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头沟区
中国北京市的市辖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门头沟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市辖区。是一个整体较为贫困,发达地区占比低的山区。位于北京城区正西偏南,东部与海淀区、石景山区为邻,南部与房山区、丰台区相连,西部与涿鹿县、涞水县交界,北部与昌平区、怀来县接壤。区人民政府驻新桥大街36号。
地理概况
古有“东望都邑,西走塞上而通大漠”的说法。 全区南北长34公里,东西长62公里,总面积1455平方公里。 区内主要是太行山馀脉,其中山地面积占98.5%,平原面积占1.5%。 因高低落差明显,区内植被有垂直分布现象。 境内有永定河,流长100公里。 东灵山海拔2303米,为全区最高峰,同时也是北京市最高峰。
行政区划
2015年,门头沟区下辖4个街道办事处、3个地区办事处,6个镇:[2][3]
大峪街道、城子街道、东辛房街道、大台街道、王平地区、永定地区、龙泉地区、潭柘寺镇、军庄镇、雁翅镇、斋堂镇、清水镇和妙峰山镇。
门城地区(龙泉镇)及与之辖域重叠的大峪街道、城子街道、东辛房街道为门头沟区的主城区,区政府位于大峪街道,门头沟镇位于东辛房街道圈门社区 。[4]
历史
门头沟区地处北京西部山区,历史最早可以追述到一万多年前,新石器时代有“东胡林人”在此活跃。约1万年前,东胡林人离开了祖先洞居的巢穴,来到门头沟区清水河谷东胡林黄土台地居住、生活、繁衍。燕昭王二十九年(公元前283年)设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今区境分属上谷、渔阳二郡。此后,区境的隶属行政建制屡经变迁,直到1958年5月定名由门城、永定、潭柘寺、军庄四镇成立门头沟人民公社至今。
民国末年,门头沟村成为镇建置(今东辛房街道圈门社区 和龙泉镇门头口村);共和国初年,宛平县门头沟镇与城子镇(驻今城子街道和龙泉镇城子村)合并为门城镇(今龙泉镇),并逐渐形成以时大峪村(今大峪街道和龙泉镇大峪村)为核心的门头沟主城区。
人口
门头沟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全区常住人口为392606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290476人相比,增加102130人,增长35.2%,年平均增长3.1%。[5]
政治
风景和娱乐

交通

贫困问题
门头沟由于山区面积广大,拥有沟垄等300多条,山地与沟谷交替出现,因此导致地理交通不便,以及由于门头沟距北京市区较远等原因,一直受贫困问题的困扰。
2020年之前,门头沟是一座资源型产出城市,由于其拥有大量且多种类的矿藏,包括煤,石灰石,铜,铁等,因此主要开采矿物,特别是煤矿和石灰石。[10]
由于北京市政府希望有效的治理环境问题,因此门头沟的煤矿被要求关闭,采矿业严重受挫。从1998年开始,门头沟区关闭了270多家煤矿和500多家非法进行矿物加工的工厂;2020年,随着千军台矿被关闭,门头沟的产煤业彻底终结。在这段时间内的2005年,北京政府希望门头沟作为一个服务于北京市的“生态涵养区”而存在。[11]由于上述原因,门头沟区的经济情况骤降。这使得贫困问题雪上加霜。仅仅在2019年一年,门头沟区的工业产值就下降了30%以上;同时本应存在的替代产业,如第三产业,服务业和工农业也没有及时衔接。媒体报道称“矿山废弃了......忙碌与繁华不见踪影......。”[12]
扶贫措施
门头沟区试图大力发展经济。《北京日报》声称门头沟主要通过积极疏散非首都功能,严禁违规建设,与其他地区特别是河北的蔚县等合作,承接阜外医院建设门头沟研究所,严禁破坏文物,对永定河进行生态防控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方向出现了成就。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