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卑斯旱獭
哺乳动物物种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阿尔卑斯旱獭(学名:Marmota marmota)是旱獭属的模式种,生活在中、南欧海拔800—3,200米(2,600—10,500英尺)的阿尔卑斯山、喀尔巴阡山、塔特拉山和亚平宁山脉地区,1948年又引入庇里牛斯山地区,其实庇里牛斯山本来存在阿尔卑斯旱獭,但在更新世灭绝。[2]
特征


成年体体长43—73厘米(17—29英寸),尾巴长13—20厘米(5.1—7.9英寸),体重1.9—8千克(4.2—17.6英磅),春天刚结束冬眠的体重比秋季轻得多[3]。它有时被视为最重的松鼠科生物,但实际上同属的其他生物也可以达到这样的重量[3][4]。
习性
阿尔卑斯旱獭是一种杂食动物,吃草和各种昆虫、蜘蛛,每天早晚天气凉爽时出来觅食。它们不是很耐热,因此天气炎热时食欲不佳。[5] 两岁大的阿尔卑斯旱獭就已性成熟,在春季交配,约33天产仔。占有统治地位的雌性阿尔卑斯旱獭会袭击怀孕的同类,甚至杀死幼崽[6]。饲养的阿尔卑斯旱獭寿命在15至18年左右。[5]
与人类的关系

欧洲人曾经相信阿尔卑斯旱獭的脂肪可以涂在皮肤上治疗风湿病,因此大规模地狩猎该物种,有时也将其作为食物捕杀。但是阿尔卑斯旱獭的整体种群数量并没有因此受到太大的威胁,只有德国等部分地区的数量有下降趋势。[1]
参考文献
外部连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