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五元纸币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五元纸币,昔日流通的香港纸币之一,面额为5港元。曾经由汇丰银行、渣打银行、有利银行和香港中华汇理银行发行。

历史

5元纸币早在19世纪中已由当时的3间主要发钞银行──香港上海汇理银行(即后来的汇丰银行)、印度新金山中国渣打银行(即后来的渣打银行)、印度伦敦中国三处汇理银行(即后来的有利银行)发行。而另一规模较小的香港中华汇理银行曾在1890年代左右发行5元纸币。直到二次大战以前,3间发钞银行的5元纸币的设计分别出现了数次变化,尺寸、颜色、风格一直皆有不同。
战后,只剩下汇丰银行及渣打银行继续发行战前样式的5元纸币。它们都在1959年改变了5元纸币的设计,两间发钞银行的钞票除大幅缩小外,尺寸也相同。不过实际上,汇丰银行的钞票图案设计改动不大。而渣打银行依旧以绿色印刷5元纸币。

1967年,渣打银行更改5元钞票设计,改以黄色为主调。在1970年,该银行大幅更改钞票设计,改以啡色为主调。
1976年,汇丰银行和渣打银行停止发行5元纸币,改由香港政府发行5元硬币,最后一次发行五元纸币在1978年1月;但五元纸币的流通一直到1970年代后期,至1980年仍有约2000万张5元纸币在市面[1],直到香港政府刊宪停止五元纸币在市面流通为止。
纸币昵称
- 1927-1959年:大棉胎,纸币设计面积大
- 1959-1975年:中张,纸币设计比较小
注释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