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层(S-layer, surface layer)是存在于几乎所有古菌和许多类型的细菌细胞包被英语cell envelope的一部分[1][2]。S层由糖蛋白蛋白质铺成的单分子层英语Monolayer组成。S层通过分子的自组装形成,会覆盖整个细胞表面。因此,S层的蛋白数目可以达到一个细胞蛋白质总数的10%-15%[3][4][5]。S层蛋白在进化上保守性非常低,甚至可以用来分辨亲缘关系近的物种。随物种不同,S层的厚度可从5到25纳米不等,且拥有直径从2纳米到8纳米不等的孔道[6]

Thumb
革兰氏阳性菌的细菌包被,最上方为S层
Thumb
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菌包被,最上方为S层

"S层"一词于1976年首次使用。[7] 1984 年,“第一届国际结晶细菌细胞表面层研讨会,维也纳(奥地利)”接受了普遍使用,并于1987 年在欧洲分子生物学组织“结晶细菌细胞表面层研讨会”上定义了"S层"。[8]有关"S层"研究历史的简要总结,请参阅“参考文献”。[2][9]

参见

参考文献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