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Z-05自行加榴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PLZ-05 155毫米自行加榴炮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正式装备的首款155毫米履带式自行火炮,由PLZ-45自行加榴炮发展而来。采用52倍口径身管,用以替代83式自行加榴炮,2005年正式定型量产。到2013年为止, 解放军至少已装备了288门PLZ05。
![]() | 此条目可参照英语维基百科相应条目来扩充。 (2019年9月3日) |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9年9月3日) |

研制
最初的155毫米自行火炮的研制于1980年代中期展开,称为PLZ-45型(45倍口径火炮),已经达到国际水准,性价比超过美制M109自走炮,1997年科威特曾订购了总数54辆的外销型PLZ-45装备3个炮兵营,[1] 1990年代155毫米自行火炮的技术指标进行了较大调整,身管长度由45倍口径增加到52倍口径,提高弹丸初速与最大射程,改良产物便是PLZ-05自行火炮。
概况
PLZ-05自行加榴炮采用了国产第二代履带式自行火炮通用底盘,属于40吨级底盘,发动机前置,底盘后部是战斗室。采用了800马力的8V150中冷涡轮增压柴油机和综合传动装置,底盘有6对负重轮和3个拖带轮,在第一和第六对负重轮有独立式液压减震器锁定机构,可保持车体的稳定性。[2]
PLZ-05以俄罗斯2S19的炮塔尾舱式结构自动装填机作为参考对象,达到8发/分最大射速,并可以行进间射击和直瞄射击,在不考虑火炮身管和装弹机寿命的情况下,爆发射速达到4发/15秒,PLZ-05也可以每分钟3-5发的射速进行持续不间断的火力射击。PLZ-05的火炮身管长度为其口径的52倍,发射底凹榴弹时最大射程40公里,发射底排榴弹时最大射程超过50公里,发射火箭增程底排弹的射程可达到70公里。行军炮管固定器为自动式,人员不必到车外操作,PLZ-05装备了数字化综合火控系统,炮塔顶装有数字式火炮周视瞄准镜和车长昼夜周视观察镜。
PLZ-05的威力不仅在于火力支援能力,在解放军陆军战斗序列中,自行榴弹炮实际上被称作“自行加榴炮”,也就是说解放军的自行火炮还要承担充当加农炮进行近距离直瞄火力射击的任务,用来摧毁敌方防御工事,战场设施,或应急情况下与敌方坦克和装甲战斗车辆直接交战。
PLZ-05的车体和炮塔均为钢装甲焊接结构,正面装甲在100米处可防14.5mm穿甲弹,两侧和后面可防7.62mm穿甲弹,内部有“凯夫拉”防崩落内衬层。整车配备有三防系统,可防核生化攻击。PLZ-05配备有先进的灭火抑爆系统,可自动感知车辆内部火源,并可在0.2秒内做出反应。此外,炮塔两侧的烟雾弹发射器可保证其免遭制导式反坦克武器的袭击。PLZ-05具有一定的装甲防护力和相当高的战场生存能力,可在任何恶劣环境下保证乘员的安全。
PLZ-05自行加榴炮整个火炮系统还包括营/连指挥车、侦察车、弹药输送车、相控阵侦校雷达车、气象雷达车、装甲抢救车等配套车辆。
改进型
PLZ-05B改用8V132系列底盘,底盘增至7对负重轮,拖带轮也增至4个,增强了承载力,同时还提高底盘高度,解决了抗后座能力一般的问题,大幅提高了战斗全重。新底盘发动机散热窗从正面移到驾驶舱右侧靠上,改善了车体正面对破片和轻武器的防护,亦有明显的下坡防护,为车辆前方提供更多的空间,避免了引擎前置所带来的结构强度降低、防护力降低的缺点。目前国内采用下坡防护的履带式底盘有两种,一种是15式轻型坦克底盘,另一种是ZBD-04步兵战车底盘,从炮塔明显的后部布置来看,PLZ-05B自走榴弹炮采用的是加长版04A型步兵战车底盘,应具备与04A步兵战车相同的防护水准,即正面可防御12.7毫米重机枪子弹,加装附加装甲后可防御30毫米机炮甚至部分反坦克导弹直击的能力。
PLZ-05A底盘有战斗舱空间利用率低的问题,特别是炮塔吊篮下方和两侧的空间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底盘尾舱的大部分空间被辅助动力系统占用,导致底盘只存放了5套备用弹药,全车只有30发的弹容量。PLZ-05B采取了更长的车体和更大的新型无人炮塔,将弹药和自动装弹机全部集成在炮塔内,并透过发射药模组化及全自动化,提高射速之馀,大大提高了底盘空间的利用率,弹药携带量从30发提升到了50-60发,增加火力持续性,以实施更为密集的远程重火力打击。PLZ-05B自走榴弹炮作为中国第一款配备无人炮塔的自走榴弹炮,不仅能可与乘员隔绝,提高乘员的生存能力,也意味著中国在大口径榴弹炮自动装弹方面取得了巨大突破,自动装弹机的高射速和可靠性均达到较高水准。
服役
参看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PLZ-05自行加榴炮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