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灰瓮文化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骨灰瓮文化(约前1300年-前750年)是中欧地区晚期青铜时代文化。因其独特的火葬习俗得名——土冢在火化原地筑成,将骨灰和烧熔的随葬品埋入地下,地面平坦,众多骨灰瓮形成集体墓园。遗址有村落和寨堡,出现族长与奴隶的分化。居民为印欧人。哈尔施塔特文化是它的后继者[1]。

语言学证据以及它同后续的哈尔施塔特文化间的连续性显示,此文明中的人类讲一种早期形式的凯尔特语甚至是最初的原始凯尔特语。[1]
注释与引用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