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城本土主义暴动(英语:Philadelphia nativist riots)是指1844年5月6日、5月7日、5月8日和7月6日、7日之间,在美国费城的肯辛顿区和南华克区中发生的一系列由反天主教思想导致的暴动。该次暴动是因为在费城的信奉天主教的爱尔兰裔移民的比例增加,而费城本土民众主要以清教徒为主,使得费城本土民众反天主教情绪高涨,继而导致了是次暴动的爆发。为了平定暴乱,美国政府调动了一千多名民兵来镇压参与暴动的本土民众,最终造成了数百名人员伤亡。

Quick Facts 费城本土暴动, 日期 ...
费城本土暴动
1844年七月七日,州民兵(左)正在向暴乱者开火
日期第一次暴动:1844年五月6、7、8日
第二次暴动:1844年七月6、7日
地点
起因反天主教思想
反爱尔兰思想的流行
本地保护主义
社会不稳定
结果民间反爱尔兰裔移民事件上升到政治层面
进一步加强了政府的权力
冲突方

 宾夕法尼亚州

参与暴乱者
领导人物
宾夕法尼亚州 戴维·R·波特
宾夕法尼亚州 罗伯特·帕特森
无主要领导者
伤亡
死亡20+[1]
Close

暴动前五个月内,部分具有排外主义思想的民众在费城散布天主教徒试图取消学校课程中有关《圣经》的内容。同年五月六日,一部分具有排外主义思想的民众在费城的肯辛顿区发起暴动,摧毁了肯辛顿区中包含两座天主教堂在内的许多建筑。同年七月,部分具有排外主义思想的民众发现南华克区的天主教堂开始组织武装自卫后,对此感到十分不满,部分民众开始攻击保护教堂的军队,双方爆发了激烈的冲突,并进一步导致了第二次暴动。在第二次暴动中,出现了大量人员伤亡,并有两座天主教堂被损毁。

事后,天主教会起诉了费城市政府并获得了部分维修费,部分民间意见领袖声明谴责这两次暴乱。尽管暴乱者所属的利益集团否认对此事负责,但仍然在全美国范围内引起了对排外主义思想的批评和指责。是次暴动向民众暴露出了费城及周边地区执法能力的缺陷,事实上促进了警方进行多项改革,并、对费城的合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

背景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费城吸引了许多欧洲移民(多来自德国爱尔兰)来此定居,多数移民是天主教徒,而由于宗教、经济和文化差异等问题,本地民众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张。[3]

历史学家伊丽莎白·格芬指出:

these new arrivals, impoverished, unskilled, and Catholic, immediately confronted an ancient enemy, the Protestant Scotch-Irish, longtime resident in Philadelphia, proud of their "in" status, mostly skilled workers, and ready, eager, and able to renew the political, economic, social, and religious feuds of the old country. During the 1830s they had organized an Orange Society for that express purpose.


这些新移民一贫如洗、没有技术、信奉天主教,他们面临着一个宿敌——信奉新教的苏格兰人爱尔兰人。他们大多是技术工人,长期居住在费城,并对自己的“入乡随俗”感到自豪,他们随时准备并且有能力重启原来的的政治、经济、社会和宗教纷争。19世纪30年代,他们为此组织了一个类似于奥兰治兄弟会的协会。[4]

伴随着天主教移民的涌入,费城本地的清教徒和本地居民愈发不安,他们因而开始组建反天主教团体和反移民的地方民众组织。1842年8月26日,一名纵火犯纵火焚烧了费城雷丁铁路公司的桥梁,反天主教团体和反移民的地方民众组织立马将纵火事件归咎到信奉天主教的爱尔兰裔移民的头上,同时呼吁组建了新教研究院。[5]他们所组建的新教研究院同1840年初建立的一些其他反天主教组织一样,出版和分发宣扬反天主教思想的文献和报纸。[6]

Thumb
弗朗西斯·肯里克主教

19世纪40年代,费城的学生每天上学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读新教译本的《圣经》,1842年11月10,本地天主教会的主教弗朗西斯·肯里克致信费城各公立学校的董事会,希望学校允许天主教徒可以在学校学习天主教译本的《圣经》并免去天主教徒在校期间的其他宗教课程。[7][8]理事会同意了主教的要求,要求各校不得强迫学生参与宗教课程和宗教活动,并允许学生在校期间阅读他们选择的《圣经》而不是只能阅读新教译本。地方主义者借机煽动民众对天主教会的不满,曲解了主教向董事会的致信,称主教在信中的要求是对清教徒虔诚的蔑视。[7][9]

约一年后,有传言称主教正访问一所女校并要求该校校长停止校内读新教版本圣经的活动,但校长宁愿辞职也不接受主教的提案。主教随即否认传言,称有几名信天主教的学生确实转而去阅读天主教译本,如若阅读不同译本的圣经会带来莫大的问题,那么不如不在校内读经。借此,部分新教徒认为天主教徒正在教宗的影响下禁止学生们在学校内阅读圣经。[9][10]


五月暴动

1844年5月3日,美国共和党[注 1]在费城一个爱尔兰裔居多的地区举行了一次会议,一些爱尔兰裔移民袭击了参会者,参会者不得不紧急离开会场。[8]

Thumb
乔治·希夫勒

同年5月6日,本土主义者再次大规模聚集。期间天降大雨,集会地点因而转为附近的市场内,本土主义者继续宣扬其思想,最终引起了爱尔兰裔天主教徒同本土主义者的冲突。冲突逐渐升级,不止于市场之内,而延伸到市场之外,有人从市场附近建筑的窗户中开枪射击本土主义者,据报道有一两名本土主义者死于枪下。冲突结束前,本土主义者还袭击了慈善姊妹会和几间天主教徒的房子。[11][12]

在19世纪40年代,费城多数郊区的治安由民选警员和兼职看更维持,当有大规模事件发生时,警员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联络治安官以组建治安队前来维护治安,因而,当时的民选警员无力遏制冲突。[3][12]

7日,本土主义者谴责天主教徒,呼吁人们起来反抗“教宗的血腥之手”[12],一群本土主义者到肯辛顿游行示威,并同天主教徒之间爆发了枪战。骚乱期间,本土主义者焚毁了希伯尼亚消防站、三十几间屋子和之前发生冲突的市场。本次事件直到由乔治·卡德瓦拉德将军指挥的地方州民兵赶到并驱散人群后才平息。肯里克主教立即发表声明,要求天主教徒避免同本土主义者之间发生冲突。[11]

8日,在短暂的平静后,冲突再次席卷肯辛顿。本土主义者返回肯辛顿,焚毁了第二大街与杰斐逊街交界处的圣迈克尔天主教堂及其教区住宅和前几日遭袭击的慈善姊妹会。在州民兵赶到前,又有几间普通居民的房屋被焚毁。冲突直到州民兵赶到才逐渐得到控制。但是,圣奥古斯丁教堂又聚集了一批暴徒,军队驻扎在教堂附近,市长恳求暴徒保持冷静。然而,暴徒藐视军队,向市长丢掷石块并焚毁了教堂。.[12][13][14]

在这一系列事件中,造成了14人死亡、50人受伤,损失金额达15万美元[8][14][15],相当于2016年的491万美元。[16]

随后,市长成立了一支部队用以保护天主教堂,肯里克主教也下达了下个周日教堂关闭以免产生冲突的命令,堂内所有贵重物品被单独带走以妥善保管。肯里克主教要求教徒在面对暴徒时不要抵抗,等候警方处理暴徒。然而,大陪审团于6月18日作出裁定,将问题归咎在执法部门和爱尔兰裔天主教徒的应对措施不完善上,称暴力事件的爆发是由于移民问题和 "社区中的一部分人试图将圣经排除在公立学校之外"。

七月暴动

7月3日,圣菲利普·内里教堂的神父获悉教堂可能在美国共和党的独立日游行中受到袭击。为防止暴力袭击,教堂申请了一些武器供志愿者部队在必要时使用。宾夕法尼亚州长批准了组建部队的请求,并从富兰克福军械库配置了武器。[15]

尽管游行当天并没有发生暴力事件,但在7月5日,大批共和党支持者聚集在教堂要求撤除武器,神父和志愿者们则一直在戒备状态。治安官后来拿走了枪械,并解散了人群,留下一支志愿治安队守卫教堂,但是仍有人要求进一步对教堂进行检查。随后,治安官、一名市议员和17名本土主义者进入教堂,发现了三名武装人员、53支火枪、10支手枪、一桶火药和弹药。为免激怒外面的共和党支持者,治安官决定将搜索人员留在教堂内并暂时不搬走这些武器。7月6日凌晨,帕特森少将命令军队清理街道。人群散去后,教堂内的武器才被移走。

注释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