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鱼的种类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黄颡鱼(学名:Tachysurus fulvidraco)又称黄辣丁,疯鲿。是鲶形目鲿科一种常见的底栖性淡水鱼,分布于亚洲东部水体,从西伯利亚到韩国、中国、越南、寮国都有。在中国主要分布于淮河流域,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在长江上游川渝、贵州俗名 黄辣丁[注 1],下游江苏、上海和浙江一带俗称 𫚐𱈒鱼(吴语音:aon sy ng,常误作 昂刺鱼、汪刺鱼),南昌称为 黄牙头,长沙称为 黄鸭叫[1][2],徐州称 𱇪鱼[注 2],广东俗称 黄骨鱼,黑龙江流域俗称 嘎牙子。韩国叫牛头鱼。
此条目需要扩充。 (2018年10月10日) |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8年10月10日) |
黄颡鱼 | |
---|---|
科学分类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纲: | 辐鳍鱼纲 Actinopteri |
目: | 鲇形目 Siluriformes |
科: | 鲿科 Bagridae |
属: | 疯鲿属 Tachysurus |
种: | 黄颡鱼 T. fulvidraco
|
二名法 | |
Tachysurus fulvidraco (Richardson, 1846)
| |
异名 | |
|
黄颡鱼多在静水或江河缓流中活动,喜底栖生活,白昼潜伏于水底,夜间则游到水上层觅食。食性较杂,主食底栖无脊椎动物。4-5 月产卵,有掘坑筑巢和保护后代的习性。幼鱼多在江湖沿岸觅食。成体最大约 750 克。通身无鳞;体呈黄色,具褐色斑块;有多根细长的胡须。头部和鳃部共有三根刺,刺上微毒,扎到手后有灼烧感。
已知黄颡鱼的肠道是吸虫纲的闽江达氏吸虫(Dietziella minjiana Wang, 1979)[3]及纺锤达氏吸虫(Dietziella fusiforme Wang, 1983)[4]两个物种的栖息地。
黄颡鱼是被大量养殖的食用鱼,其分布广、产量高且适应力强,肉嫩而味美,少刺多脂。广东有著名的 黄骨鱼豆腐汤 与 黄骨鱼蒸豆腐。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