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赤崁楼大士殿是一间位于台湾台南市中西区的庙宇,位于赤崁楼西侧,主要奉祀观世音菩萨。相传创建于雍正年间[1]:63,是普罗民遮城遗迹上第一座中国式建筑[2]:124。后因改朝换代种种因素,大士殿历经三建二拆,于日治时期二次拆除之后,直至民国63年(1974年)开始重建于现址,民国65年(1976年)竣工接回寄祀之神像,安座奉祀至今[1]:62

事实速览 赤崁楼大士殿, 基本信息 ...
赤崁楼大士殿
Thumb
基本信息
位置 台湾台南市中西区赤嵌街6号
坐标22.9979261°N 120.2024784°E / 22.9979261; 120.2024784
宗教佛教
本尊观世音菩萨
开山时间 大清雍正年间
地图
Thumb
关闭

历史沿革

Thumb
光绪十八年(1892年)建成的第二代大士殿(约1895年拍摄)
Thumb
现位于赤崁楼的“大士殿捐题修理建醮芳名碑”

创建由来

赤崁楼大士殿建成年代已不可考,据庙中〈重建赤崁楼大士殿碑记〉(1976年)的说法,相传是清雍正年间,由当地居民集资捐建,供奉郑成功家佛观世音菩萨[1]:63。而之所以要在赤崁楼建庙,据说是因为当时赤崁楼一带夜里或有红毛人(荷兰人)幻化的鬼怪作乱,所以建庙供奉观音来镇压其邪气[1]:62[2]:75。此外也有创建于清道光年间与同治二年(1863年)的说法[1]:58[2]:124

而目前最早关于大士殿的文献记载,为于雅乐英语Camille Imbault-Huart(Camille Imbault-Huart)所著的《福尔摩沙之历史与地志(L'Ile de Formose. Histoire et description)》中,引用郇和的说法[1]:58。郇和在1863年时曾到普罗民遮城遗迹游历,并提到中国人在内部安置了一座神庙[1]:58。这座神庙应该即是第一代的大士殿[1]:58

由于普罗民遮城(今赤崁楼)被称为“番仔楼”,因此观音被惯称“番仔楼佛祖”,庙则称为“番仔楼佛祖庙”[1]:62[2]:75。当时的庙宇为坐北向南的建筑[1]:59[2]:125

清领时期

中法战争时期,来台督办军务的福建巡抚刘铭传光绪十年(1884年)命台湾县知县沈受谦拆毁赤崁楼遗留的普罗民遮城城壁,以免洋人将在台湾留有建筑物当作借口[注 1][1]:36[2]:130。过程中为避免波及民房,所以将附近的民房收购一起拆除,大士殿也在其中而遭拆毁,此为大士殿首次遭到拆除[1]:59。战争后台湾县知县沈受谦于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为了振兴文教,在赤崁楼北侧建蓬壶书院,同时将赤崁楼楼基填平,在高台上建造文昌阁、五子祠及海神庙[1]:42、43。其中的文昌阁,就盖在大士殿旧址上[2]:125。此外为回应赤崁楼附近居民的请求,已成为台湾巡抚的刘铭传于光绪十三年(1887年)命令沈受谦筹款重建大士殿给地方里人,后于光绪十八年(1892年)竣工,次年立碑“大士殿捐题修理建醮芳名碑”纪念[1]:59[2]:130[3]。此次重建的庙宇为坐东朝西[1]:59,位于文昌阁西侧下方[2]:125

日治时期

日治时期初期,赤崁楼与周边建筑曾先后被日本当局充作“陆军卫戍医院”、“台湾总督府国语学校台南分校”(后为“台湾总督府台南师范学校”,台南大学的前身)等用途[2]:77。这段时期,大士殿的香火受到影响,此外也因为地震、台风导致建筑受损[2]:77

昭和十七年(1942年),时任台南市长羽鸟又男计画重修赤崁楼,命台南市土木课进行规划,而后于两年后(1944年)完工[4][2]:77。但在这次的修复工程中,因为赤崁楼周边有众多建物遮蔽,除了影响景观外,也导致难以找到入口而影响访客造访[注 2],遂拆除周边建物[4]。而在这些建物之中,也包含位在赤崁楼正面(西侧)的大士殿[4][2]:125。而拆除大士殿后,因考量到对信徒的冲击,而计画将庙中神像及设备迁往大观音亭[4][2]:125

为此台南市役所教育课社寺系长等人在昭和十八年(1943年)5月31日前往大士殿进行调查,而后进行仪式退神动土,同年6月14日用神轿将神像移送到大观音亭[4]。第二代大士殿拆除后,旧建材也被用来作为赤崁楼修复工程的材料[4]

民国以后

二次大战结束国民政府来台后,大士殿信众曾多次陈情于原址重建大士殿[1]:62。民国52年(1963年)台南市政府计画重修赤崁楼时,市议会曾据信众请愿决议一并重建大士殿[1]:62。而后历经波折,在民国63年(1974年)开始大士殿的重建[1]:62。当时的重建委员会主任委员为欧铃木[注 3],常务委员有吴祖显、蔡松霖、傅木等人[1]。工程于民国63年(1974年)11月开始,民国65年(1976年)竣工落成,并接回寄祀于大观音亭的神像[1]:65[2]:126

奉祀神祇

大士殿主祀观世音菩萨,此外正殿还供奉弥勒尊佛韦驮护法伽蓝护法十八罗汉黑虎将军。后殿则供奉三宝佛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药师佛)、地藏王菩萨大成魁星主考官福德正神月下老人齐天大圣临水夫人注生娘娘

双面碑

Thumb
刻在“大士殿捐题修理建醮芳名碑”背面的“赤崁楼脩复记”

清光绪十九年(1892年)立的“大士殿捐题修理建醮芳名碑”,在日昭和十九年(1944年)赤崁楼修复工程中被拿来当成建碑的材料[1]:71。原先打算将原碑文磨掉后重刻,因参与修复工程的卢嘉兴认为原碑文也有保存价值,所以打算改在背面雕刻[1]:71。期间一度因发现石材有瑕疵而有改回磨平正面重刻的打算,最后改成将背面挖去有瑕疵的部分,周边保留厚度雕刻草花纹的框[注 4][1]:71。这使得此碑成为台湾罕见的双面碑,且一面为中文,另一面为日文[1]:71

〈赤崁楼脩复记〉[注 5]刻好之后,石碑嵌于文昌阁北边外墙上,直到民国54年(1965年)整修赤崁楼时,另一面的“大士殿捐题修理建醮芳名碑”才重新被发现[1]:8。在这之后石碑改陈列文昌阁台基下方的小碑林中,〈赤崁楼脩复记〉那一面反而嵌入墙壁内[1]:8。台南市文献委员谢碧连经由卢嘉兴的著作得知双面碑的事情后,向台南市文化局反映,最后相关单位于民国92年(2003年)2月挖掘,让另一面重新呈现[1]:8。该石碑后来改立于普罗民遮城正门遗迹前方,双面同时展示。

图片

注释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