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龙搭扣
系统快速开启和关闭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粘扣、尼龙搭扣、魔术贴(英语:Hook and loop fastener、touch fasteners,香港称为魔术贴,台湾称为魔鬼沾、魔鬼毡、黏扣带,外文品牌名称为“Velcro”),是一种纤维紧固物,发明公司为“维克罗”(Velcro,或译“维可牢”)[4]。瑞士工程师乔治·德·梅斯特拉尔于1941年设计发明。通常由两条织物组成,一条表面覆有环状结构,另一条表面覆有钩状结构。当两条织物用力压紧时,钩与环相结合,形成暂时紧固的状态。若希望两者分离,只需用力将其分开即可。实际上第一条尼龙搭扣是纯棉的[5],但由于其后发现不实用而改用尼龙。维克罗注册于1948年的专利在1978年失效,但维克罗(Velcro)已成为了家喻户晓的注册商标,所以维克罗也常在西方语境中作为尼龙搭扣的代称。

魔鬼毡使用方式多元且自由度高,大量应用于户外用品,如背包、帐篷、安全配备、运动服饰、运动鞋等。勾毛背对背产品可轻松整束鱼竿或绳结;超音波压合的绑物带则可依需求调节长度,快速收纳睡袋、帐篷。即使在严峻的环境中,魔鬼毡的强劲拉力仍能发挥效用。
钩状结构制程
传统黏扣带的钩面由尼龙纱编织成圈状后,将圈状顶端处切断,形成细钩造型。后来依据黏著性、耐久性等需求,以热加工制程直接将钩面热融为香菇头造型。近期也有以塑胶射出成型,直接制作出钩型结构[6],可增加横向拉力,也省去了车缝与高周波压合等制程。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