comer)吊入高仓,并完成安装。
- 2022年5月31日,下部箭体5号舱段(Aft. Section 5)推出棚厂,并推入高仓完成接合。
- 2022年7月4日,暂缓建造。
- 2022年7月6日,恢复建造;甲烷及液氧储罐两部分箭体同时推入巨仓。
- 2022年7月7日,上、下两部分舰体完成接合;"助推器-8"组装完成。
- 2022年7月16日,4片栅格翼运抵生产基地。
--测试阶段--
- 2022年9月20日,推出巨仓(栅格翼及发动机皆未安装),并运抵测试场等待测试。
--退役/报废拆解--
- 2022年10月31日,"助推器-8"取消测试并退役。运回生产基地后停放于展示区。
- 2023年1月19日,"助推器-8"报废;于夜间从展示区转移进入巨仓,等待拆解。
- 2023年1月20日,开始拆解。液态甲烷储罐被首先切割分离。
- 2023年1月21日,切割下的上部穹顶(Fwd. Dome)及推进舱段(Thrust Section)先后推出巨仓。
B9/ 助推器-9 (彻底损毁)
- "助推器-9"将装备并测试电力驱动向量的改良版二代猛禽发动机。
--建造阶段--
- 2021年10月,推力圆盘运抵生产基地;"助推器-9"开始建造。为第3架改良版助推器。
- 2022年3月10日,通用穹顶(Common Dome)与舱段外壳推出棚厂,并完成翻转接合。
- 2022年5月28日,上部箭体2号舱段(Fwd. Section 2)推出棚厂。
--组装阶段--
- 2022年7月17日,上部箭体各舱段陆续推入巨仓(Mega Bay)。
- 2022年8月24日,一截液氧舱段(LOX Tank Section)推至巨仓前。
- 2022年9月14日,一截4层钢环(4 Ring Section)的舱段完成接合;此时下部箭体的高度已达到16层钢环。
- 2022年9月26日,推进舱段(Thrust Section)推入巨仓。
- 2022年9月28日,推进舱段完成接合;下部箭体全部组装完成'。
- 2022年10月21日,下部箭体被起吊至运输支架上。隔日凌晨,已组装完成的上部箭体亦被起吊;与前者完成接合。"助推器-9"组装完成。
--地面测试阶段--
- 2022年12月16日,"助推器-9"推出巨仓;并运抵发射场等待测试。
- 2022年12月21日,完成首次双储罐的低温加压测试(分开进行)。
- 2023年1月10日,吊离测试台并运回生产基地安装发动机。
- 2023年7月18日,发动机安装完成。推出巨仓,转移至展示区停放。
- 2023年7月20日上午,从展示区转移至发射场;同日深夜,由机械臂起吊至发射台,预备测试。
- 2023年7月23日,完成首次低温加压测试。
--发射前测试--
- 2023年8月4日,完成首次全发动机涡轮启动测试(Spin Prime Test)。
- 2023年8月6日,在冷却水系统作用下,完成首次全发动机静态点火测试。原定测试时长为5秒,因4具发动机异常并关闭而缩短为2.74秒。
- 2023年8月7日,由机械臂起吊至运输车上运回生产基地,抵达后被推入巨仓内检修并加装热分离装置(Hot Staging)。
- 2023年8月19日,SpaceX发布了"助推器-9"于巨仓内安装完热分离装置的照片。
- 2023年8月23日,"助推器-9"推出巨仓运抵发射场;并由机械臂起吊至发射台上。同日傍晚,完成一次全发动机涡轮启动测试(Spin Prime Test)。
- 2023年8月25日,完成第二次全发动机静态点火测试。此次测试中,33具发动机均顺利点燃;结束前最后一刻有2具发动机异常而关闭。
- 2023年9月5日,与"星舰-25"完成对接,预备最后测试。
- 2023年9月14日,机械臂将"星舰-25"与"助推器-9"分离,将分别安装"飞行终止系统"(FTS)所需的炸药。
- 2023年9月21日,热分离环因不明原因被移除。
--发射计划延后--
- 2023年9月15日,由于FAA公布需重新进行环境评估,并表示在完成前不会批准发射;因此,此次发射恐将延后至不早于10月底。
- 2023年9月20日,起重机将热分离环(Hot Staging Ring)拆卸。
--成功发射/空中解体--
- 2023年11月28日,执行第二次轨道飞行测试,升空201秒,与"星舰-25"完成热分离后31秒,内圈13具发动机因重启失败(其中一具爆炸)而无法执行返回点火;最后于升空232秒后自毁解体。
B10/ 助推器-10 (彻底损毁)
--建造阶段--
- 2022年7月15日,尾部穹顶(Aft. Dome)出现在生产基地;"助推器-10"开始建造。为第4架改良版助推器。
- 2022年7月16日,通用穹顶舱段(Common Dome Section)推出1号棚厂。
- 2022年7月20日,尾部穹顶舱段(Aft. Dome Section)推出棚厂;并完成翻转。
- 2022年8月16日,上部穹顶(Fwd. Dome)推出棚厂,并完成翻转。
--组装阶段--
- 2022年8月26日,拉伸成型的新型穹顶与通用穹顶舱段(Common Dome Section)接合并完成翻转。
- 2022年10月10日,巨仓内的一节3层钢环的甲烷储罐舱段,被起吊至旋转式焊接平台上。
- 2022年10月17日,一节6层钢环组成的舱段;与焊接平台上的另一节舱段完成接合。
- 2022年12月27日,低温液态甲烷的下导管(Downcomer)完成吊装[196]。此时的下部箭体已大致成形,仅剩推进舱段(Thrust Section)尚待安装。
- 2023年1月6日,上部穹顶舱段被目击在巨仓中移动,可见栅格翼已完成安装。
- 2023年1月21日,上部穹顶舱段推出中仓,高度已有11层钢环。
- 2023年2月22日,推进舱段(Thrust Section)推入巨仓。
- 2023年2月25日,尚未组装的推进舱段被移出巨仓;随后推回1号棚厂内。
- 2023年3月23日深夜,上半部箭体推入巨仓;同日与下半部箭体完成总装,"助推器-10"组装完成。
- 2023年5月27日,"助推器-10"推出巨仓,随后转移至展示区停放。
- 2023年7月7日,"助推器-10"被转移至"Massey's Site"测试场,预备进行低温压力测试。
--地面测试阶段--
- 2023年7月18日上午,完成首次低温压力测试。
- 2023年9月13日,完成甲烷储罐低温压力测试。
- 2023年9月14日,完成液氧储罐低温压力测试。
- 2023年9月19日,运回生产基地并推入巨仓。
- 2023年9月20日,起吊至发动机安装平台上,预备安装发动机。
--成功发射/高速坠海损毁--
- 2024年3月14日,执行第三次轨道飞行测试。于返回过程中姿态出现不正常滚转;再加上推进剂管道堵塞使发动机的输出推力过低;最终导致助推器因无法减速而高速坠海解体。
B11/ 助推器-11 (彻底损毁)
--建造阶段--
- 2023年3月7日,上部穹顶舱段(Fwd. Dome Section)出现在生产基地;"助推器-11"开始建造。为第5架改良版助推器。
--组装阶段--
- 2023年3月24日,其中1节液氧舱段及通用穹顶舱段(Common Dome Section)先后推入巨仓。同日上午,另外3节液氧舱段也先后推入巨仓,并于同日起吊至焊接平台上完成接合。
- 2023年4月28日,推进舱段(Trust Section)推入巨仓,同日下午与液氧舱段接合。液氧舱段组装完成。
- 2023年5月20日,液态甲烷舱段组装完成。
- 2023年5月24日,4片栅格翼完成安装。
- 2023年6月2日,液态甲烷(上半部)与液氧(下半部)两舱段完成接合,"助推器-11"组装完成。
- 2023年6月24日,"助推器-11"被推出巨仓,并转移至展示区停放。
--成功发射/溅落海面沉没--
- 2024年6月6日,执行第四次轨道飞行测试。成功返回并透过虚拟塔(Virtual Tower)方式,与陆上的发射塔同步进行机械臂捕捉的模拟演练;最后成功软溅落并按预定计画沉入墨西哥湾。
- 2024年9月27日,部分推进段残骸被打捞并运回基地并存放于"Massey's Site"测试场。
B12/ 助推器-12 (检修中)
--建造阶段--
- 2023年5月30日,首个液氧舱段出现在生产基地;可证明"助推器-12"已开始建造。为第6架改良版助推器。
--组装阶段--
- 2023年6月1日,通用穹顶舱段(Common Dome Section)推出棚厂,转移至巨仓附近;随后就被推入巨仓,与第一节液氧舱段完成接合。
- 2023年6月3日,第二节液氧舱段完成接合。
- 2023年6月8日,第三节液氧舱段完成接合。
- 2023年6月13日,第四节液氧舱段完成接合,此时的高度约已有20层钢环。
- 2023年6月15日,甲烷导流管(Transfer Tube)完成吊装;顶部穹顶舱段(Fwd. Dome Section)及一节液态甲烷舱段推入巨仓,预备接合。
- 2023年6月20日,尾部的推进舱段(Thrust Section)推入巨仓并起吊至焊接平台上。
- 2023年8月28日,已组装完成的甲烷储罐舱段,与同样组装完成的液氧储罐舱段接合;"助推器-12"完成组装。
B13/ 助推器-13 (组装中)
--建造阶段--
- 2023年8月30日,多组甲烷储罐舱段部件出现在巨仓前的舱段存放区,代表"助推器-13"已开始建造。为第7架改良版助推器。
- 2023年9月1日,通用穹顶舱段(Common Dome Section)被移动至巨仓前。
--组装阶段--
- 2023年9月5日,通用穹顶舱段及一节液氧储罐舱段(LOX Tank Section)先后推入巨仓,两者于同日完成接合;标志著助推器-13"进入组装阶段。
星舰系统轨道级飞行纪录
飞行次序 | 时间(UTC) | 原型机编号(超级重型&星舰) | 改良版发动机数量 | 超级重型专属发动机数量 | 试飞地点 | 试飞高度 | 试飞时间 | 结果 |
---|---|---|---|---|---|---|---|---|
1 | 2023年4月20日
|
Booster 7&Ship-24
|
13
|
20
|
德州博卡奇卡 | 39公里
|
4分钟
|
任务失败 |
首次飞行测试(取代B4)。成功升空。助推器发动机失效,于发射后4分钟失控自毁。 | ||||||||
2 | 2023年11月18日
|
Booster 9&Ship-25
|
13
|
20
|
德州博卡奇卡 | 轨道级飞行测试 | 未知 | 部份成功 |
第二次飞行测试。首次热分离成功后,助推器反推点火失败自毁;星舰则入轨后不久,于燃料排放时发动机舱起火导致断讯自毁。 | ||||||||
3 | 2024年3月14日
|
Booster 10&Ship-28
|
13
|
20
|
德州博卡奇卡 | 准轨道飞行测试 | 未知 | 部份成功 |
第三次飞行测试。助推器于反推点火阶段,因多数发动机重启失败而高速坠海;星舰巡航至印度洋上空返回时姿态失控在大气层中解体。 | ||||||||
4 | 2024年6月6日
|
Booster 11&Ship-29
|
13
|
20
|
德州博卡奇卡 | 准轨道飞行测试 | 未知 | 成功 |
第四次飞行测试。助推器成功溅落于墨西哥湾并按预定计画沉没;星舰则巡航至印度洋上空返回并成功溅落于印度洋面。 | ||||||||
5 | 2024年10月13日
|
Booster 12&Ship-30
|
13
|
20
|
德州博卡奇卡 | 准轨道飞行测试 | 未知 | 成功 |
第五次飞行测试。助推器返回发射场并以机械臂成功捕捉;星舰则巡航至印度洋上空返回并成功溅落于印度洋面。 |
- 2022年6月13日,美国联邦航空总署(以下简称FAA)有条件通过了对发射场的计画环境评估(PEA,Final Programmatic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轨道发射将因此顺延至7月份。
- 2022年7月11日,"助推器-7"在涡轮启动测试中的爆炸事故受损,使得计划再度后延。
- 2022年10月,由于马斯克承诺会在年底前将首艘星舰送入轨道,因此,发射时间只能推断会于11~12月间进行。
- 2022年12月,由于发射场的地面设施尚未完善;且发射平台及发射塔内部的施工及相关测试仍在进行中;因此,发射时间只可能是明年初。
- 2023年1月7日,马斯克透露,首次轨道飞行测试将大概率落在2月底到3月份之间。
- 2023年1月10日,再度进行对接测试。
- 2023年1月12日,SpaceX在表示,接下来几周到数月将进入发射前测试(Prelaunch Testing)阶段。
- 2023年1月16日,完成一次发动机预冷测试。
- 2023年1月23日,完成首次湿式演练。
- 2023年2月9日,"助推器-7"完成首次31具发动机的静态点火测试。
- 2023年3月16日,马斯克表示,若能尽快取得FAA的飞行许可;SpaceX最快能在4月份展开轨道飞行测试。
- 2023年4月3日,"助推器-7"进行发射前的最后一次低温加压测试;"星舰-24"也已从生产基地运至测试场待命。
- 2023年4月5日,博卡奇卡基地所在的卡梅伦县(Cameron County)政府发布公告,表示SpaceX暂定于美中时间10~12日任一天的8:00~20:00进行"非飞行测试活动"(Non Flight Testing Activity)。同日,"助推器-7"与"星舰-24"对接,预备发射前测试。
- 2023年4月7日,马斯克表示,星舰系统已完成对接,准备好隔周发射;只等监管部门批准。
- 2023年4月10日,马斯克表示,轨道飞行测试最慢会在4月的第3周结束前进行。
- 2023年4月11日,马斯克表示,等待FAA批准期间,SpaceX团队正为下周的飞行测试做准备;并且强调本周不会有发射演练。
- 2023年4月14日,FAA宣布已向SpaceX核发正式飞行许可;SpaceX也表示将依照原计画,于4月17日上午7时进行轨道飞行测试。
- 2023年4月15日,安装完"飞行终止系统"的"星舰-24"再度与"助推器-7"对接,预备17日的飞射。
- 2023年4月17日,助推器的增压阀门因冻结故障,SpaceX于倒数11分钟时宣布取消发射;倒数则继续直到40秒时停止。并于之后的48小时,全部推进剂被回收。马斯克表示,将于接下来数日内再度尝试。
- 2023年4月20日,星舰系统以3具发动机未启动的状态升空。升空过程中,陆续有发动机爆炸或关闭,导致控制发动机向量及储罐增压的外挂液压系统损毁,进而引发燃料供给及姿态控制异常。通过最大动压区(MaxQ)后,由于失效的发动机都集中于一侧;再加上多次增减推力,使先前因故障多次重启的发动机及已经损毁的液压系统不堪负荷,推力开始失衡。到达39公里高度时,"星舰-24"分离失败,再加上推力失衡造成姿态失控滚转;飞行终止系统因此被触发,率先摧毁助推器,此时星舰才与前者仅存的残骸分离,但因速度不足无法入轨也启动了终止系统自毁。
- 2023年4月20日,首次轨道发射后,即便SpaceX曾表示会于数个月后再尝试,但因发射台的混凝土基座崩塌;燃料场的2座冷却水储罐凹陷变形及1座液氧储罐泄漏,另外还有其他设施受到不同程度损毁,第二次测试须待发射场彻底修复及FAA重新核准之后才会有进一步规划。
- 2023年6月13日,马斯克透露,第二次飞行测试计划于6~8周后进行。
- 2023年8月16日,美国国土安全部向海岸警备队发布了一份通知文件,当中预告了8月31日将有影响后者于墨西哥湾水域作业的火箭发射活动;由此推测这大概率是星舰的第二次轨道发射。
- 2023年8月31日,装载飞行终止系统(Flight Termination System)所需炸药的卡车抵达发射场;等待湿式彩排(Wet Dress Rehearsal)后安装。
- 2023年9月6日,马斯克在X(前推特)上表示:"星舰已准备好发射,正在等待FAA核准"。
- 2023年9月15日,由于FAA认为SpaceX对发射场的改建(尤其是增设的冷却水系统),使得2022年的环境评估报告失去有效性,必须重新审核;另外,也将与美国鱼类及野生动物管理局探讨发射场周边的濒危物种保护问题。因此,FAA公开表示尚无法批准此次发射计划。
- 2023年10月24日,完成首次湿式演练。
- 2023年11月18日,成功升空,此次全部33具发动机皆顺利启动。
- 2分50秒,到达75km高度,成功热分离。星舰顺利入轨;助推器则因液氧过滤器堵塞导致1具发动机失压爆炸,而无法按计画重启13具发动机。
- 3分21秒,飞行中止系统触发,助推器于94公里高空自毁。
- 8分7秒,星舰于发动机二次关闭(SECO)后,在排放剩馀液氧时引发尾舱段起火并且断讯;最后触发中止系统,在148km 高度、速度近20马赫下自毁解体。
- 2024年3月15日,成功升空,全部33具发动机皆顺利启动。(本日为SpaceX 创立22周年)。
- 1分10秒,速度跨越音速,并通过Max Q (最大动压区)。
- 2分50秒,到达73km高度,成功热分离。星舰顺利入轨;助推器发动机顺利重启,以返回预定溅落点。
- 3分40秒,助推器抵达溅落点上空,发动机陆续关闭,开始调整姿态返回。
- 5分21秒,助推器以垂直姿态开始下落。
- 6分6秒,4片栅隔翼开始做动,调整下落姿态。
- 6分47秒,助推器姿态失控偏转。
- 7分0秒,预定重启的中心13具反推发动机仅两具点燃,助推器于海拔462米高度爆炸解体(中止系统未触发)。
- 8分20~35秒,147公里高度巡航中的星舰,6具发动机陆续关闭。
- 16分11秒,货舱门开启。
- 30分0秒,货舱门未能完全关闭。(根据SpaceX官网说明,货舱门最后顺利关闭;确切时间点未知)。
- 30分30秒,完成真空环境的推进剂转移测试。原定的单发动机巡航测试被取消 (控制滚转姿态的控制系统结冰,导致滚转次数异常)。
- 45分0秒,下降至110km高度,开始调整姿态准备再入大气层。
- 46分0秒,偏离预定路线开始失控滚转。
- 46分17秒~47分20秒,历经多次失控翻滚,最后以头下脚上的状态进入大气层,并持续纵向翻滚。
- 48分40秒,与地面控制中心断讯,遥测数据最后停留在高度65km、速度25707km/h 。
- 1小时0分40秒,由于无法从星链及NASA中继卫星收到讯号,SpaceX判定"星舰-28"已损失。
猛禽火箭发动机测试/交付
- 全箭的测试始于子系统级,与大多数运载火箭一样,采用火箭发动机部件测试,然后在地面测试设施中测试完整的发动机。
-- 第一代猛禽发动机 --
- 2014年5月,开始发动机的部件级测试。
- 2016年9月,首次进行全发动机测试。[197]
- 截至2017年9月,开发中的猛禽发动机在42个主要地面试验台进行了共计1200秒的发动机点火测试,最长的测试为100秒。[26]
- 2021年7月起运抵的发动机开始使用两种新编号:
- RC(Raptor Center): 改良版海平面发动机,具备万向节(Gimbal)及节流功能。 - RB(Raptor Boost): 超级重型专用发动机,移除万向节及节流功能;推力增加至230吨。
-- 第二代猛禽发动机(Raptor Version 2 / Raptor 2) --
- 2021年10月24日,马斯克表示,二代猛禽的推力将达到245吨;室压也将来到321巴。
- 2021年12月18日,马斯克在推特上证实,二代猛禽已经开始全发动机测试;未来将装备于所有改良版星舰系统。
- 2022年1月底,数具原型机被发现安装于新建的双发动机测试台上;并已进行了数次点火测试。
- 2022年2月10日,SpaceX在官方推特上首次公布,编号"10"的二代猛禽发动机原型机,在测试平台上进行水平点火测试的影片。
- 2022年3月22日,马斯克发文透露,4月份将出产39具量产型的"二代猛禽";预计5月份用于首次轨道级飞行测试[200]
- 2022年7月15日,马斯克表示,目前生产中的二代猛禽将以电力驱动方式进行向量作动;取代传统的液压作动,使助推器的重量减轻超过1吨。[201]
- 2022年7月24日,采用电力驱动向量的二代猛禽在麦格雷戈基地的测试台上;进行了首次试车及向量测试。
-- 第三代猛禽发动机(Raptor Version 3 / Raptor 3) --
- 2023年5月13日,马斯克发文透露,第三代猛禽发动机已研发成功;并完成了热试车,其推力及燃烧室压力已经高达269吨、350巴。[202]
详细猛禽发动机测试/交付记录请见猛禽火箭发动机
- 2021年5月30日,马斯克表示,为了因应未来星舰系统的需求;SpaceX已开始加快发动机的生产速度,目标是48小时/具。
- 2021年6月28日,第一具猛禽真空发动机运抵生产基地;后马斯克证实将用于星舰-20。
- 2021年7月1日,三具全新海平面猛禽发动机运抵生产基地;推测将用于星舰-20。
- 2021年7月3日,RB3、4运抵生产基地。[203]
- 2021年7月3日,RC79运抵生产基地。
- 2021年7月4日,马斯克表示,未来星舰的猛禽真空发动机数量将增加到6具。
- 2021年7月9日,RB5运抵生产基地。[204]
- 2021年7月10日,马斯克表示,德州的发动机测试场附近,将兴建1座第二代猛禽发动机的量产工厂。预计每天出厂2~4具。
- 2021年7月11日,RB6运抵生产基地。
- 2021年7月13日,"助推器-3"完成了RC57、59、62三具发动机的安装,准备进行静态点火测试。
- 2021年7月15日,RB11运抵生产基地。[205]
- 2021年7月20日,RB2运抵生产基地。[206]
- 2021年7月27日,SpaceX生产的第100具猛禽发动机---RB16出厂。[207]
- 2021年7月31日,3具真空发动机相继运抵生产基地。
- 2021年8月1日,RB9、17、18、21、22同时运抵生产基地。
- 2021年8月2日,"助推器-4"全部29具发动机,在12小时内迅速完成安装。
- 2021年8月3日,"星舰-20"的3具海平面及3具真空发动机也完成安装。
- 2021年8月4日,马斯克表示,猛禽真空发动机的膨胀比将升级到90:1。
- 2021年9月19日,数具海平面发动机;从发射场被运回生产基地。
- 2021年10月1日,RB29、RC80运抵生产基地。
- 2021年10月8日,RC58、RB26等数具海平面发动机准备运回测试基地。
- 2021年10月9日,多具海平面发动机被装载上运输车。
- 2021年10月10日,RVac-6真空发动机运抵生产基地。
- 2021年10月23日,RC32运抵生产基地。
- 2021年10月24日,RB30、32、33同时运抵生产基地。
- 2022年2月10日,预备马斯克的专题演讲;SpaceX特别将编号"5"的二代猛禽原型机运抵发射场。此为二代猛禽发动机的首次公开亮相。
- 2022年3月21日,马斯克表示第一次星舰轨道测试将会使用二代猛禽发动机。
---二代猛禽发动机交付纪录---
- 2022年3月30日,首批3具量产型二代猛禽发动机运抵生产基地。
- 2022年4月19日,编号SN-42的二代猛禽发动机运抵生产基地。
- 2022年4月21日,编号SN-51等3具二代猛禽运抵生产基地。
- 2022年4月28日,编号SN-45的二代猛禽运抵生产基地。
- 2022年5月13日,编号SN-66的二代猛禽运抵生产基地。
- 2022年5月19日,编号SN-63等2具二代猛禽运抵生产基地。
- 2022年5月24日,编号SN-74的二代猛禽运抵生产基地。
- 2022年5月28日,编号SN-62、77的2具二代猛禽运抵生产基地。
- 2022年7月22日,编号SN-48、66、80、95的4具二代猛禽运抵生产基地。
- 2022年7月29日,编号SN-50、109、116、120的4具二代猛禽运抵生产基地。
参见
参考文献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