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急救措施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心肺复苏[1](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是针对心跳、呼吸停止的急危重症患者所采取的关键抢救措施;即用胸外心脏按压或其他方法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以恢复心脏自主搏动和血液循环,加上用人工呼吸代替自主呼吸,达到恢复苏醒和挽救生命的目的。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23年5月11日) |
心肺复苏含盖的范围,若有适应证,则尚包括:快速电除颤进行心律转复、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来重新恢复自主循环,以及气管内插管以建立人工气道等等操作[2]。
George Crile在1903年,报告了第一次在狗模型中成功使用外部胸部按压。次年,他报告了美国第一例人体闭胸心脏按摩病例。1906年,他展示了输注生理盐水和肾上腺素,结合胸部按压,如何成功地使心脏骤停的患者复苏。因此在1949年,若遇到需急救的人,他们只会做胸外按压法,当时没有呼吸给氧的技术。1954年James Elam 是第一个证明呼出的空气足以维持充足氧合的人。1956年Peter Safar 和 James Elam 发明了口对口人工呼吸法。1960年开发了心肺复苏术(CPR)。美国心脏协会启动了一项计划,让医生熟悉胸外心脏复苏,并成为公众的心肺复苏术培训的先行者。2008年美国心脏协会发布关于 Hands-Only™ CPR 的声明,称目睹成人突然倒下的旁观者应拨打紧急求助电话,并通过在受害者胸部中间用力快速按压来提供高品质的胸部按压,不过口对口人工呼吸的做法在一般普通人士部分已经移除,但专业急救人士仍需执行这30:2的步骤。
心肺复苏是一种救助心搏骤停病患的急救措施,目的是通过人工保持脑功能,直到自然呼吸和血液循环恢复[3]。心肺复苏术并非单一的技术,它包含了一系列的评估及行动。另外,心肺复苏术的步骤可能需要根据不同的心跳停止之病因而有所变通。
国际复苏联合会和美国心脏协会联合将心肺复苏的内容制定为:首先实行胸外按压(compression),再开放气道(airway),确认口中无异物,接著是人工呼吸(breathing)(一般人不用这个步骤),尽速取得自动体外心脏去颤器(defibrillation)。即“C-A-B-D”。
一般民众(或不敢给予人工呼吸者)以实行胸外按压(compression)以及尽速取得及使用自动体外心脏去颤器(defibrillation)即“C-D”
心搏骤停一旦发生,如果患者得不到及时的抢救复苏,4~6分钟后就会造成脑和其他人体重要器官组织的不可逆的损害,因此心搏骤停后的心肺复苏必须在现场立即进行,为进一步抢救直至挽回心搏骤停伤病员的生命而赢得最宝贵的时间。建议在心跳停止四分钟之内给予基本救命术(basic life support,BLS),八分钟内给予高级心脏救命术(advanced cardiac life support,ACLS)。
患者心搏骤停时提供基本生命支持的链条:
故综合:
患者一般可得到较高的救活率。
在施行心肺复苏前,急救者应对环境和患者进行评估,并向外界求助。
对于非专业急救人员,不强调脉搏检查,只要发现无反应,无自主呼吸的患者就应按心搏骤停处理。对于医务人员,一般以一手食指和中指触摸患者颈动脉以感觉有无搏动检查脉搏(搏动触点在甲状软骨旁胸锁乳突肌沟内)。时间一般不能超过10秒,如10秒内仍不能确定有无脉搏,应立即实施胸外按压。 在检查一个无反应成年人的呼吸时,所该判断的是“正常”的呼吸;在检查婴儿或儿童的呼吸时,应该判断的是呼吸的“有无”,因婴儿及孩童常会有与成人不同却是正常的呼吸。
根据美国心脏协会2010年最新之心肺复苏程序,如确定需要进行心肺复苏先进行30次心外压然后2次吹气, 此项更改令效率提升, 亦提高了救活率至80%
D.R.A.B.C
针对婴儿及儿童,不管是非专业性急救员或医护人员,按压部位:一手掌根部压于剑突上5CM左右,另一手按于此手,例如,直接按压胸骨如为右手,请将左手按压于右上背上,令右手各手指离开受压人胸壁,双臂不可弯曲,应当绷直双臂,以肩部或上半身力量下压,目前建议按压幅度要到达5CM以上。小儿下压幅度约4-5CM。针对所有的患者,施救者应用力且快速地按压,并在每一下按压间,让胸部回复至原本的形状,并且将压胸的中断减到最小的程度;急救员应在施予两次急救换气后试著去感觉脉搏,此动作不能超过十秒钟。若急救员无法在十秒钟内判定眼前的病患有脉搏,应当立即继续心肺复苏。
按压时可能会导致的并发症有:胸骨骨折、肋骨骨折、血心包、心包积液、张力性气胸、胸腔积血等,急救者应在复苏后关注复苏过程中有否导致并发症状出现。
每按压30次,吹两次气,为一个循环。5个循环后(约两分钟),各用5秒钟的时间,分别检查颈动脉是否恢复搏动。如果脉搏未恢复,继续按压,以后每5分钟检查一次颈动脉搏动。
对于成人的心肺复苏,按压与通气的比例一般为30:2;对于婴儿、儿童,或进行双人CPR时可采用15:2的比例。双人或多人施救时应每2分钟(或5个周期CPR)更换按压者,并在5秒钟内完成转换。
心肺复苏术的技术,会根据施救者是否具有医疗专业背景,而有不同的建议:
在医院外,当一个儿童被发现时已经呈现心跳停止的状态,不管是非专业性施救者或医护人员,都应先给予五轮的(约两分钟)的心肺复苏术,之后再接上自动体外去颤器,因为大部份发生在儿童的心跳停止,病因并非心室颤动,若是立即接上并执行自动体外去颤器(需要停止一切动作以分析心律),将延迟急救换气及压胸的时机;而如果医护人员目睹儿童突然倒下,则该医护人员应以最快的速度,使用自动体外去颤器。
面对一岁到八岁的儿童,若可行的话,急救员应使用儿科专用减轻电流量的去颤装置,这类针对儿科病人设计的减少电流量之装置,其适用年龄最大可至八岁(约25公斤重或约127公分高),传统的自动体外去颤器则适用于八岁以上的小孩(重25公斤以上或高127公分以上)及成年人。而儿科专用的去颤装置则不该使用在八岁以上的患者,因这类装置所提供的电流量,对较大的孩童、青少年或成年人来说,是不足的。
针对小于一岁的婴儿能否使用自动体外去颤器的议题,目前没有明确赞成或反对的建议。
在实施医院里的急救时,急救员应立即施行心肺复苏术,并在第一时间使用自动体外去颤器或手动去颤器。使用手动去颤器时,首次电击使用每千克体重两焦耳的能量,而接续的电击使用每千克体重四焦耳的能量。
此章节论述以台湾为主,未必有普世通用的观点。 |
此章节论述以香港为主,未必有普世通用的观点。 |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