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台灣澎湖鄉紳,日治時期澎湖廳檢稅吏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郑子清(台湾话:Tīⁿ Tsú-tshing[b],1865年—1931年),本名郑祖扬,字子清,号肯播,“妈宫举人[c]”郑步蟾三子,时人多尊称“三舍伯”。台湾澎湖厅东西澳妈宫人(今澎湖县马公市),日治时期担任澎湖厅检税吏达二十馀年。[1][2]
郑步蟾(1831年-1878年)为清领时期澎湖妈宫唯二的举人之一,郑子清出生于同治四年(1865年)[d],为郑步蟾第三子、亦为正室李安英第三子;郑子清尚有一庶兄弟郑祖年在同治三年(1864年)出世,年岁略长于郑子清,但族谱仍将嫡出的郑子清列为第三子。[1]根据后辈子孙郑绍裘描述,郑子清样貌威严,且体格甚是魁梧。[2]
光绪21年(1895年),清朝大臣李鸿章与日本大臣伊藤博文签署《马关条约》,台湾、澎湖群岛自此易帜。[3]因应日本政府于同年颁布“住民去就决定日”,给予居住台湾全境的人两年的时间决定国籍[4][5];郑子清与其他三位兄弟乃协议商讨,长兄郑祖尧和四弟郑祖年迁居福建,而郑子清与次兄郑祖模则留守澎湖妈宫的祖茨。[6]
在日治时期,郑子清受聘为澎湖厅的检税吏,处理当地税务达二十馀年,可谓深受日本当局器重,他性格亲和,作有“退一步思”之墨宝,引以为座右铭,广受商界与百姓敬重。[2]
昭和六年(1931)农历九月初七,郑子清于南町(今启明里)居处中因脑溢血而忽然晕眩倒地,旋即送至澎湖病院抢救,不幸仍于翌日清晨往生,享寿67岁,后安葬于妈宫草树仔尾之公墓。[1][2]
西瀛吟社的吴尔聪感叹先前曾相约一道募款重修澎湖孔庙的故友,如今共同奋斗的伙伴又减少一员,为悼郑子清之逝,吴尔聪撰诗曰:[6]:78
“ | 想生前圣庙募缘,托钵市中愿学空门弟子, 悲此日玉楼作记,挥毫天上长辞尘世故人。 |
” |
郑子清幼承庭训使然,擅长诗文,在一新社的乐善堂(鸾堂)担任录鸾生,十分热衷推广民间风俗劝善的活动。此外,曾于澎湖天后宫内贞节祠题联曰:[7][6]:78
“ | 圣柏操凛,松贞慰夫,乃系人伦重。 爱妻风经,苦雨为妇,能兼子职修。 |
” |
“ | 大义薄云天,宜笃君臣,情深兄弟。 神威昭海峤,恩周黎庶,泽被戎行。 |
” |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