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董安于(?—前496年),中国春秋时期晋国赵氏的家臣,董氏。
董安于 | |
---|---|
本名 | 氏:董 名:安于 |
逝世 | 前496年 |
国籍 | 晋国 |
活跃时期 | 春秋 |
董安于在赵鞅(赵简子)继位前已为赵氏效力,年少时为赵氏担任文书撰写文告命令,得到前朝赞赏和各国称信其义;壮年时候董安于成为赵简子的重臣,跟从司马治理军队,使军中不再出现残暴的虐待行为;到年老时董安于跟随宰官治理民事,使民众对赵氏忠心不二。[1]
赵简子命令董安于营建晋阳城(今山西省太原市),在董安于的治理下,晋阳城墙厚实,仓库中也有充足的钱粮,官署的墙垣用上坚韧的灌木主干建造,以便随时取材作造箭之用,柱子的基础则是冶铜所建,因此能供给军需消耗及制造兵器。之后赵简子命尹铎继续经营晋阳,尹铎遵循董安于的治理方法。[2]
晋定公十三年(前497年),赵简子筑晋阳城完工,要求邯郸午归还攻伐卫国所得的五百户,以便安置在晋阳,邯郸午答应了赵简子却没有马上归还民户,而是听从父亲和兄长之言,等到攻齐后才安排迁徙。赵简子大怒而杀掉邯郸午,邯郸午的儿子赵稷与家臣涉宾率领邯郸人叛变。夏六月,董安于要赵鞅先作准备。赵鞅说:“晋国有法,先发动祸乱之人处死。我们应后发制人。”董安于说:“与其危害百姓,宁可我一个人去死。请以我作为作乱的解释。”赵简子不答应。秋七月,范氏、中行氏进攻赵氏之宫,赵简子逃亡晋阳。[3]赵简子在得到智、魏、韩三家帮助打败敌人后,以董安于在固守晋阳中立下功劳,坚持要赏赐他。董安于推辞不受,并说自己自年少时便为赵氏效命,担任文书、整肃军纪和理顺民事,都得不到赏赐。到现在像得了疯症般参与战争,赵简子却要赏赐,自己宁愿逃跑也不愿接受,说完便真的快步走了出去。于是赵简子放弃了赏赐董安于的打算。[1]
晋定公十四年(前496年),知文子荀跞宠臣梁婴父讨厌董安于,向知文子说:“不杀死董安于,让董安于在赵氏主理政务,一定能使赵氏得到晋国。何不因他先发动祸难而责备赵氏?”知文子命人告诉赵简子说:“范氏、中行氏虽发动叛乱,但本是董安于挑起的,晋国有法,先发动祸乱之人处死。范氏、中行氏已经伏罪,谨此奉告。”赵简子担心这件事。董安于说:“我死则晋国安宁、赵氏安定,哪还用活呢?人有哪个不会死呢?我死得晚了。”于是就上吊自杀。赵简子把董安于暴尸在市上,告诉知文子:“您命令杀罪人董安于,他已伏罪。谨此奉告。”知文子和赵简子结盟,赵氏得以安定。赵氏将董安于陪祀宗庙。[4]
赵简子生前告诫儿子毋恤,一旦晋国生乱,一定要退守晋阳。[5]毋恤继位为赵襄子后爆发了晋阳之战,由于董安于的准备和尹铎的施政取得民心,使赵氏得以坚守晋阳。[2][6]
赵简子有一次从晋阳前往邯郸,在途中因为董安于落在车队后面而下令暂停行进,负责驾领马车的官员劝谏赵简子不要为了一个人而延误大军行进。赵简子让车队前进不久又再停下来等待,直到董安于追上车队,简子说自己忘了下令设立关卡把守秦国与晋国相交的道路,以及派人运载官家的美玉。董安于回答说自己正是因此而落在车队后面(指自己已经替赵简子办好这些事情)。[7]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