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金伯利岩(英语:Kimberlite),亦音译作庆伯利岩,是一种火成岩,也是一种罕见的橄榄岩变种。同时是金刚石的母岩,因此寻找钻石矿通常由寻找金伯利岩开始。金伯利岩得名于其首次被发现的地点南非金伯利,1869年于此产出的83.5克拉(16.70g)钻石南非之星曾在该地引发一场钻石热,并开发出称为“大坑” (Big Hole) 的露天矿。中国大陆过往曾译作角砾云母橄榄岩。
此条目没有列出任何参考或来源。 (2023年7月20日) |
金伯利岩以垂直结构出现在地壳中,称为金伯利岩管以及火成岩堤,也可能以水平岩床(sill)的形式出现。金伯利岩管是当今最重要的钻石开采来源。关于金伯利岩的共识是它们形成于地幔深处。形成的深度介于150至450公里 (93至280英哩),可能来自异常丰富的异质地幔成分,它们的喷发快速而猛烈,常伴有相当多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挥发成份。正是这种深度的熔融与生成,使得金伯利岩容易赋予钻石捕虏岩。
尽管金伯利岩相对稀有,但因其作为钻石和石榴石的橄榄岩地幔包体到达地球表面的载体而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它可能比任何其他火成岩类型都更深的深度,以及它在低二氧化硅(SiO2)含量和不相容的微量元素富集方面所反映的极端岩浆成分,使得了解金伯利岩成因变得重要。
许多金伯利岩结构被放置为胡萝卜状的垂直侵入体,称为“管道”。这种经典的胡萝卜形状是由于金伯利质岩浆的复杂侵入过程而形成的,它继承了系统中大量的二氧化碳(CO2)和较少量的H2O,产生了深度爆炸沸腾阶段,导致大量垂直燃烧。[1]金伯利岩分类是基于对不同岩相的识别。这些不同的岩相与特定类型的岩浆活动有关,即火山口、火山岩和浅成岩。[2][3]
从历史上看,金伯利岩被分为两个不同的品种,主要根据岩相观察被称为“玄武岩”和“云母岩”。这后来由CB史密斯修订,他根据这些岩石的同位素标记将这些划分重新命名为“I组”和“II组”。RogerMitchell后来提出,这些I组和II组金伯利岩显示出如此明显的差异,以至于它们可能不像以前认为的那样密切相关。他表明,与I组金伯利岩相比,II组金伯利岩与菱镁矿的亲缘关系更密切。因此,他将II组金伯利岩重新归类为橙岩,以防止混淆。[来源请求]
金伯利岩浆的位置与起源都是争议的议题。金伯利岩浆的极度富集及地球化学作用,导致许多关于其来源的猜测,有模型将其来源置于次大陆岩石圈地幔 ( sub-continental lithospheric mantle , SCLM),甚至深至过渡带。富集的机制也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议题,其模型包括部分熔融、俯冲沉积物的同化或源自原生岩浆源。
金伯利岩含有很多矿物,其化学成分表明它们是在地幔内的高压和高温下形成的。这些矿物,例如铬透辉石(辉石)、铬尖晶石、镁钛铁矿和富含铬的辉石石榴石,在大多数其他火成岩中通常不存在,因此它们特别适合用作金伯利岩的指示矿物。
由钻出之岩柱中寻找,如有金伯利岩,则进一步大量开挖。探索频道节目更进一步介绍投资公司花了几十万美元深钻地表,取出地层岩柱后却无发现庆伯利岩,故放弃在该地点挖掘钻石。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