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陇西院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陇西院位于四川省江油县(原彰明县)青莲乡,文物遗址年代判定为清代,该地分布着太白祠、陇西院、粉竹楼、洗墨池、月园墓等有关遗迹,合称“李白故居”[1][2]。
历史
陇西院始建于北宋,清乾隆时重修,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增修太白、仓颉、文昌、地母四重殿堂。
1961年7月13日,“太白故居”被列为四川省第二批历史及革命文物保护单位[1][3]。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年),造反派在“破四旧”时将照壁上的五条雕龙铲平,后欲进一步铲掉山门顶正中的用碎青花瓷竖镶的“陇西院”三个大字,遭制止后,遂用黄泥将三字和对联抹平(文革后重见天日,四川省文化部认定其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1]。
1980年7月7日,重新被公布为四川省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包括陇西院、粉竹楼、太白祠[4]。今存山门照壁及李白故居小院。
结构
陇西院位于青莲镇天宝山西南麓,是李白幼时读书之地。山门彩饰,上刻有“弟妹墓犹存,莫谓仙人空浪迹;艺文志可者,由来此地是故居”的石联。陇西院占地面积8458平方公尺,建筑面积771平方公尺[6]。
陇西院保护范围:东、南、西以现有围墙为界,北至围墙向天宝山方向外延30米。面积1.1公顷[7]。
参见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