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港街长宿舍

位於臺灣彰化縣鹿港鎮的日式宿舍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鹿港街長宿舍map

24.057499°N 120.435296°E / 24.057499; 120.435296

事实速览 鹿港街长宿舍, 位置 ...
鹿港街长宿舍
Thumb
位置彰化县鹿港镇
民权路160巷2号
建成时间1935年
官方名称鹿港街长宿舍
类型登录等级:历史建筑
评定时间2002年11月20日
详细登录资料
关闭

鹿港街长宿舍,是位于台湾彰化县鹿港镇的日式宿舍,1935年建成时原供为鹿港街街长居住,今列历史建筑,2009年起作为鹿港镇史馆。

建物

鹿港街长宿舍是鹿港耆老丁玉书任职鹿港街役场雇员时,为鹿港街二任街长吉田秀次郎办理宿舍兴建[1]。1935年4月1日动工,同年10月20日落成[2]

Thumb
鹿港街长宿舍前景

宿舍位于鹿港镇公所东侧[3],座西北朝东南[4],占地约70坪[3],以矮小石墙围起[4]。建物呈现反L型[5],后侧居室为后来增建[4],左侧的停车场原为花园[6]。建物前的杨桃树为1940年任街长的田口茂雄与妻子一同手植[7],与意楼前的同种树并列鹿港最老的杨桃树[8]。前院还有棵几丈高的小叶榕树,为早年由别处移植,树龄超过一百年[3]

丁玉书表示,此街长宿舍是鹿港最高级的房舍[1]。官舍等级属于高等官第三种官舍,屋架型式为小屋组、梁搭为京吕组、墙体为编竹夹泥构造[4]。客厅立著特意露出木瘤的精神柱[6],街长招待宾客时会坐在此柱旁[9]。穿越客厅后就是庭园的半户外廊道,可供来客看景[4]。内部还摆设李松林雕刻作品[3]。隐私性较高的居间(卧室)、便所、风吕(浴室)则配置于建筑物角落[4]

Thumb
鹿港街长宿舍半户外廊道

丁玉书回忆,住在此的街长有二到六任,战后时期才由公务人员居住[1]。战后曾作为后备司令部员工宿舍[4]。如1950年代,鹿港区海防检查哨所长姚子栋一家人,就与其他三户共住此宿舍、共用卫浴厨房[10]。后来因镇公所作为置物仓库,才能多年保留原貌[6]

1968年3月10日,第五任鹿港街长田口茂雄回此处[11]

修缮

2002年3月13日,彰化县长翁金珠来此听取鹿港镇长黄正隆、朝阳鹿港协会理事长温文卿、木雕师黄妈庆意见后,表示会要求县文化局规划办理列为历史建筑保护[3]。8月28日,县府文化局资产课代课长陈允勇宣布,行政院九二一震灾灾后重建推动委员会已同意提供新台币725万元修缮[9]

2003年9月13日上午,由镇长黄正隆等举行修复动土仪式[12]。2004年4月13日准时完工[5]

2005年1月30日,县长翁金珠与镇长黄正隆等共同举行启用[13]。当日,洽巧姚子栋儿子姚恒泰正好从后里开车前来看儿时住所[10]

活化

2005年7月4日,针对县文化局建议将鹿港街长宿舍作为鹿港镇史馆,镇长黄正隆表示坚持自主[14]。之后修复一年多来,镇公所曾一度计画委外经营艺文、咖啡,但没有厂商愿意[15]。场地曾一度做为艺术工作者暂住的宿舍,如2007年10月25日由来自京都的艺术工作者南隆雄率先入住[16]

2008年7月21日,第五任街长田口茂雄柳川阳史外孙回到儿时住的街长宿舍[11][17]。他儿时就住在便所旁的房间[17]

王惠美上任后鹿港镇长,决定再利用规划作为镇史馆[15]。鹿港镇公所在1991年改建时,散佚不少文史资料[18]。镇公所公用事业管理所所长许明辉表示,和地方文史工作者讨论后,共识是鹿港街长宿舍是最合适收集鹿港文史资料的地点[19]。2009年3月1日,县长卓伯源、镇长王惠美、文化局长林田富、田口茂雄外孙柳川阳史等共同主持揭牌仪式,并种下桂花树当纪念[20]。该年,地方人士捐赠的历史文物就有:2月24日,文史工作者陈仕贤、鹿港文教基金会董事长王康寿代表捐出大正十三年(1924年)原版鹿港寺庙台帐[18];5月6日,丁少华捐出父亲丁玉书收藏的鹿港神社启用纪念杯、彰化郡鹿港地图、昭和十五(1940年)与十六年(1941年)甘蔗植付豫定面积台帐[21];11月5日,庄铭祖捐出祖父庄士哲墓志铭[22]

开馆后,由获彰化县绩优志工铜质奖的鹿港镇老妇人林素梅等担任志工[23]

参考来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