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雲號驅逐艦 (吹雪型)「東雲」號驅逐艦(しののめ)是大日本帝國海軍第40號驅逐艦,「吹雪型驅逐艦」的六號艦。於佐世保海軍工廠動工,在1928年至1941年間服役。其命名繼承自東雲型驅逐艦的同名艦,是第二艘被命名為「東雲」的戰艦。雖然編號為「吹雪」型六號艦,但事實上較同屬「吹雪」型的五號艦「叢雲」號更早動工、下水及服役。
吹雪型驅逐艦吹雪型驅逐艦(日语:吹雪型駆逐艦/ふぶきがたくちくかん?)是大日本帝國海軍(以下為日本海軍)在華盛頓海軍條約的限制底下所建造的艦隊型驅逐艦。 在計劃時期被稱為特型驅逐艦(とくがたくちくかん),源於1924年在艦政本部內設立的「特型驅逐艦對策委員會」,該委員會的成立目的是要滿足艦政本部就「新型驅逐艦」的各種苛刻要求。
松型驱逐舰松型驅逐艦(平假名:まつがたくちくかん)(官方文件中称为丁型驅逐艦)是太平洋战争中大日本帝国海軍从1944年(昭和19年)起建造的战时量产型驱逐舰,被分類為一等驅逐艦。它和第一代神風型驅逐艦(日语:神風型駆逐艦 (初代))并列成为日本海軍建造量最多(32隻)和建造天数最少(約5个月)的驱逐舰。也是帝国海军的最后一种量产驅逐艦。
旅顺口海战(暁型駆逐艦))、晓(日语:暁 (暁型駆逐艦)))、第2(司令石田一郎海军中佐,下辖雷、胧(日语:朧 (雷型駆逐艦))、電(日语:電 (雷型駆逐艦))、曙(日语:曙 (雷型駆逐艦)))、第3驱逐队(司令土屋光金海军中佐,下辖薄雲(日语:薄雲 (東雲型駆逐艦))、涟(日语:漣 (雷型駆逐艦))、東雲(日语:東雲
叢雲號驅逐艦 (吹雪型)東日出夫少佐:1941年4月10日 – 吹雪號驅逐艦,吹雪型驅逐艦一號艦 白雪號驅逐艦,吹雪型驅逐艦二號艦 初雪號驅逐艦,吹雪型驅逐艦三號艦 深雪號驅逐艦,吹雪型驅逐艦四號艦 東雲號驅逐艦,吹雪型驅逐艦六號艦 薄雲號驅逐艦,吹雪型驅逐艦七號艦 白雲號驅逐艦,吹雪型驅逐艦八號艦 磯波號驅逐艦,吹雪型驅逐艦九號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