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发奇缘》(英语:Tangled)是一部由美国华特迪士尼制作的电脑动画电影,第50部华特迪士尼经典动画长片,于2010年11月24日感恩节在美国上映,并于次年的大年初一(2011年2月3日)在台湾、香港上映。参与这部电影的配音员包括了曼迪·穆尔以及柴克·莱威等人。[3]这部电影的剧情大致上取材自德国格林兄弟所搜集到的童话故事《长发姑娘》[4],使用了歌舞片元素贯穿剧情。
本片片中运用了独特的视觉艺术风格,并透过电脑成像技术(CGI)和传统动画手法的融合来达成该效果,也采取非真实感绘制(NPR)创造出如画般的视觉。但由于制作团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技术研发、剧本修改及执导层的人员替换,最后共耗费了6年时间完成、及大约2亿6千万美元的制片成本,这数字使《魔发奇缘》成为有史以来制作费最高的动画片[5],在史上所有电影中也可达前5名[1]。
上映至今,本片的票房收入已达5亿9,072万美元,其中2亿来自美加两国,不仅收回昂贵的制作成本,亦成为卖座电影,同时在影评界及观众群中得到良好评价。在2010年代初几年更获得奥斯卡最佳原创歌曲奖及第38届安妮奖等项目的提名。2011年3月29日推出蓝光光碟和DVD,2012年推出特别篇短片《魔发奇缘:大喜之日》,2017年推出迪士尼频道原创电影《魔髪奇缘:幸福前奏》以及原创影集《魔发奇缘》。
剧情
很久以前,有一滴纯净的阳光滴落地面,长出一朵神奇的花。任何人只要对花唱歌,就能治愈疾病和恢复青春。数百年来,一位名为葛索的老妇用这朵花来保持青春,直到这朵花被士兵找到,并用来治愈怀孕且患病的皇后。皇后生下了一名金发女婴乐佩,她的金发拥有花的魔力,葛索知道后打算偷走头发,但若剪下头发会使魔力消失,于是葛索绑架女婴并将她囚禁在与世隔绝的高塔中。她向乐佩表示自己是她的母亲,并说外界十分危险,不允许乐佩外出。每年乐佩生日,王国会放出成千上万的天灯,期望能引导失踪的公主回国。乐佩长久以来自高塔远望天灯,对此充满好奇,萌生了想前往一探究竟的梦想。在乐佩满18岁生日前,她要求葛索能外出并观看天灯,但葛索不断拒绝她的请求,还表示外界充满贪图她头发魔力的坏人。
一天,梦想拥有一座城堡的大盗,费林·雷德,偷了王国城堡里的公主皇冠 ,还背叛与他结伙的铁刺兄弟。他在逃脱后无意间闯入乐佩的高塔,结果被 乐佩用平底锅从后打晕,并被藏在衣橱中。葛索回塔之后,乐佩试图以 此向她证明自己有能力对付外界的坏人,但葛索仍旧否定了乐佩的想法,要她 绝对不能离开高塔。乐佩只好说服葛索去买一种特殊颜料当自己的生日礼物。葛索离开后,乐佩把费林偷来的皇冠藏起来,并说服费林护送自己去看天灯,并承诺事成之后会把皇冠给他。
两人离塔之后,费林把乐佩带进满是恶棍的丑小鸭酒馆,希望能劝退乐佩,但乐佩却散发魅力,鼓励这些恶棍追寻自己的梦想。葛索在途中遇到卫队队长的白马坐骑麦西玛斯,意识到乐佩可能被王国的人找到,便提早返回塔内,她找到被乐佩藏起来的背包和皇冠,以及费林的通缉令,于是便动身追捕两人。卫兵、麦西玛斯和葛索都抵达了酒馆,乐佩和费林一度逃脱,随后在水坝下展开战斗,他俩被困在遭水淹没的洞窟中,费林认为自己命不久矣,便透露了自己的本名是尤金,而乐佩也表示自己其实有著唱歌后头发会发光的秘密,她随即意识到这可以用来照明并找到离洞的出路,两人顺利逃脱。另一方面,葛索巧遇了铁刺兄弟,她亮出从高塔带出的皇冠,说服了同样想找费林复仇的两人合伙。
早上,麦西玛斯找到费林和乐佩,并试图逮捕费林,但乐佩表示今天是她的生日,希望双方休战。他们进城后一起在王国里游玩。晚上她和尤金划船到城外,实现了观看天灯的梦想,而两人也发现自己已经坠入爱河。费林瞥见了铁刺兄弟出现在岸上,便决定把皇冠交给他们,以此划清关系。但兄弟俩已和葛索设下骗局,使乐佩误以为费林带著皇冠逃之夭夭了。葛索带著伤心的乐佩回高塔,而费林则被逮捕并将接受绞刑。
乐佩回高塔后,认出了王国的国徽,并发现自己多年来一直潜意识地将国徽融入自己的画里,并意识到自己就是失踪的公主。乐佩愤怒地向葛索表示自己已经知道自己的身世,但葛索强硬地囚禁了乐佩。另一方面,麦西玛斯找来酒馆的恶棍们救出费林,费林抵达高塔后,发现她被葛索绑住,而他自己也被葛索刺伤。
乐佩在情急之下承诺葛索,用治愈费林当作屈服于葛索的交换条件,费林期望乐佩能不再受束缚,便用最后的力气割断乐佩的长发,长发的魔力消失后,葛索迅速衰老并因此发狂摔落高塔,并在坠落中灰飞烟灭。伤心欲绝的乐佩为费林的死哀悼,她的眼泪低落在费林的脸上,然而这滴泪仍保有魔力,让费林死而复生。乐佩回到城堡与父王和母后重逢,而费林的罪名也被撤销,之后他金盆洗手、以本名尤金生活。之后尤金和乐佩结婚,过著幸福快乐的生活。
配音员
配音 | 角色 | ||||
---|---|---|---|---|---|
美国 | 德国 | 台湾 | 香港 | 中国大陆 | |
曼迪·穆尔 戴兰妮·罗斯·史丁(婴儿) |
莉珊卓·奈戴儿 皮亚·奥盖尔(唱) |
梁心颐 陈秀珠(唱) |
Angelababy 林可嘉(唱) 温尤(幼年) |
张喆 李潇潇(唱) |
乐佩公主(Rapunzel) |
柴克·莱威 | 莫努尔·布莱楚 莫里兹·布雷布奇(唱) |
Darren 古晧(唱) |
余文乐 何志文(唱) |
陈喆 | 尤金·费兹柏特“费林雷德”(Flynn Rider) |
唐娜·墨菲 | 莫妮卡·贝伦斯登 克丽丝丁·雷斯尔(唱) |
杜素真 萧蔓萱(唱) |
邵美君 | 李世荣 | 葛索妈妈(Mother Gothel) |
布拉德·加雷特 | 阿西尔·鲁特 伯纳特·维皮奇(唱) |
林谷珍 | 骆应钧 谭锡禧(唱) |
钩子手(Hook Hand Thug)钩手流氓 | |
荣恩·普尔曼 | 雷尼·马利克 | 陈旭昇 | 袁富华 | 铁刺兄弟(Stabbington Brother)铁刺弟 | |
杰弗瑞·唐伯 | 托马斯·安伯 | 梁世达 | 梁伟基 | 大鼻子(Big Nose Thug)大鼻流氓 | |
理查德·凯尔 | 提洛·斯图米兹 | 夏治世 | 周伟强 | 弗拉米尔(Vlad)
台湾版是写佛拉德 | |
M·C·甘内 | 乔治·亨斯特尔 | 王希华 | 辛伟强 | 卫队队长(Captain of the Guard) | |
保罗·F·汤普金 | 弗雷屈克·G·贝克哈尔斯 | 孙德成 | 龙天生 | 老不休(Short Thug)矮流氓 | |
无 | 帕斯卡与马克纳辛(Pascal and Maximus) | ||||
刘小芸 姜以婕 姜先诚 刘安 曾诗淳 钮凯旸 |
黎皓宜 郑家蕙 竺谚鸿 谭汉华 关永利 侯纬涛 余咏翠 李永濠 何智峰 何泳淇 林至泰 李永聪 梁伟强 冼咏仪 区轩玮 冯志辉 简健尧 卢芍颖 |
其他 |
幕后
- 配音工作人员:
- 制作人员:
- 台湾中文版:景平工作室(制作/录音室)、古慧宜(创作总监)、Disney Character Voices International Inc. (中文版制作)
- 香港粤语版:Cinedigit Sound Limited, Watch Music Limited(制作)、 Watch Music Limited(录音室)、Shepperton International (混音)、Winnie Koo(制作统筹)、Disney Character Voices International Inc. (粤语版制作)
- 中国大陆版:中央电视台译制,Disney Character Voices International Inc.制作,张喆、陈喆、李世荣等参与配音
制作
这部电影的画风取材于法国罗可可时期画家让·昂诺列·弗拉戈纳尔的作品“秋千”(The Swing)。[6]因为最早的导演葛连·基恩想要让这部3D动画电影能够具有传统迪士尼动画的手绘风格,所以他曾举办了一场叫做“两个世界的精华”(The Best of Both Worlds)的研讨会,邀请到了50位迪士尼重要的动画家(包括了电脑动画专家以及传统画家)来讨论如何分别适当的取舍这两种风格,才能达到最佳效果。[7]随著电脑科技的进步,许多过去因电脑技术上的局限,而无法使用于电脑动画电影的传统动画技术在这部电影中就因此而能够派上用场。这部电影将会并用当代的电脑动画以及过去的传统动画技术来进行制作。基恩曾经多次声明他正尝试让电脑们“向传统动画家们屈膝”,而非让它们主宰电影中的画风以及整体外观。也由于电脑的功能变得比较有弹性,所以基恩所希望达到的“三维动画法”可以说是在电脑能力所及的范围之内。不过,当时基恩为了使电影的效果达到一定水准,而所需的许多工具和软体技术,在本片展开计划的初期都尚未研发出来,所以迪士尼的制片厂必须要靠自行制作,而这最后也导致了极高的制作成本[6][5]。
这部电影的动画用到了非真实感绘制技术(NPR),让其画面能够看起来像是一幅真正的画,表面虽然看似是用画笔涂上去的,但却仍然能够保有电脑动画所制成的深度和维度。迪士尼之前的动画电影《雷霆战狗》亦是如此。
虽然这部电影的动画风格以传统油画作为代表,但完成电影的主力技术仍是电脑动画。制作团队曾说道:“长发公主的头发将会是华美而柔顺的,不是具有相片写实风格的头发,而我们正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尝试研发新的技术。我将会在电脑动画中加入手绘的风格,带给人们温馨、直观的感受。”[8]
“为了要获得灵感,基恩和他的制作团队决定参考法国罗可可画家让·昂诺列·弗拉戈纳尔的作品‘秋千’,尝试在动画中加入一种新的‘传统’元素,而那是之前人们从未达到的目标。”
“一个童话故事的世界必须要带给人们浪漫温馨、和蔼可亲的感觉。所以我们可以绘出一颗相同的树,并将‘秋千’上那位正在玩耍的女孩复制成3D的形式放上去。而且,不同的是就算你一直盯著它看,也仍然能够感觉到它的分量。非常的具有艺术性。”
“接下来就是要制作出动画中的人类角色:要在一笔一画的纹路间,放入娇嫩、细致的细节,并让它看起来就像是一个体内有血液正在流动的真人。”[9]
这部电影最主要的目标是要让其角色的动作达到非常的圆润、滑顺,就像以往许多迪士尼的经典动画一样。而基恩认为3D动画师凯尔·史特拉维兹(Kyle Strawitz)是协助传统画风和电脑动画技术结合的大功臣,“他将《白雪公主》里的房子重造和重绘了一番,让它看来就像幅会突然开始动的平面绘画,具备了立体的长宽高,又依然保有水彩笔刷的那种柔软圆润的线条。凯尔帮我们捕到了弗拉戈纳尔画中那秋千女孩的样貌…我们也使用了次表面散射(SSS)、全局照明(GI)及所有最新的技术,以努力催生出栩栩如生的人类角色和丰富的剧中场景”。[6]
然而现有的电脑动画技术在运用上仍持续浮现问题,尤其在乐佩的长发上更成为挑战。资深软体工程师凯莉·华德(Kelly Ward)足足用了6年,写出能让头发按期望的模样运动的程式[10],直到2010年1月时导演层都还不确定乐佩这种长度的头发能否有效地活动,而问题到3月才圆满解决[11]。一套原先为《闪电狗》研发的改良版毛发模拟程式“动态金丝”(Dynamic Wires) 终于在《魔发奇缘》被动用了。为了让乐佩的长发在水中浮动的样子看起来比较可信、也为了克服其他挑战,采取了离散微分几何(DDG)技术来制造所需效果,降低了动画师们的负担,而得以更直接地创出这些原需耗时数天才能完成的特效[12]。
而影片中男主角费林·雷德的设计亦非简单任务,动画师们在数次大型会议中将男女齐聚一堂、询问该角应成为什么样的人物,而与会者尽管对此议论纷纷、各持己见,但都想避免创造出的男主角在外貌上过于“粗犷”、或是太像一位“奶油小生”。在经过多遍审议后,费林·雷德的样貌终于缩小至一个概念设计版本,而早期的“粗犷”造型最后演变为之后的作品冰雪奇缘中的角色阿克(Kristoff)。
时程
最早在2007年4月时,安妮奖被提名人迪恩·威林斯(Dean Wellins)提出自己将会和葛连·基恩合作导演这部电影。[13]
不过,在2008年10月9日,报导说道基恩(因为健康因素)和威林斯两人的导演职位却被现在的内森·格里诺(Nathan Greno)以及拜伦·霍华德两人取代。他们两人原本分别是2008年电影《雷霆战狗》的分镜画家以及导演。基恩留下来作为这部电影的监制主管,威林斯则是选择是制作一些其它的电影。[14]
片名
有鉴于迪士尼2009年的第49部经典动画长片《公主与青蛙》获得了不少的好评,也拿下了约2.7亿美元的票房收入,但却不如迪士尼所预期的情况来得好[15]。迪士尼认为或许是因为标题中“公主”的字样会使得年轻的男孩对于这部电影产生不大的兴趣。[15] 而为了要让《长发公主》的市场能够同时吸引男孩和女孩,迪士尼就将这部电影的英文名称由“Rapunzel”(直译就是“长发公主”的角色名称“乐佩”)改为“Tangled”(直译为“一大团毛的”)。同时,迪士尼也在宣传这部电影时强调了故事中的男主角费林·雷德(Flynn Rider)[15] 但是,一位退休的迪士尼兼皮克斯动画家弗洛伊德·诺曼说道:“把像‘Rapunzel’这样的经典名称改为‘Tangled’的主意有些愚蠢。”[16]
在欧洲大部分的国家仍采用“Rapunzel”作为电影名称,并在DVD封面及电影标题画面中使用。而在原著长发公主发源地的德国,片名取为“Rapunzel – Neu verföhnt”,其中副标题“Neu verföhnt”的直译与英文片名“Tangled”同样意为“一大团毛的”。
片中主角乐佩的名字Rapunzel和原著名称相同。在格林童话原著中,长发姑娘的母亲在怀孕时期非常渴望吃到一种称之为Rapunzel(另一说法为红菜头)的植物。因此长发姑娘的父亲进入巫婆的菜园偷取,被巫婆发现,要胁以婴孩作为代价,长发姑娘也因此被命名为Rapunzel,而在《魔发奇缘》中则被改为具有魔力的太阳花,葛索靠其永保青春,却被乐佩公主的母亲摘去治病。原著中巫婆藉长发姑娘的长发攀上没有出入口的高塔的经典桥段也在电影中出现,电影中呼唤乐佩放下头发的方式“Rapunzel, let down your hair”亦是原著中最具代表性的台词。而最后治愈弗林(尤金)的神奇眼泪也源自原著中长发姑娘的眼泪治愈王子失明的眼睛的设定。
原著中提及的Rapunzel究竟是什么植物一直是个谜,但较普遍被认为是洋莴苣,因为此作物在德文中有时会被称之为Rapunzel。而另一个较普遍被认定的则是桔梗花(德语:Rapunzel-Glockenblume),有些观众认为此花和片中的神奇太阳花神似,被猜测是太阳花的灵感与蓝本。
至于故事中反派的葛索也遵照原著中的称呼,在德文中意指过度保护孩子的父母,也和片中的剧情呼应。
发行
|
|
|
《魔发奇缘》一片的全球票房累积收入为5亿90,721,936美元,其中北美2亿82万1,936美元、其他国家3亿8,990万美元[2]。它在全球方面创下以下纪录:
- 累积票房收入第25高的动画片
- 2010年份票房收入第8高的电影、第3高的动画片(仅次于《玩具总动员3》和《史瑞克快乐4神仙》)
- 第三部跻身2010年前10大影片中的迪士尼制片[18]
- 累积票房收入第6高的迪士尼动画工作室出品影片(次于《冰雪奇缘》、《动物方城市》、《狮子王》、《海洋奇缘》和《大英雄天团》)[19]
本片的首映会于2010年11月7日、法国全国上映日两周前在巴黎举办[20],播映场地仅有该市最大电影院——大雷克斯剧院一处。当日售出3,800张票,创下单一电影院的新售票纪录[21]。全球首周票房约为8,610万美元[22][23],并曾于上映第11周的2011年2月4日至6日间成为全球票房收入最高影片,达2,490万美元[24][25]。
《魔发奇缘》在北美的周三首映票房为1,190万美元[26],打破了皮克斯动画《玩具总动员2》的感恩节前周三票房最高纪录[27]。上映首周的票房收入为4,880万美元,仅次于《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上)》上映首周的4,910万美元[28]而排行第二、超越了《狮子王》在迪士尼动画工作室出品中排行第一(但之后纪录被《无敌破坏王》打破)。周三至周日的感恩节五天连假票房则共计6,870万美元,再度排进第二[28]。尽管在上映第二周的全周票房,因感恩节连假结束而跌至2,160万美元(跌了56%),但却跃升至当周第一[29]。2010年结束时其在美加的累积票房已达2亿80万美元,进入2010年份电影中的前十名内[30],也是当年第10部北美票房破2亿大关的电影[31],然而达标速度却是第4慢[32]。不考虑通货膨胀因素,《魔发奇缘》是北美票房收入第8高的迪士尼动画工作室制片,排在《狮子王》(4亿2,280万美元)、《冰雪奇缘》(4亿73万美元)、《动物方城市》(3亿4,126万美元)、《海洋奇缘》(2亿4,875万美元)、《大英雄天团》(2亿2,252万美元)、《美女与野兽》(2亿1,900万美元)及《阿拉丁》(2亿1,740万美元)之后。
《魔发奇缘》上映首周,在北美以外的8个国家或地区赚进约1,740万美元,排名仅次于《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上)》的1亿1,730万美元而位居第二[33]。2011年内曾三度登上北美海外单周票房第一名[34][35][36]。在北美海外2010年全年票房中是第7卖座的电影及第3卖座的动画片[37]。在北美以外票房收入最高的国家是德国(4,420万美元),并且是2010年德国最卖座的动画片[38],其馀则依次是法国(3,940万美元)、英国(3,287万美元)、日本(3,108万美元)、巴西(2,434万美元)[39]。
《魔发奇缘》得到相当正面的评价,影评网站烂番茄121则简易评价中,获得90%的正面好评,10分得到平均7.6分[40]。而在专业著名影评的“Top Critics”27则评价内,获得93%的相当良好的好评[41]。总结评价“与迪士尼经典电影相比有段距离,但是《魔发奇缘》观感上出色亮眼,屏除掉传统迪士尼动画的老教条不提外,是部十足地娱乐佳片。”[40] 另一评论网站Metacritic上取自各著名主流影评,基于33篇影评,满分100分中平均分数得到72分,正面的评价[42]。
《纽约时报》的影评家A.O. 史考特(A. O. Scott)正面地写道“迪士尼第50部动画长片,内外都作了全然地翻修,焕然一新但信念和本质毫无疑问地仍是保守传统的迪士尼。”[43]。《时代杂志》的电影影评理查·柯林斯(Richard Corliss)提到本片“韦德斯引进梦工厂动画插科打诨的喜剧风格,及不合时宜的玩笑”,并称赞本片达成“混合浪漫、喜剧、冒险和爱情重新诠释最棒的迪士尼呈现”[44]。《洛杉矶时报》的肯尼斯·杜兰(Kenneth Turan)在满分五星中给予四颗星的评价;他认为本片“华丽的电脑动画,让丰富的风景和人物看起来比起过去更完美,更加逼真。”[45]。《娱乐周刊》的莉莎·舒瓦兹博写道:“由英俊王子拯救大局的童话故事已经落伍了,与迷人的盗匪携手闯天涯才是新流行。”[46]。评论网站《真实评论》的詹姆斯·贝瑞丹利(James Berardinelli)提及本片“娱乐和享受兼具,但缺少突破性。”[47]。詹姆斯表示长发公主乐佩“不如白雪公主、小美人鱼和贝尔来得印象深刻”,连同认为“歌曲也非那么触动人心。”[47]。《好莱坞报导》的陶迪·麦卡西(Todd McCarthy)在他的影评开头写著“假若迪士尼自我吹捧这第50部动画长片是最好的一部,本片可与历年经典动画并列也不为过,但世界将必会放大检视本片;《魔发奇缘》还算是部有趣的新旧动画技术大杂烩,充分混合艺术层面和商业考量。”[48]。
音乐
电影原创歌曲及配乐皆由亚伦·孟肯作曲,葛伦·史雷特写词[49]。在电影《修女也疯狂》的音乐剧官方网站上,亚伦·孟肯的简介中亦写道他与史雷特的合作[50]。根据和孟肯的一次访问中内容,他提到这部电影音乐将偏向于1960年代的摇滚风格[51],并将之与中世纪乐曲融合,结合创出新的曲风[52]。
英文原版 | 台湾中文版 | 香港粤语版 |
---|---|---|
Incantation Song 演唱:Donna Murphy, Mandy Moore |
魔法之歌 演唱:陈秀珠、萧蔓萱 |
魔幻咒语 演唱:邵美君、温尤、林可嘉 |
Mother Knows Best Mother Knows Best Reprise 演唱:Donna Murphy |
让你深刻了解 演唱:萧蔓萱 |
妈妈知道 演唱:邵美君 |
I've Got A Dream 演唱:Brad Garrett, Jeffery Tambor, Mandy Moore, Zachary Levi, Ensemble |
梦想 演唱:陈秀珠、古晧、 林谷珍、梁世达、龙祥辉、谢文德 |
唱出我梦想 演唱:谭锡禧、梁伟基、 黄伟年、梁成德、邓崇山、 林可嘉、何志文、龙天生 |
I See the Light 演唱:Mandy Moore, Zachary Levi 演唱(片尾):Shannon Saunders |
因为我有你 演唱:陈秀珠、古晧 演唱(片尾):使用原音 |
心里全是你 演唱:林可嘉、何志文 演唱(片尾):使用原音 |
When Will My Life Begin When Will My Life Begin Reprise 演唱:Mandy Moore |
跨出第一步 演唱:陈秀珠 |
求可改变 演唱:林可嘉 |
Something that I Want 演唱:Grace Potter |
使用原音 | 使用原音 |
电影原声带《魔发奇缘电影原声带》于2010年11月16日在美国发行。
CD[53] | |||||
---|---|---|---|---|---|
曲序 | 曲目 | 作词 | 作曲 | 演出者 | 时长 |
1. | When Will My Life Begin 我的人生何时改变 | 葛伦·史雷特 | 亚伦·孟肯 | 曼蒂·摩尔 | 2:32 |
2. | When Will My Life Begin (Reprise 1) 我的人生何时改变(再现部1) | 葛伦·史雷特 | 亚伦·孟肯 | 曼蒂·摩尔 | 1:03 |
3. | Mother Knows Best 我最了解 | 葛伦·史雷特 | 亚伦·孟肯 | 唐娜·墨菲 | 3:10 |
4. | When Will My Life Begin (Reprise 2) 我的人生何时改变(再现部2) | 葛伦·史雷特 | 亚伦·孟肯 | 曼蒂·摩尔 | 2:06 |
5. | I've Got a Dream 我有个梦 | 葛伦·史雷特 | 亚伦·孟肯 | 布莱德·嘉瑞特 杰夫·泰尔 曼蒂·摩尔 柴克·莱威等 | 3:11 |
6. | Mother Knows Best (Reprise) 我最了解(再现部) | 葛伦·史雷特 | 亚伦·孟肯 | 唐娜·墨菲 | 1:38 |
7. | I See the Light 因为我有你 | 葛伦·史雷特 | 亚伦·孟肯 | 曼蒂·摩尔 柴克·莱威 | 3:44 |
8. | Healing Incantation 治愈魔咒 | 葛伦·史雷特 | 亚伦·孟肯 | 曼蒂·摩尔 | 0:54 |
9. | Flynn Wanted 通缉犯费林 | 无 | 亚伦·孟肯 | 无 | 2:51 |
10. | Prologue 序曲 | 葛伦·史雷特 | 亚伦·孟肯 | 唐娜·墨菲 蒂兰妮·萝丝·史汀 | 2:02 |
11. | Horse With No Rider 无骑师的官马 | 无 | 亚伦·孟肯 | 无 | 1:57 |
12. | Escape Route 亡命之路 | 无 | 亚伦·孟肯 | 无 | 1:57 |
13. | Campfire 营火边 | 无 | 亚伦·孟肯 | 无 | 3:21 |
14. | Kingdom Dance 王国之舞 | 无 | 亚伦·孟肯 | 无 | 2:20 |
15. | Waiting for the Lights 等候光芒 | 无 | 亚伦·孟肯 | 无 | 2:47 |
16. | Return to Mother 重回母亲身旁 | 无 | 亚伦·孟肯 | 无 | 2:06 |
17. | Realization and Escape 领悟与逃脱 | 无 | 亚伦·孟肯 | 无 | 5:50 |
18. | The Tear Heals 治愈之泪 | 无 | 亚伦·孟肯 | 无 | 7:37 |
19. | Kingdom Celebration 王国庆典 | 无 | 亚伦·孟肯 | 无 | 1:50 |
20. | Something That I Want 我想要的 | 葛伦·史雷特 | 亚伦·孟肯 | 葛蕾丝·波特 | 2:43 |
总时长: | 55:49 |
许多歌曲在最后电影的定剪版本并未采用,如“When Will My Life Begin?”(我的生活何时开始?)取代旧的版本“What More Could I Ever Need?”(还有什么是我需要的?),曼肯表示开场曲曾有五至六首不同的版本。[54]
其他部分,孟肯回应原本有首名为爱情歌曲“You Are My Forever”(你是我的永远),由老妇葛索以母亲的方式唱给乐佩,但之后改为由费林·雷德以浪漫的曲调唱出。正式曲目中,此概念显然都被“Mother Knows Best”(我最了解)和“Healing Incantation”(治愈魔咒)两首曲目所取代;而费林·雷德也没有独唱的歌曲,仅有和乐佩的情歌对唱“I See the Light”(因为我有你)。[55]
奖项
奖项 | 类别 | 结果 |
---|---|---|
第83届奥斯卡金像奖[56] | 最佳原创歌曲奖(I See the Light) | 提名 |
第38届安妮奖[57] | 最佳动画电影 | |
最佳动画电影编剧(丹·福吉尔曼) | ||
2010年广播影评人协会奖[58] | 最佳动画片 | |
最佳电影歌曲(I See the Light) | ||
第68届金球奖[59] | 最佳动画 | |
最佳歌曲(I See the Light) | ||
2011年英国国家电影奖[60] | 最佳动画奖 | 获奖 |
拉斯维加斯影评人协会奖 | 最佳歌曲奖(I See the Light) | |
凤凰城影评人协会奖[61] | 最佳动画奖 | 提名 |
最佳原创歌曲奖(I've Got a Dream) | ||
第37届土星奖 | 最佳动画电影奖 | |
2011年青少年票选奖[62] | 最佳动画电影配音(萨克利·李维) | |
英国电影学院儿童奖 | 最佳影片奖 | |
第54届葛莱美奖 | 最佳改编影视音乐专辑 | |
最佳影视媒体作品歌曲(I See the Light) | 获奖 |
其他相关作品
本片的特别篇喜剧短片《魔发奇缘:大喜之日》长约6分钟,同样由纳桑·格莱诺和拜伦·霍华德导演[63],于2012年1月13日上映的《美女与野兽》3D版长片开头[64]及迪士尼频道于2012年3月23日播出的《公主与青蛙》片头公开[65]。
内容描述《魔发奇缘》正片结束后,乐佩和尤金举办皇室婚礼,负责递戒指进场的麦西玛斯和帕斯卡不慎把两人的戒指弹出城堡外。为了将到处乱窜的戒指在新郎新娘套婚戒的程序到来之前逐回,他们趁会场上众人不注意时冲出城堡,将婚宴场地和小镇搅的人仰马翻才取回戒指。当麦西玛斯和帕斯卡浑身脏乱,却终于平安将戒指交回主持牧师手中后,麦西玛斯又不慎撞到巨型的结婚蛋糕,使得大蛋糕连桌滑出仪式会场。
其故事设定发生在电影本篇故事之后,电影短篇《魔发奇缘:大喜之日》之前,为电视动画系列的故事序章,于2017年3月10日播出。中国内地2019年1月6日在CCTV-6播映。
叙述乐佩回归皇宫后已过了六个月,渐渐熟悉跟父母以及王国百姓的生活。在崭新的日子里,乐佩与尤金都实现了自己原先的梦想,开始要思考人生的下一个方向。乐佩离开高塔并与父母重逢,现在则开始要学习担负身为公主的职责,迎接正式的加冕典礼。而尤金如愿以偿地住在他过去所向往的大城堡中,接著开始计画著要向乐佩求婚,希望能与她一起过上幸福美满的下半辈子。
但是对生性活泼外向的乐佩而言,拘谨的皇室礼仪与规则让她感到难以适应,也使乐佩产生了有别于过去高塔生活的束缚感。而由于乐佩被绑走过的过去,国王对她保护可说是严谨到有些过头,即便乐佩要到街道上方放松游玩,也被一大队士兵包围,无法自由地与外界接触。连日的压力下,乐佩发现她难以压抑自己对外面世界的憧憬。结果在加冕仪式的晚宴上面对尤金的求婚,那句“一辈子都在城堡里一起生活”的誓言让乐佩产生被约束的恐惧,她情急下只好不知所措的逃离。为了重新厘清思绪,在侍女卡珊卓拉(Cassandra)的帮助下,乐佩成功溜出王国,展开一场新的冒险。
接续《魔发奇缘:幸福前奏》的故事,讲述乐佩与尤金等人在科洛那王国生活的各种趣事。动画于2017年4月24日于全球的迪士尼频道播出。[66]
将《魔发奇缘》改编成音乐剧,并增加由亚伦孟肯和格伦·斯莱特作曲的三首歌曲,于2015年11月在迪士尼游轮的迪士尼魔法号上首演。
迪士尼互动工作室于2010年11月23日发布游戏,其中包括Nintendo DS、Wii和PC平台。
注释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