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怨诗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閨怨詩

闺怨诗中国古代诗歌类型之一,以独守家中的女子为题材,抒写其对远行丈夫的思慕与悲伤之情,多出自男性手笔。有些闺怨诗别有寄意,讽喻自己不受君王重用。明代以后,闺怨诗的主题转化于绘画之中。

Thumb
取意于闺怨诗的唐寅《秋风纨扇图》

主题

闺怨诗是唐诗常见主题之一[1]:292,诗中女子因丈夫或爱人远行日久,独守空闺,痴想对方,情致温婉缠绵[2]:176,抒发思慕与不满之情。闺怨诗主要出自男性手笔[1]:59,模拟女子的语气[2]:176乐府诗中,闺怨性诗题有《怨诗》《怨歌》《怨歌行》之类[3]:87李白的闺怨诗《玉阶怨》写得玲珑剔透: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4]:39

有些闺怨诗提及丈夫的征戍[1]:299,含有边塞诗要素,如王昌龄《闺怨》[5]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1]:292-293

李白《秋思 其二》诗题虽属闺怨,大部份内容却是描写边塞,以边塞景物强调闺怨的悲伤[1]:294。有些闺怨诗另有寄寓,作者因政治上不得志,透过闺怨诗表达对君王的忠心,希望得到提拔[2]:177。此传统始自屈原离骚》,诗人以弃妇比喻逐臣,以失宠女子的语气埋怨被楚王疏离,将君臣关系比作男女关系[6]

影响

闺怨诗影响了中国绘画,明代唐寅率先把闺怨诗传统带入仕女画中,其《秋风纨扇图》取意于乐府诗《怨歌行》,寄托自己潦倒不幸的愤懑[6]。中国闺怨诗影响了日本和歌嵯峨天皇敕撰汉诗集《文华秀丽集日语文華秀麗集》中有闺怨诗十多首,风格与中国南朝乐府诗相似[7]

注释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