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1918年,黄鸣龙在浙江医药专科学校(现浙江大学医学院)毕业,随即远赴瑞士,在苏黎世大学学习。1922年在德国柏林大学深造,并在1924年,获哲学博士学位。
1924年回到中国后,历任浙江省卫生试验所化验室主任、卫生署技正与化学科主任、浙江省立医药专科学校药科教授等职。
1934年,黄鸣龙再度赴德国,先在柏林用了一年时间补做有机合成和分析方面的实验,并学习有关的新技术,后于1935年入德国维尔茨堡大学化学研究所进修。1938至1940年,黄鸣龙先在德国先灵药厂研究,后又在英国研究女性激素。
1940至1945年,黄鸣龙回到国内任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昆明)研究员兼西南联合大学教授。其间进行了药物山道年的立体异构研究,并为国内外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1945至1952年,黄鸣龙作为访问学者来到美国哈佛大学做研究,其间创造性的改进了沃尔夫-凯惜纳还原反应,此后简称为黄鸣龙改良还原法。后到默克药厂做研究员。
1952年,黄鸣龙再次回国,任军事医学科学院化学系主任。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并于次年转到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工作。1958年,研究出了利用国产薯蓣皂甙元为原料,七步合成可的松,获国家创造发明奖。之后,黄鸣龙的研究方向主要放在甾体化合物上,并合成出多种甾体激素类药物及口服避孕药。[1]
黄鸣龙和合作者共发表中外文论文80篇,专著及综述近40本(篇)。
1938年,黄鸣龙与Inhoffen研究用胆固醇改造合成雌性激素时,发现胆甾双烯酮用醋酸酐及微量浓硫酸处理,发生双烯酮-酚的移位反应。[2] 在此研究工作的基础上,于1940年即从事山道年一类物的立体化学的研究。黄鸣龙在研究这类化合物的相对构型时,发现四个变质山道年在酸碱作用下,其相对构型可成圈地互相转变,以及证明变质山道年因三个旋光中心互相邻近所产生的“邻位影响”。无取代反应而能使三个不对称中心成圈地转变,这在立体化学上,是个前所未有的发现。[3][4] 各国学者根据黄鸣龙所解决的山道年及其一类物的相对构型,相继推定了它们的绝对构型。日本学者还报道了山道年、β-山道年以及若干异构体的全合成。[5]
在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和结构的测定中,当需要将醛类或酮类的羰基还原为次甲基时,常常用沃尔夫-凯惜纳还原法,但是,此法条件苛刻,要用封管和金属钠以及难以制备和价值昂贵的无水水合肼。同时在应用此法还原时,若有极少量的水份存在,往往不可避免地要引起一些副反应。
85%(有时可用50%)水合胼及双缩乙二醇或三缩乙二醇,同置于圆底烧瓶内,回流1小时,移去冷凝管,继续加热,直到溶液温度上升至190—200C时,再插上冷凝管,保持此温度23小时,然后按常规方法处理即得。改良的沃尔夫-凯惜纳(Wolff-Kishner)还原法,产率为95%。[6][7]
黄鸣龙改良的沃尔夫-凯惜纳还原法在当时的国际上广泛应用(现又改良),并编入各国有机化学教科书中,是第一个用中国人名字命名的有机反应,简称为黄鸣龙还原法。[1]
1958年,黄鸣龙利用薯蓣皂甙元为原料,用微生物氧化加入11α-羟基和用氧化钙-碘-醋酸钾加入C21-OAc的方法,七步合成了可的松。[8] 有了合成可的松的工业基础,60年代初期,许多重要的甾体激素如黄体素、睾丸素、强的松和地塞米松等,都在先后生产出来。黄鸣龙对甲地孕酮的合成方法进行了改进,他改进的方法只要3步,总收率达40%。这一改进不但有一定经济价值,并且也有一定理论意义。他还首先发现了甲地孕酮的避孕作用。[9]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