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地下天文台香港天文台前学术主任方志刚在1995年6月建立的网站。其主要列出各种跟气候有关的数据。除此之外,它还设有讨论平台予公众探讨天气,并收录其他气象网站的超连结。2011年,网站成立了官方Facebook专页。

事实速览 语言, 总部 ...
香港地下天文台
Thumb
语言中文英文
总部
创始人方志刚
网址www.weather.org.hk
推出时间1995年6月,​29年前​(1995-06
关闭

香港地下天文台的网主方志刚曾任职天文台学术主任,但由于该天文台并没有花很多资源于研究上,所以他在那工作1年多或3年后决定离开。1995年6月,他建立了香港地下天文台网站,当中的各种程式由他自行编写,并自行在家设立自己的气象站——当中所得数据会输入到电脑,再在配合分析的情况下上载到该网站。2000年时,香港地下天文台已列出了源于香港天文台传送给世界气象组织的气候数据,并从中抽取香港天文台不在网页向公众发布的资讯,然后对外公布。

历史

香港地下天文台的网主方志刚曾修读香港中文大学计算机科学系课程,毕业后(1992年)于香港城市大学应用物理系任职研究助理[1]。次年他开始以电子邮件的方式向人报导恶劣天气[2]。之后再任职香港天文台学术主任[3][1]。但由于该天文台并没有花很多资源于研究上,所以他在那工作1年多或3年后决定离开[1][4]

1995年6月,他建立了香港地下天文台网站,当中的各种程式由他自行编写,并自行在家设立自己的气象站——当中所得数据会输入到电脑,再在配合分析的情况下上载到该网站[5],并与其他爱好气象的人一起营运[6]。而他把网站取名为“地下”的原因是该网站具“非官方”性质[1]

该网站在2000年时已有列出源于香港天文台发送给世界气象组织的气候数据,并最迟在该年获得资助,用于网页寄存服务方面的开支。同年总浏览量已有600万以上[1]。2003年,有关数字再度突破3,200万,网站的更新亦已改由系统自动完成[7]。2008年,《e-zone》指出香港地下天文台会在香港受台风吹袭期间成为人们的常用搜寻字眼[8],此一现象在2014年时仍然维持[9]

2011年,网站成立了官方Facebook专页[10]。到了2015年时,内容更新已只由方志刚负责,以前其他有参与营运的气象爱好者则忙于生活[6]。同年他亦有重新设计网站的计划,但亦因忙于生活而没有时间实现[6]。2年后它的Facebook专页赞好数字超过了13万[11]

内容

2000年时,香港地下天文台列出了源于香港天文台传送给世界气象组织的气候数据,并从中抽取香港天文台不在网页向公众发布的资讯,然后对外公布。除此之外,还设有讨论平台予公众探讨天气[1],并收录其他气象网站的超连结[12]。方志刚在2003年表示该些资讯较适合拥有相关知识者阅读[13]。次年《香港经济日报》的报导提道,该网站有的数据经过方志刚自行收集和分析[5]。该网站设有中文和英文两种显示语言[1]

它最迟在2001年举办“热带气旋预测比赛”予用家参与[14]。之后的报导亦有提到它会举办“天气预测比赛”[15]。2005年《澳门日报》写道网站包含的天气指数有“酷热指数、风寒指数、K指数,以及香港地面及高空天气报告、东亚地区高空天气图、闪电位置图、各国热带气旋预报路径图等”[16]。2014年时它已设有“专栏”项目,就气象议题向用家解释[17]

回响

香港地下天文台在2001年时已成为多间香港传媒的报导对象[18]。2000年《明报》的报导把香港地下天文台的天气报告形容为“详尽”[1]。负责有关报导的记者则赞扬网主方志刚愿意无偿付出[19]。2001年《星岛日报》亦赞同香港地下天文台“资讯丰富”[14]。类似的评论后可见于《文汇报[13]。而《星岛日报》记者关慧玲评论道由于香港地下天文台比天文台更不考虑社会政治,重视准确性,所以“颇有点揭竿起义的意味”[20]。同年《东方日报》在介绍天气网站时,赞赏它比天文台官方网站“方便”[12]。2005年,《澳门日报》写道“热带气旋预测比赛”等比赛对天文爱好者有一定吸引力[16]。2017年,《新假期》的Keith认为香港地下天文台的数据发布速度比天文台快[21]

香港天文台有时会回应网民在该网站讨论区的留言[5]。而香港地下天文台把更多气象数据在网站呈现的行为也驱使天文台在网页上公布更多资讯[22],并让他们公布一些较有信心的预测性资讯[23]。而当初天文台不发布更多资讯的原因在于预报员“一定有东西看漏”[24]。2006年台风派比安吹袭香港时,天文台以维多利亚港的风速未达标准为由,拒绝发出八号烈风或暴风信号。引来地下天文台以研究报告质疑。天文台最终在2007年修改信号系统的参考标准[25]。2019年,天文台台长岑智明表示由于香港地下天文台是在转述天文台的资料,所以准确性以天文台较佳。不过仍形容香港地下天文台的发言顾忌较少[26]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延伸阅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