蝦夷本武尊經由海路進入陸奧國(今本州東北地方)攻打東夷「日高見國」。征討後,「蝦夷既平,自日高見國還之,西南歷常陸(今茨城縣東北方)」。由此可見蝦夷人的勢力範圍,從茨城縣東北地區包括了整個本州東北地方。 《日本書紀》中對蝦夷的記載是這樣子的:「朕聞:其東夷也,識性強暴,凌犯為宗。村之無長,邑之勿首。各貪
征夷大將軍征夷大將軍為奈良時代至平安時代期間,被派遣至東國的高階將軍的一個稱呼。其後,以武家政權之稱的幕府成立後,也有將軍、公方、大樹、大樹公、御所等稱呼。與此相似的職位有征夷副將軍、征狄大将軍、征西大將軍、征東大將軍(日语:征東大将軍)。 所謂「征夷」,就是「征討夷族」的意思。征夷大將軍就是獲命去征討夷
國後目梨之戰Takakura Shinichiro.. Far Eastern Survey. 1960-07, 29 (7): 112–112. ISSN 0362-8949. doi:10.1525/as.1960.29.7.01p13857 (英语). [失效連結] 夷酋列像 蝦夷征討 胡奢麻尹之战 沙牟奢允之戰
夷酋列像蔵的《阿伊努人物屏風》有6点构图、人物姿势相似之处。 北海道新干线新函館北斗車站站内,有当地扶輪社制作的《夷酋列像》的大型展示陶板壁画。 蝦夷征討 胡奢麻尹之战 沙牟奢允之戰 岡田和彦、他. 夷酋列像 蠣崎波響. 図書裡会(市立函館図書館). 1988: 36p. 已在网络上公开。ションコ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イコトイ
巨勢麻呂文武天皇庆雲2年(705年)时任民部卿位階从四位下。 进入元明天皇时代后、和銅元年(708年)被任命为左大辨、同年为正四位下、翌和銅2年(709年)被任为征东将军,担当蝦夷征討。和銅3年(710年)升至正四位上。和銅6年(713年)升从三位,位列公卿、灵龟元年(715年)任中納言。 灵龟3年1月18日(农历)(717年2月7日)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