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杓鹬(学名:Numenius madagascariensis)又名红腰杓鹬,属于鹬科杓鹬属鸟类,是体型最大的鹬,且喙部与白腰杓鹬并列为鹬科中最长者[3]。
大杓鹬 | |
---|---|
科学分类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纲: | 鸟纲 Aves |
目: | 鸻形目 Charadriiformes |
科: | 鹬科 Scolopacidae |
属: | 杓鹬属 Numenius |
种: | 大杓鹬 N. madagascariensis
|
二名法 | |
Numenius madagascariensis (Linnaeus, 1766)
| |
异名 | |
Scolopax madagascariensis Linnaeus, 1766 |
黦鹬是一种大型的涉禽,外观上与长嘴杓鹬最为相似,但稍大一些。它主要呈棕色,与其他杓鹬的区别在于其单一、无图案的棕色翼下覆羽。它不仅是最大的杓鹬,可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鹬科鸟类,体长达到60—66 cm(24—26英寸),翼展110 cm(43英寸)。[4]据报导,其体重为565—1,150 g(1.246—2.535磅),这可能与白腰杓鹬相当。[5]极长的喙长达12.8—20.1 cm(5.0—7.9英寸),与其近亲长嘴杓鹬的喙长度相当,是鹬科鸟类中喙最长的之一。[4]
分类学
1760年,法国动物学家马蒂兰·雅克·布里松基于一个标本在他的Ornithologie中包含了黦鹬的描述。它使用了法语名称Le courly de Madagascar和拉丁语名称Numenius madagascariensis。[6]虽然布里松创造了拉丁语名称,但这些名称不符合二名法,因此不被国际动物命名法委员会承认。[7]1766年,瑞典自然学家卡尔·林奈在更新他的自然系统(自然系统第12版)时,增加了240种布里松先前描述的物种。[7]其中之一是黦鹬,他为此创造了二名法名称Scolopax madagascariensis。[8]
黦鹬主要分布于太平洋西侧与澳洲大陆沿岸,种名“madagascariensis”(马达加斯加)为误记,且大杓鹬并不分布于非洲,实指的是模式产地印尼望加锡(Macassar)[9]。
其种加词“madagascariensis”意为“马达加斯加的”。
分布与栖地
黦鹬在亚洲东北部繁殖,包括西伯利亚到堪察加半岛以及蒙古。它的繁殖栖地由沼泽和湖岸组成。大多数个体在非繁殖季节会前往澳大利亚沿海地区,一部分会前往南韩、泰国、菲律宾和新西兰,在这些地方它们停留在河口、海滩和盐沼。在迁徙期间,黦鹬通常会在黄海的泥滩上停留。
它使用其长而向下弯曲的喙在泥中探寻无脊椎动物。它可能会单独觅食,但通常会成群结队地迁徙或栖息。它的叫声是一种尖锐、清晰的哨音,cuuue-reee,经常重复。
在繁殖地,黦鹬主要食用昆虫,如甲虫和苍蝇的幼虫以及端足类动物。在迁徙期间,它也会食用浆果。在非繁殖季节,它以海洋无脊椎动物为食,偏好螃蟹和小型软体动物,但也会捕食其他甲壳类和多毛类动物。[2]
保育状况
截至2006年,全球估计有38,000只个体。原先被IUCN列为“无危”物种,但后来发现其比先前认为的更为稀有,因此在2010年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其状况被提升为“易危”。[2]
在澳大利亚,根据《1999年环境保护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其状况被列为“极危”。[10]
它的数量减少与中国、北韩和南韩沿黄海沿岸的大规模潮间带填海工程有关[11],这些工程导致了超过65%的泥滩消失[12],这些地方是黦鹬的停留地。[11]
文化
参考文献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