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达夫尼与克罗伊》(法语:Daphnis et Chloé)乃莫里斯·拉威尔根据同名音乐剧所作之芭蕾舞曲。该曲之芭蕾舞音乐,以古希腊诗人朗高斯的《达夫尼与克罗伊》全三场组成作品为基础,并由俄罗斯芭蕾舞团于1912年在萨特蕾歌剧院作巴黎首演。而拉威尔本人亦从芭蕾舞音乐摘录了一部分,改写为第1号组曲与第2号组曲,并分别在1911年及1913年首演。
1909年,迪亚基勒夫带领的俄罗斯芭蕾舞团在巴黎之表演取得重大的成功。为向该成功进发,迪亚基勒夫遂委托新潮作曲家新作芭蕾舞音乐,拉威尔身在此列。据拉威尔所撰的信中提到,同年6月他已经跟芭蕾舞团老师米歇尔·弗金商讨关于该剧之大纲。写作期间,拉威尔的音乐设计与委托方的要求有所扞格,拖延了整体进度[1]。经过许多波折,作品在1912年4月5日完成[2]。对于创作理念,拉威尔表示[2]:
当我写作这部作品时,我意图完成一幅大规模的音乐性壁画,除了具有古朴趣味外,几乎接近十八世纪末法国画家所表现的绘画性,也用心去呈现幻想中的希腊神话。
演出的反应不甚正面,拉威尔本人亦认为作品中音乐的部分更重于舞蹈[1][注 1],后来将之改写为第1号、第2号管弦乐组曲(作品号M. 57a/b),又以第2号更受到好评。
此章节需要扩充。 |
《达芙尼与克罗伊》原本是朗高斯的田园牧歌式小说,描写莱斯博斯岛上,牧羊人达夫尼与牧羊女克罗伊的爱情故事,弗金与拉威尔共同编写的本作,则是根据罗马小说《达芙尼与克罗伊的田园故事》改编而成[2]。
众人向山河女神宁芙(Nymph)做舞蹈礼拜,期间达夫尼与追求者发生了冲突,双方以克罗伊的芳心为筹码进行比试,达夫尼获胜。此时海盗来袭,克罗伊被掳,达夫尼因绝望而昏厥过去。在“夜曲”中,三尊河川女神的雕像化为人形,将达夫尼抬进洞里,并向牧神潘(Pan)求救,这时远处传来人声合唱。
此时,海盗们在岩岛上跳著战舞(Danse guerriere),庆祝胜利。首领布鲁艾希斯(Bryaxis)命令俘虏克罗伊舞蹈以取悦众人,克罗伊假意顺从,欲趁势脱逃,不过没有成功。这时,天上降下一道刺眼的光芒,无法计数的山羊团团围住海盗,巨大的潘神幻影出现,并怒目瞪视海盗们,布鲁艾希斯见状立即释放了克罗伊。
达夫尼熟睡在河川女神的洞窟前,在破晓的牧羊人笛声中,克罗伊被牧羊女簇拥前来,两人重逢。事实上,牧神因爱慕河神西琳克丝(Syrinx),才答应了救援请求。而达、克正象征著牧神、河神在现实中的结合。“默剧”一段,即达、克两人诠释牧神、河神的爱情故事。在最后的献祭仪式上,达夫尼重立誓言,在“群舞”(Danse générale)中众人共舞,故事迎来美好的结局。
全曲约50至55分钟。
原作的乐队编制如下:
|
|
|
|
|
依照工具书《管弦乐作品手册》指示,上述之配器可简记为"=4 *3 =4 *4—4 4 3 1—tmp+8—2hp, cel—str"[3]。
此章节需要扩充。 |
此章节需要扩充。 |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