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烁比对器是天文学家用来查找用光学望远镜,像是摄星镜在不同时间拍摄相同区域的两张夜空影像之间有无差异的光学设备。它可以在这两张相同区域的影像之间不断的快速来回转换,如果有天体的位置移动了,就会产生闪烁或跳动的现象,能够让使用者更轻松地找到在夜空中改变了位置的天体。它有时也会被称为闪烁显微镜。
应用
间隔数天拍摄同一天区的夜空照片,如果有像是小行星和彗星这种快速移动的天体,它们会在两个位置之间来回的跳动,而所有期的恒星都是静静地不动。间隔较长时间拍摄的照片,可以用来检测有著较大自行的恒星,或是变星,或是从光学双星中筛选出联星。
使用这项技术最值得关注的成就便是克莱德·汤博在1930年发现冥王星。
投影闪烁比对器(Projection Blink Comparator,PROBLICOM)是业馀天文学家班·玛雅发明的低成本的专业工具。它包括了两部幻灯片投影机,与旋转的遮片盘切换著阻挡来自这两部投影机的影像。这项工具允许业馀天文学家严肃的进行研究,在某些阶段做出贡献。
在现代,CCDs很大程度上已经取代了感光干版并将天文影像储存在电脑上。在电脑银幕上,不需要有形的闪烁比对器,就可以轻松的执行闪烁技术[1]。
现代的替换
现在很少再用到闪烁技术,因为用图像差分的演算法检测移动的物体比人眼可以更有效的得多。对一个已知运动方向和速率物体的位置,可以使用追踪和堆叠软体技术精确的测量出位置;叠加多个图像的精确位置移动,然后就可以连结起来使星迹脱颖而出。这在物体的移动量非常微小时特别有效,叠加的图像使它能够更容易被看见。
相关条目
- 辛曼核对器(Hinman collator)
- 目视比对仪
参考资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