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冲,又称艨冲艨艟艋冲,是中国古代的几种战船的称呼,亦是汉朝水军的主力船型之一[注 1]。蒙冲整个船舱与船板由牛皮包覆,可作防火之用。而两舷各开数个桨孔以插桨船且供橹手划船。每层船舱四面皆开有弩窗和矛孔可作攻击各方向敌人之用[注 2]。蒙冲的船型大小不一,有些书籍的插图画出甲板以上有船舱三层,另外有些书籍的插图只画了一层。

Quick Facts 繁体字, 简化字 ...
蒙冲
Thumb
繁体字 艨衝
简化字 蒙冲
Close
Thumb
《武经总要》蒙冲图
Thumb
《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戎政典·第九十七卷》所载的蒙冲图

定义

蒙冲这类战船在东方和西方学者的研究当中有不同的定义。东汉刘熙在《释名》中解释蒙冲为:“外狭而长曰冲,以冲突敌船。”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客座教授张磊夫认为《三国志》所载的艨艟有别于唐代李筌《太白阴经》所记述的模样(艨艟是轻快的先锋船且由两层组成。)。虽然《太白阴经》指艨艟是轻快的先锋船[注 3],但汉代三国时所用的艨艟的船头应是设有攻击敌军船只利器的强大战船。而利器运作的有效性则取决于其重量而不是速度。[注 4]到了元代,学者胡三省指出:“艨艟即蒙冲,战舰也。”[注 5]为蒙冲作出了简单的定义。

历史

艨艟的制造及应用在公元二世纪至三世纪,即三国时期至西晋年间已有记载[注 6]。但直至唐代前都没有人知道它的规模和船貌。

据西晋陈寿三国志》卷55所示,吴军的将领董袭江夏攻打黄祖时,黄祖曾以艨艟封锁孙权退却的路线。[注 7]对于击退黄祖一战,黄盖与董袭取得胜利是因为他们将艨艟排成浮动堡垒才去抵抗黄祖。后在公元208年,孙权刘备在的赤壁之战曹操战斗。黄盖连同周瑜也利用魏军用锁连接艨艟的机会施行火计,再以数十艘内装薪草和灌注膏油的蒙冲斗舰藉诈降冲入曹操水军之中,引起岸上曹营大火大败曹军。[注 8][1]可见蒙冲在历史方面发挥了决定战局的重要的作用。

在唐朝以前的朝代,蒙冲都被曾被使用来打水战。据南朝沈约著的《宋书王镇恶传记载,王镇恶派遣水军由渭水进攻羌人于泾上,其水军都是乘坐蒙冲。所有士兵都在船内,他们在船外看不见船员。由于羌人在北地没看过舟船,竟然因此以为是神兵。之后姚思廉著述的《陈书侯瑱传也有相关记载。侯瑱与王琳芜湖进行水战时,定州刺史章昭以牛皮包覆蒙冲小船,冲撞敌船,并将高热的熔铁喷洒在敌船上,而使王琳水军大败。直到北宋时,艨艟的型号及款式仍然很简单。但在南宋以后则逐渐发展成不同类型多桨、构造较复杂的蒙冲。南宋名将虞允文曾在采石矶一役以主力型艨艟攻击完颜亮明代的蒙冲根据《武备志》的记载则是“此不用大船,务在捷速,乘人之不备。”

参见

注释

参考来源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