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置业计划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建置业计划(英语:Mortgage Subsidy Scheme(MSS))为香港房屋委员会于1998年所推行的其中一项置业资助计划。该计划主要协助受“整体重建计划”影响而须迁置的居民购入新建公共屋邨。但是,由于反应并不热烈,此计划于2001年后终止。

推行目的

具体机制

  • 重建置业计划屋苑选址以邻近即将重建屋邨(或位于重建中屋邨的指定楼宇)为主要考虑,并可以是居屋、由出租公屋转作居屋楼宇或私人参建居屋[1](但实际操作上,除爱蝶湾外均由出租公屋转作居屋楼宇),而入伙日期与迁出限期相若,方便居民原区安置。
  • 与另一个同期推出的资助房屋计划-可租可买计划一样,居民购买单位后均可获合共港币162,000元按揭补助金(单身拆迁户获发金额为家庭拆迁户一半;而正缴交市值租金的准业主则不获津贴),分六年发放[2]
  • 除首两个屋苑外,每次均与居屋一并销售,只限已列入重建屋邨/平房区的居民申请(部分屋苑则限制只有特定屋邨/平房区重建户,才有优先认购资格),并依目标清拆日期判断优先资格(分为第一及第二优先);若相关屋苑未获足额认购,才会拨入同期或接续的居屋期数出售。
  • 若计划反应热烈,房委会保留权利将邻近指定楼宇、即将建成的出租公屋大厦亦拨入此计划出售。

推出屋苑

1998年

  • 1998年9月推出,推出何文田冠晖苑(由何文田邨出租公屋转为此计划下出售居屋,并预留静文楼拨入计划内出售,但因反应并不热烈,最后没有加推),只供山谷道邨、何文田邨廉租屋大厦及红磡邨居民申请。由于冠晖苑销售录得足额认购,没有单位拨归随后发售的居屋第20期甲[3]。及后,政府于居屋20期甲,按照重建置业计划条款推出乐富康强苑[4],优先供即将拆卸屋邨及平房区居民申请。

1999年

  • 1999年8月连同居屋第21期甲推出,推出何文田冠熹苑,资格与冠晖苑相同。由于此期销售未录得足额认购,其他单位拨入居屋21期甲[5]。及后,政府再按重建置业计划条款,在居屋21期甲推出天颂苑颂棋及颂画阁[6],优先供即将拆卸屋邨及平房区居民住户申请。

2000年

2001年

  • 2001年连同居屋第23期甲推出,推出荔枝角荔欣苑[8],优先供即将拆卸屋邨及平房区居民,以及蝴蝶谷新村居民申请,其次为已列入重建、但当时未发出拆卸通知屋邨的居民[9]

规划好但没有推出过的屋苑

参见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