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里干嘎蒙古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达里干嘎蒙古

达里干嘎蒙古,一作达里冈厓牧场达里冈爱达里冈崖蒙古语ᠳᠠᠷᠢᠭᠠᠩᠭ᠎ᠠ西里尔字母Дарьганга),是清代蒙古地区设立的皇家牧场,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外蒙古车臣汗部土谢图汗部之间,即今蒙古国苏赫巴托尔省大部。该牧群直属清朝内务府上驷院,而不属于内外蒙古任何一个盟旗。

Thumb
达里干嘎蒙古族是由清初(1697年)移居达里干嘎的阿巴噶部苏尼特部喀尔喀部卫拉特人组成的。他们生活在阿斯嘎特(Asgat)、巴彦德勒格尔(Bayandelger)、达里干嘎(Dariganga)、纳兰(Naran)、翁贡(Ongon)、哈勒赞(Khalzan)、图布欣希雷(Tüvshinshiree)和乌拉巴彦(Uulbayan)的苏木。他们说喀尔喀蒙古语方言。
Thumb
1,2 - 杜尔伯特艾马克. 3,4 - 今库苏古尔省北部地区. 5 - 达里干嘎蒙古

历史

达里冈厓南起察罕齐老山,北至济尔垓图,东起哈鲁勒陀罗海,西至额固特,面积约二万三千平方公里。该牧场大部分原属车臣汗部,少部分隶属土谢图汗部,康熙三十年(1691年)“多伦诺尔会盟”,喀尔喀车臣汗部和土谢图汗部将达里冈厓贡献给清廷。[1]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时,土谢图汗派人管理康熙帝亲征噶尔丹时所用的马群,达里冈厓牧群就此形成。清代,牧群有一个由五人组成的组织,负责管理达里冈厓的马匹、牛群、骆驼和羊群,由八旗察哈尔下属的商都牧群总管兼理其事务。

1912年初,达里冈厓牧场被外蒙古哲布尊丹巴政权军队控制,当时该地级别最高的官员索诺木多布敦被蒙古政府提拔为统辖达里冈厓大臣。但不久又恢复了旧有的五个部落,达里冈厓牧群仍由五个头领管理,直属蒙古内务部。[2]中华民国成立后,与其存在争议。1913年,中国、俄国签订的声明文件及另件确定,外蒙古自治区域为清代库伦办事大臣乌里雅苏台将军科布多参赞大臣管辖区域,达里冈厓牧场不在此范围之内,应由中国直接管理。1914年,北洋政府规定达里冈厓牧场归察哈尔特别区,但实际上一直由外蒙古管辖,察哈尔都统未能履行管辖权。[1]根据蒙古人民党政府1923年的决定,1925年将其更名为达里干嘎旗,并入杭肯特乌拉省,辖18个苏木。1931年,因蒙古重新划分各,旧达里干嘎旗被划分为若干个县,并纳入东方省。1942年该地组建新省,1943年更名为苏赫巴托尔省[2]1945年随蒙古全国参与外蒙古独立公民投票,获国民政府承认。

196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蒙古人民共和国签订界约,按双方实际控制划定了中蒙边界,达里冈厓牧场正式归属蒙古人民共和国。

参考资料

参见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