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复性劳损(英语:Repetitive strain injury,缩写:RSI),又称重复使力伤害、劳肌损伤[1],是指重复使用、振动、压迫或长期固定姿势引起肌肉骨骼系统或神经系统的损伤[2]。其他常见名称包括重复性应力疾患(Repetitive stress disorders)、累积性创伤疾患(Cumulative trauma disorders、CTD)、过度使用症候群(Overuse syndrome)[3]。
症状
重复性劳损的患者可能出现的症状包括酸痛、疼痛、抽痛、刺痛、肢体肌肉无力,最初表现为间歇性不适,然后发作频率越来更高[4]。
重复性劳损及其相关的创伤性疾患是指向数个离散不相关病况的上义词,这些病况可能与重复性工作、高强度运动、振动、机械性挤压、持续或不合适的姿势、重复性的离心收缩有关[2][5][6]。要确切采用哪个术语还有争议,但是美国劳工部和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使用的术语是肌肉骨骼疾患(MSDs)和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WMDs)[3]。
可归于此类疾病的例子包括有:肌腱病变、腕隧道症候群、肘隧道症候群、狄奎凡氏症、胸廓出口症候群、交叉症候群、肱骨内上髁炎、肱骨外上髁炎、板机指、桡隧道症候群、尺隧道症候群、局部肌肉紧张不足[7]、腱鞘炎。[2][5][6][8]
自1970年代以来,手臂、手、颈部、肩的重复性劳损病例在世界各地皆普遍增加,可归因于在工作场所中广泛地使用键盘(例如打字机和电脑),使用这些输入设备必须长时间固定姿势并反复动作[9]。也有文献表示极端温度是重复性劳损的危险因子[10]。
危险因子
某些领域的工作者有反复过劳损伤的风险。大多数职业伤害是肌肉骨骼疾患,其中多数是累积性创伤,而非单一事件所引起[11],例如矿工和照顾家禽的工人必须反复动作,可能会导致肌腱、肌肉、骨骼受伤[12][13]。由于肌肉骨骼系统尚未发育完成,年轻的运动员有较高倾向患有重复性劳损[14]。
社会心理因素可包含人格差异或工作场所的组织问题等。某些工作者可能由于工作过多、工时过长、工作控制权有限、社会支持不足,因而对工作组织产生负面看法。先前的研究显示:患有重复性劳损的工作者尿液中的儿茶酚胺(与压力有关的化学物质)会升高。与重复性劳损相关的疼痛可能演变成慢性疼痛症候群,特别是对于缺乏同事和上司支持的工作者[15]。
年龄和性别是重复性劳损的重要危险因子。风险会随年龄增长而增加[16]。女人比男人容易罹病,因为她们的身材较小、肌肉量较少、力量较弱,并与内分泌的影响有关。此外,吸烟和饮酒等生活型态也公认是重复性劳损的危险因子。最近的科学研究发现肥胖症和糖尿病可能会引起低强度的慢性发炎反应,从而使身体无法有效修复受损组织,导致个体容易患病[17]。
诊断
可使用多种客观的临床测试来评估重复性劳损。包括力量的测试,例如握力和捏力;诊断性测试,例如芬可斯坦测验用于狄奎凡氏症,斐伦式试验法、提内耳氏征象用于腕隧道症候群;以及神经传导检查,显示手腕神经压迫的状况。各种医学影像技术也可用于检查神经压迫,例如手腕的X射线、胸廓出口和颈臂区域的核磁共振检查。常规影像检查的利用有助于早期发现和治疗高危险群的过度使用损伤,这对于防止长期不良影响非常重要[14]。
治疗
重复性劳损的治疗没有捷径。为了限制损害的扩大,早期诊断至关重要[18]。RICE法则用于许多肌肉拉伤、韧带扭伤、其他瘀伤及损伤的首选治疗方法,其时间点为受伤后立即使用或受伤后的头24至48小时内使用。这些方式可以帮助减轻肿胀和疼痛[19]。初期的重复性劳损常用的处方治疗包括止痛药、生物反馈、物理治疗、放松技巧、治疗性超音波[8]。如果症状发作后不久便开始治疗,低度的重复性劳损有时可以自行缓解。但是某些重复性劳损可能需要更积极的介入,包括手术,而且症状也可能持续数年。
尽管治疗没有捷径,但是有有效的方法来治疗和预防[20]:一个是人体工学,即改变环境(尤其是工作场所的设备)以最小化重复性劳损;另一个是特定的按摩技术,例如针对激痛点的治疗及其相关技术,比如亚历山大技巧。
已证明一般的体能锻炼可以降低重复性劳损的风险[21]。医生有时会建议病患进行特定的肌力训练,例如改善坐姿、减少过度的脊柱后凸、避免潜在的胸廓出口症候群[22]。通常会建议改变姿势和手臂的使用[8][23]。
历史
尽管重复性劳损似乎是一种现代的现象,但长期以来医学文献中已有记载。1700年,义大利医师贝尔纳迪诺·拉马齐尼首次在义大利20多个行业的工人中描述了重复性劳损,其中包括音乐家和办事员[24]。1854年,英国外科医师詹姆斯·佩吉特首次发现了腕隧道症候群[25]。1875年4月发行的报纸《图形》描述了“电报瘫痪”(英语:Telegraphic paralysis)[26]。
瑞士外科医师弗里茨·狄奎凡于1895年首先在瑞士工厂工人中发现狄奎凡氏症[27]。法国神经学家朱尔斯·提内耳(1879–1952年)在1900年发明敲击测试来评估正中神经的压迫[28][29][30]。美国外科医师乔治·法伦以其1950和1960年代数百名病患的临床经验,提高了对腕隧道症候群病因学的认识[31]。
社会
特定病因已经广泛地成为疾病术语,例如黑莓拇指、iPod指、Wii肘、滑鼠臂、PlayStation拇指[32]、魔术方块腕[33]、手写笔指[34]、Emacs小拇指[35]等。
参见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