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步民主派(英语:Progressive democracy camp),或称激进民主派(英语:Radical democracy camp),是自2010年政改争议以来,用以分辨同为广义泛民主派的温和民主派(英语:Moderate Democrats)。亲中媒体广义称之为“激进反对派”[1]或“极端反对派”[2]。现组成香港立法会党团议会阵线。虽然在民主派中占少数,但具有重要影响力并长期主导议会抗争,2018年毛孟静首次成为民主派会议召集人。
激进民主派要求香港立即实现真普选,要求行政长官和立法会尽快推行全面普选、注重监察政府运作、视人权、平等、公义、言论自由等为社会的重要价值,与温和民主派人士相同,最初源于抗争手段有异,激进民主派主张在立法会进行激烈的非暴力抗争,与 民主党、 公民党等温和民主派出现政治分歧(如社会主义),但皆认同以非暴力手段抗争,并反对民主派分裂(早在2011年部分激进民主派反对与 民主党撞区以达致“票债票偿”的局面)。激进民主派与抗争派在其他政治、社会或经济立场上如本土主义也有不同。
被视为激进的主因
2010年五区总辞一事之前,此概念较不明显,只用以形容立场较不鲜明的泛民主派成员;并作为相对概念,但整体泛民均会有所合作。不过,自社民连发动“五区公投”后,传媒就开始使用此词形容并参加此项目的泛民主派,当中包括社民连及社运青年。
分裂
民主党于2010年1月宣布不支持五区公投,其后更于6月23日支持2012年政改方案,支持并推动五区公投的激进民主派指民主党支持政改是导致民主派分裂的主因,故民主党为建制派而非真正民主阵营。不过,泛民内部亦有不少声音指出泛民不应在此时分裂,反对狙击民主党。
数月后,由于社民连不少党员反对在2011年香港区议会选举“狙击”民主党,导致不少党员退党,于2011年1月23日另组人民力量。人民力量在2011年香港区议会选举“狙击”民主党,但最终,人民力量所派候选人除民主阵线的麦业成外全数落败,包括主席刘嘉鸿、立法会议员陈伟业、钱伟洛、欧阳英杰、任亮宪、李伟仪、陈志全、赵植东、符伟乐等人。而且有16人因得票少于5%遭没收保证金。黄毓民宣布区议会“票债票偿”运动失败。
2012年后,因中港矛盾、中港关系及香港政治改革争议等问题,以及对内地来港人士态度等问题,激进民主派出现严重分裂,分裂出抗争派。
其中社会民主连线、工党等左翼倾向的政党因主张同情内地来香港人士权益,而过去曾狙击民主党的人民力量自2013年黄毓民退党,以及2015年与民主党共同政改否决后,亦不再狙击民主党,全面与民主派恢复合作的关系,在2016年香港立法会地方选区补选,社民连及人力均支持公民党的杨岳桥。
政党合作
2016年新界东补选,激进民主派与温和民主派共同推举及支持公民党的候选人杨岳桥。自从2016年旺角骚乱后,本土派人气大升。激进民主派继续支持杨岳桥,最终杨岳桥胜出。但补选结果却反映激进民主派不少支持者流向本土派。
新界东补选后,为了应付选战,社民连和人民力量协调参与2016年立法会选举[3]。最终只有新界东的原议员陈志全(人民力量)及梁国雄(社会民主连线)成功当选,而其他地区如九龙西及香港岛低票落败,九龙东及新界西则因与其他泛民及本土派竞争而高票落败。
部份组织
相关政治人物
以往被视为“激进民主派”的组织
- 港同盟(1990-1994)
港同盟未和汇点合并前被视为“激进民主派”,是激进民主力量的急先锋,虽然主张激进,但从未采取暴力抗争,主张议会民主路线,港同盟和汇点合并后成立民主党,走温和的路线,为温和民主派。其后民主党再和前线(1996-2008)合并,继续主张以和平方式促进民主。
- 前线(1996-2008)
政纲内明示香港应全民制宪,废弃由中英双方商议而无港人广泛共识的《香港基本法》。2008年11月23日并入民主党,惟不少成员并未跟随加入。
- 社会民主论坛(1997-2002)
由前民主党的少壮派组成。
- 工党(2011至2014年间被部份人视为激进民主派,2015年起被视为温和民主派)
参见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