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去病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陳去病(1874年—1933年),原名陳慶林,字佩忍,號巢南、垂虹亭長。因讀「匈奴未滅,無以家為也」,比滿清為匈奴,比己霍去病,遂易名「去病」。江蘇蘇州吳江同里人。詩人,學者,政治活動家,南社三位主要發起人之一。

生平
早年參加同盟會,宣傳革命。1923年擔任國立東南大學(1928年改為中央大學,1949年改名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1928年後曾任江蘇革命博物館館長、大學院古物保管委員會江蘇分會主任委員。[1]1933年10月4日於家鄉同里病逝。[2]
陳去病墓

陳去病墓位於蘇州閶門外虎丘西南麓,碑鐫「陳佩忍先生諱去病之墓」為柳詒徵所書。1935年11月南社成立36周年之際,南社諸社友將其靈柩遷葬於南社誕生地虎丘山下。1982年,陳去病墓由虎丘山風景區管理處整修。
作品
- 《浩歌堂詩鈔》
- 《明遺民錄》
參考來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