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贝齐寮人(马达加斯加语:Betsileo),又译作贝希略人[1],是居住在非洲马达加斯加岛高地的一个种族。贝齐寮人是马达加斯加人口第三大族群,人口约150万,占总人口的12.1%。贝齐寮人的字面意思是“许多不可征服的人”[2]。1990年代中期人口约为1,500,000人[3]。沟通语言为马拉加斯语。产也方面多为农业,其中又以种植稻米为主。宗教信仰为基督教、天主教与当地传统信仰形成的独特宗教系统。在梅里纳人统一全国前他们也有自己的王国。
贝齐寮人占据马达加斯加高地南方。传统领土从北方的马尼亚河向南延伸至安德林吉特拉国家公园,西至邦古拉法区,东至东方森林( Tanala部落居于此)。大部分贝齐寮人集中分布于非洲马达加斯加菲亚纳兰楚阿省的高地,但大约有150,000的人口居住于贝齐布卡河流域。[2]
贝齐寮人和其领土传统上被分为三个主要区域。北方贝齐寮人(或称Fisakana)居住范围往北延伸至伊瓦图、Manandona流域,向南延伸至马尼亚河;中部贝齐寮人(又称Manandriana)居于伊瓦图与Matsiatra河之间;南方贝齐寮人位所有贝齐寮境内南至Matiatra河域。
1900至1964年间贝齐寮人口从408,000人成长至737,000人,1990年代中期已跃升至1,500,000人。生产稻米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和多样化饮食,导致贝齐寮人口每年成长超过百分之三,是马达加斯加人口成长最迅速的民族。为因应快速的人口增长,贝齐寮人开始向外迁移到马达加斯加其他地方,抱括马达加斯加最北端。[3]
2004年贝齐寮人为马达加斯加人口数第三多的民族[4]。
贝齐寮人的语言是马拉加斯语,为马来-波利尼西亚语族的一支。[3]
贝齐寮人为马达加斯加中部高原区,海拔高度750~1500米,气候上来说中部高地相较东部雨林来得干燥,跟西部相比又比较湿润。属热带雨林区与半干燥气候之间,夏干冬雨、干燥凉爽。雨量充足、多条河流流经、地势多丘陵、高地,所以地理景观多以梯田为主,多种植稻米,是岛上人口稠密区,除了贝齐寮人以外也是其他民族例如梅里纳人的家园。[5]
从北到南较大的行政中心分别是安布西特拉(Ambositra)、安布希马哈苏阿(Ambohimahasoa)和菲亚纳兰楚阿(Fianarantsoa)、安巴拉沃(Ambalavao)。其中的小城镇也有行政和市场的功能。一个村庄范围从75人到几百位居民不等,并没有一定标准的范围。农村居民通常居住在高地上的山谷间溪流流经的水稻种植区,流经这些村落的溪流于梅雨季节提供灌溉水与冲积土,运河一旦建成便能提供许多稻田稳定的灌溉水。[3]
17世纪起,贝齐寮人建立了不同且各自独立的小王国[3],在此同时梅里纳人建立了伊默里纳王国,与各沿海王国相比,伊默里纳王国起初非常弱小[6]。19世纪拉达马一世上任后征服贝齐寮各部落王国,并将贝齐寮切割为南北两区域,因此,贝齐寮人于19世纪开始被马达加斯加政府分割于不同行政区之下。[7]分别隶属于菲亚纳兰楚阿以及安齐拉贝,部分贝齐寮人被当作奴隶,被卖给国内其他地方或欧洲奴隶贩子[3]。最后拉达马一世更统一全岛,此时大英帝国政府尊称拉达马一世为马达加斯加国王。
贝齐寮人认定上相近于同属高地居住群体的梅里纳人。 贝齐寮人的社会结构由一套复杂的亲属关系所构成。家庭成员间紧密的连结贯串整个社会到管理阶层,大部分的贝齐寮人都有责任参与家庭职务。 此外,贝齐寮人也非常重视长者作为社群领袖的角色,社群中的长者通常握有比政府官员更大的权威。[3]
贝齐寮社会长期受到奴隶制度的影响,尽管到了法国殖民时期将奴隶制度废止[8],但奴隶制度仍存在于贝齐寮社会。透过一定程度的分层组成复杂的社会组织系统,贝齐寮的社会结构主要依照个人家庭祖先的身分,被区分为地位由高至低的:贵族(andriana)、自由的平民(hova)、奴隶(andevo)。位居种姓制度较高阶层的人通常被称为 tompon-tany(土地的主人),意即拥有土地以及可以确认祖先源起的家庭墓。[3]
贝齐寮人并没有一个标准的家庭形式。核心家庭平均占一个村庄家庭形式的40%至45%,扩展家庭家户通常出现在较富有的村庄,单身、夫妻家庭较常出现于贫困的村庄。。[3]
贝齐寮人的婚礼中,男方家庭传统上会送女方一台推车。通常婚后是从夫居,但如果女方拥有较丰裕的土地或家族缺少男丁,夫妻婚后则会选择从妻居。进入法国殖民时期后,婚姻关系需向政府登记。在过去,一夫多妻者为富有或地位显赫的男子,拥有多区块稻田的男子将家屋及妻小安置在各个区域,换句话说,妻子们生活在不同的居住点。婚姻都是被安排的,婚配对象多半是表亲关系,唯一的禁忌是不能嫁娶母亲姊妹的孩子,这样的婚姻被认为会导致生育能力受损或是导致遗传疾病。 试婚模式十分盛行,夫妻于青少年时期就开始同居,第一个孩子会在女方的村落诞生,婚姻关系于男方举办庆典将女方与孩子接回自己村落后正式开始。 [3]
贝齐寮人的亲属关系与继嗣为两可继嗣,其中又属父系继承最为常见。一个贝齐寮人同时为数个继嗣群体的成员,纵使大部分婚后从夫居,妻子仍为原本继嗣群体的成员,当她死后原属的继嗣群体会要求将她葬在原属群体的家族墓,但这样的要求往往是被拒绝的,而女子最后会被葬在丈夫的继嗣群体所属的家族墓。
贝齐寮行幼子继承制,最年幼的孩子留在父母的家屋并且在父母一方或双方过世后留守家屋。
贝齐寮人以拟制亲属仪式将非亲属关系者(甚至他民族者)纳入自身血缘亲属群体中,寄养(有亲属关系)是常见的,领养(无亲属关系)是被允许的、但并不常见。 [3]
贝齐寮人使用世辈型亲属称谓称呼父母那一代的亲属,使用夏威夷型亲属称谓称呼同辈的亲属,同时承认手足间的年纪差异,比自己年长的称为—zoky,较自己年轻者称—zandry,称呼手足方式为“同性与否+男性或女性”,‘Raha’意为“相同”,”‘Ana’意为“不同”;‘lahy’意为“男性”,‘vavy’意为“女性”,举例而言,一男子称呼他的兄弟为—‘Rahalahy’意思即为“相同性别+男性”,称呼姊妹为‘Anabavy’ “不同性别+女性”;而女子称呼她的姊妹为‘Rahavavy’ “相同性别+女性”,称呼兄弟为‘Anadahy’ “不同性别+男性”,这样的称谓方式并没有凸显出交表或平表的关系。手足的孩子与自己的孩子同称—zanaka,手足的孙子与自己的孙子亦同称—zafy。[3]
贝齐寮人使用亲从子名制,父母亲于第一个孩子出生时更改名字。‘Ray’意为“父亲”,‘Reny’为 “母亲”,假如孩子的名子叫‘Talata’(意思是星期二),则他的父母分别改名为‘Rainitalata’(星期二的父亲)、‘Renitalata’(星期二的母亲)。 [3]
农业是贝齐寮社会主要的为生模式。米饭是他们的主食,每年都在同块土地种植一年收成一次地的稻米,十七世纪初开始出现灌溉水田[9]。,其他则依靠雨水;灌溉的土地有可能在十月会进行更换,其他的土地更换与否则取决于十一月份的降雨量。 自十世纪左右,讲著班图语的移民带著瘤牛从非洲东南部来到岛上后[10],瘤牛对贝齐寮人生活产生重大影响,于农业方面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大多数贝齐寮人利用它进行农耕,牛只连接到拖车前和用来拉犁和耙,他们已翻耕后的水田便可以进行耕作,贝齐寮人也收集牛的粪便,当作肥料使用。从游牧(豢养牛只)到集约农业(种植稻米),贝齐寮人经历了历史性重大的转变,有些贝齐寮人目前仍然繁殖豢养牛只,但大部分人向市场购买,牛是用来存储财富,为生产稻米经济的一种手段,并为仪式屠宰。[3]
贝齐寮人每餐的饮食除了有米饭和牛肉外,还有其他家畜肉类(猪肉、鸡肉、鸭肉、鹅肉、珠鸡、火鸡肉、山羊肉、羊肉)和其他作物(甜木薯、番薯、白薯、芋头、蚕豆、豌豆、花生、玉米、番茄、洋葱、香蕉)。烟草被视为经济作物栽种。贝齐寮人种植自己的咖啡,拥有许多果树,无论是热带水果(例如:芒果、木瓜、百香果)或温带(橘子、柠檬、桃子、李子、杏树)。偶尔在溪流、河流从事渔业,鳗鱼通常作为奖赏。[3]
贝齐寮人的房屋由多样的材料建成,包括枝条、胶泥和木材。最好的房屋被油漆粉刷,且有两层至三层楼,四到六间房间,有屋瓦或至少由砖块或木材建构。较贫困的房子只有一层楼内有一或两间房间,其框架是枝条和胶泥,屋顶是由村庄附近山坡上收集来的长草制成。石雕作品点缀贝齐寮村庄景致,石雕作用包括纪念特殊事件、死在家园外的人、或做为家族墓。最常见的墓是矩形半穴居结构,高过地面大约一公尺,贝齐寮人雇用梅里纳人工匠为他们建墓。现代坟墓是水泥制的,传统结构是由小石头制。墓中两、三面墙后便是祖先安睡的床(大约六到九张)。[3]
随著欧洲传教士在十九世纪的到来,基督教于1869年成为伊默里纳王国皇室的官方信仰[11],许多马达加斯加居民皆改信基督教,从此与传统信仰一起拥有越来越多的信众。目前大多数贝齐寮人为新教徒或天主教徒,但祖先的传统与宗教信条仍存在于他们的日常生活中,或伴随著欧洲宗教一起出现。贝齐寮人信仰上认可的祖灵与鬼神,和自然精神相似于世界上其他地区实行的万物有灵论 。贝齐寮信仰中有一位名为Zanahary的创造神,常于仪式典礼中被提及到、与仪式有关系。欧洲引进的宗教与马达加斯加本土宗教相互竞争的影响下,导致其基督教惯例和传统信条合并,于仪式与信仰宗教习俗上成为一个独特的系统。[3]
七月至八月这段时间为农业淡季,是贝齐寮盛大庆典举办期间。其中最显著、仍然发生的仪式为—翻尸换衣仪式(翻尸节)—意为进入坟墓中,移动、重新包裹尸首,仪式中祖先的遗骸被取出自己的陵墓,并包裹在新的麻布中。最豪华的翻尸换衣仪式发生在一个新的坟墓启用时,而遗体将会从一个或更多的古墓中移入。当一大群人聚集餐与葬礼或庆典时,贝齐寮人会屠宰牛只,并将肉分送给大家。 类似的宗教仪式可以在托拉查(Toraja)、南苏拉威西(South Sulawes)和dayaks inkalimantan和印度的各个地方找到。[3]
死亡后至少会有两种灵魂离开身体,一个灵魂前往Ambondrombe,一座从塔纳拉人王国延伸到南方海岸的山脉,概念类似今天说的天堂与地狱,从此便与活著的人没有关系,另一个灵魂(称作Ambiroa)停留在家乡附近,漫游于山谷间,偶尔回家或侵入别人梦中。Ambiroa于任何在陵墓中进行的仪式过程中被活人召唤,回到凡间接受服务,为贝齐寮信仰仪式中的焦点。[3]
贝齐寮主要传统艺术为生丝编织而成的编织品,称作兰巴lamba,这种多彩的披风除了活人配戴外,也多作为死者的陪葬品。 [3]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