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台德地区(或译苏德台[1][2])(德语:Sudetenland;捷克语:Sudety;波兰语:Kraj Sudetów)是一个独特的历史名称,指1938年至1945年期间,苏台德德意志人(德语:Sudetendeutsche;捷克语:sudetští Němci)的居住地。它包括波西米亚、摩拉维亚与西里西亚的部分地区,位于苏台德山脉附近。
在13世纪时,日耳曼人迁居于此。在奥匈帝国时期,由于哈布斯堡王朝的政策,德意志裔人数量迅速增长。19世纪末,当地的德意志人与捷克人产生冲突,萌生独立想法。1918年一战结束后,奥匈帝国分裂,苏台德地区成为新建立的捷克斯洛伐克的一部分。此时此地已居住着300余万德意志人,为当地主体民族。1938年慕尼黑会议后,在英、法两国同意下,捷克斯洛伐克被迫割让苏台德地区给纳粹德国。这只是助长希特勒侵略中欧的野心。最后德国在1939年将捷克剩余部分置于其控制的傀儡政权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保护国之下,更于同年入侵波兰,引起第二次世界大战。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德国投降,地区重归捷克斯洛伐克,大多数德意志人遭驱逐出境,只剩下约24万人。1993年捷克与斯洛伐克分裂,此地归属于捷克共和国。
历史
苏台德地区最初由凯尔特人与波伊人定居,最早的记载文献出现在西元二世纪的托勒密地图。之后,马科曼尼的日耳曼族部落统治了数个世纪,并建立了布尔诺等城市,接著在民族大迁徙时期西迁。西元七世纪,斯拉夫人迁入并组成萨莫部落联盟。中世纪中期,日耳曼人开始定居在人口较少的边境地区。
在中世纪,位于波希米亚公国与波希米亚王国山区边界的苏台德地区自民族大迁徙后就以西斯拉夫捷克人为主。沿著西方的波希米亚林山,捷克地区与德国斯拉夫部落(德国索布人)巴伐利亚及弗兰肯部落公国接壤;中世纪德意志王国亦在邻近的波希米亚-摩拉维亚高地南方的奥地利地区以及厄尔士山脉外的北迈森地区北部建立边疆区。东向移民运动过程中,日耳曼人从十三世纪开始陆续定居于苏台德山脉北方的上卢萨蒂亚地区及西利西亚公国。
自十三世纪下半叶起,在波希米亚普热米斯尔王朝统治者—特别是奥托卡二世及瓦茨拉夫二世的鼓励下,德意志人开始移住波希米亚边境。1306年普热米斯尔王朝灭亡后,获得波希米亚贵族支持的卢森堡的约翰击败对手克恩滕的亨利公爵登上王位。1322年,波希米亚约翰一世(第三次)获得西方的前帝国领地埃格兰地区并可附庸大部分皮雅斯特西里西亚公国,之后在1335年的特伦钦条约获得波兰卡齐米日三世认可。其子,波希米亚国王查理四世在1346年选为罗马之王,并在1355年加冕为神圣罗马皇帝。他将卢萨蒂亚并入波希米亚王冠领,尽管当地已有大量德意志人居住。
德意志人在丘陵边境地带建立了森林玻璃制造产业。尽管有部分胡斯派叛乱份子也是德意志族,然而胡斯战争(1419–1434)仍促进了德意志族群人口的增长。
在德意志人大量居住于丘陵边境地带及低地城市后,巴伐利亚后裔主要集中在南波希米亚与南摩拉维亚地区、布尔诺、伊赫拉瓦、捷克布杰约维采,以及西波希米亚比尔森州;弗兰肯后裔主要集中在扎泰茨;上萨克森后裔主要集中在北波希米亚,该地与萨克森选侯国的边界在1459年埃格和平协定划定;德意志西利西亚人则集中于苏台德地区附近的克拉德斯科伯国、摩拉维亚-西利西亚州、斯维塔维与奥洛穆茨。在17世纪后期至1860年,德语人口成为布拉格的主要族群,但在1910年后,德语人口减少至6.7%。
从卢森堡王朝开始,波希米亚的统治者经波杰布拉德的伊日传至雅盖隆王朝,最后在1526年传至哈布斯堡家族。捷克与德国的波希米亚人在三十年战争中损失惨重,波希米亚失去高达70%的人口。在1620年白山战役终结了波西米亚起义后,哈布斯堡家族最终将波希米亚王国并入其君主国。而在随后的反宗教改革,来自奥地利地区的德意志天主教徒移居至人口较少的区域。1627年,哈布斯堡王朝实施《新版邦地条例》(德语:Verneuerte Landesordnung),使得德语取代捷克语成为帝国的主要及官方语言。之后的1749年,奥地利帝国同样推行德语为官方语言。皇帝约瑟夫二世在1780年放弃了波希米亚国王的加冕仪式,未能成功地将德语定为所有哈布斯堡领地(包括匈牙利)的唯一官方语言。尽管如此,德意志文化的影响力仍在启蒙时代和威玛古典主义时期不断提升。
另一方面,在浪漫主义运动的过程中,民族间的紧张情势逐渐提升。捷克政治家法兰提塞克·帕拉兹基等人提倡的奥地利斯拉夫主义,以及泛德意志民族运动等促成了德意志问题。捷克人与德意志民族主义者之间的冲突在19世纪浮上台面,如1848年革命中,波希米亚与摩拉维亚的德语族群想要建立德意志民族国家,然而捷克语族群坚持反对在波希米亚建国。使得波希米亚王国仍留在奥地利帝国与奥匈帝国内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瓦解为止。
随著民族主义的兴起,20世纪初期出现了“苏台德德意志人”(德语:Sudetendeutsche)的名称。它最初是奥匈帝国内三个更大的德意志人族群的一部分,包括了之后成为奥地利共和国的“阿尔卑斯德意志人”(德语:Alpine Deutschen),以及匈牙利与东方的“巴尔干德意志人”(德语:Balkandeutsche)。在这三个族群名称中,只有“苏台德德意志人”因波希米亚内部的种族和文化冲突而保存下来。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后来被称为苏台德地区的战死率高于奥匈帝国的其他大多数德语地区,仅次于德意志南摩拉维亚和克恩顿。每1,000名居民中有34人丧生。[3]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奥匈帝国解体。1918年10月,由波希米亚王国土地及匈牙利王国土地组成的独立国家捷克斯洛伐克宣布成立。波希米亚、摩拉维亚和西利西亚的德意志人代表在帝国议会引用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提出的十四点和平原则及民族自决,试图透过谈判,联合德语领地新建德意志-奥地利共和国,并加入威玛德国。
前波希米亚王冠领的德语地区位在由捷克人、德意志人、斯洛伐克人、匈牙利人、波兰人及立陶宛人组成的多民族新国家捷克斯洛伐克内。1918年9月20日,布拉格政府就苏台德地区征求美国的意见。美国总统威尔逊派出大使阿奇博·凯瑞·柯立芝前往捷克斯洛伐克。柯立芝支持尊重德意志人的自决权,并将北波希米亚以外的所有德语区并入德国或奥地利。[4] 然而,参加巴黎会谈的美国代表团,以艾伦·杜勒斯为美国在捷克斯洛伐克委员会的首席外交官,强调维护捷克土地的统一,决定不听从柯立芝的提议。[5]
此时成立了四个地区政府组织:
- 德意志波希米亚省(德语:Provinz Deutschböhmen):宣布为国家,成立于1918年10月29日至12月16日,位于北、西波希米亚,首府为赖兴贝格 (利贝雷茨)。
- 苏台德省(德语:Provinz Sudetenland):宣布为国家,成立于1918年10月29日至12月18日,位于北摩拉维亚与奥地利西里西亚,首府为特罗保(奥帕瓦)。
- 波希米亚森林区(德语:Böhmerwaldgau):宣布为奥地利上奥地利邦的一个地区,成立于1918年10月30日,位于波希米亚林山/南波希米亚。
- 德意志南摩拉维亚(德语:Deutschsüdmähren):宣布为奥地利下奥地利邦的一个地区,成立于1918年10月30日。
参与巴黎和会的美国委员会发表声明,一致支持“捷克土地的统一”。[6] 宣言特别指出:
委员会…一致认为分离德意志-波希米亚人居住的所有地区不仅会使捷克斯洛伐克面临巨大的危险,而且同样会为德意志人带来巨大的困难。 唯一可行的办法是将这些德意志人纳入捷克斯洛伐克。
包含布尔诺、伊赫拉瓦、奥洛摩次的摩拉维亚德语少数族群也曾试图加入德意志奥地利但未能成功。捷克人因此拒绝了德意志波希米亚人的心愿,并要求德意志人的居住地纳入国家内,尽管有超过90%(1921年)的德意志族(占捷克斯洛伐克德意志人的23.4%)是居住在波希米亚王冠领的土地上。1919年圣日耳曼条约承认将德语地区纳入捷克斯洛伐克。在接下来的二十年,部分在苏台德地区的德意志人仍持续争取脱离捷克斯洛伐克。
根据 1921 年 2 月的人口普查,捷克斯洛伐克有3,123,000名母语为德语的人,占总人口的23.4%。捷克人和德语少数民族之间的争议持续于整个1920年代,并在1930年代愈演愈烈。
在经济大萧条时期,德意志少数民族居住的大部分山区以及捷克斯洛伐克的其他外围地区受到经济萧条的伤害超过该国内地。不同于低发展地区(鲁塞尼亚、摩拉维亚瓦拉几亚),苏台德地区的经济高度集中于脆弱的出口依赖型产业(如玻璃厂、纺织业、造纸和玩具制造业)。有60%的珠宝首饰与玻璃制造业集中于苏台德地区,该行业有69%的员工以德语为母语,且有95%的珠宝首饰和78%的其他玻璃器具用于出口。玻璃制造业受到消费能力下降以及其他国家实施保护措施的影响,许多德意志人因此失去了工作。[8]
高失业率,以及学校和所有公共场所强制使用捷克语,使得人们更为向往民粹主义与极端主义运动,如法西斯主义、共产主义与德意志领土收复主义。这段期间,德意志民族主义政党以及后来的苏台德德意志人党(SdP)靠著其激进的诉求获得了捷克斯洛伐克大量的德意志人支持。
希特勒日益增强的侵略性促使捷克斯洛伐克军队从1936年开始建造广泛的边境防御工事,以保卫陷入困境的边境地区。1938年3月德奥合并,奥地利并入第三帝国后,希特勒旋即成为捷克斯洛伐克德意志人的拥护对象,引发了“苏台德危机”。隔月,康拉德·亨莱因领导的苏台德纳粹党鼓吹自治。1938年4月24日,苏台德德意志人党提出卡尔斯巴德计画,列出八大诉求达成苏台德德意志人与捷克人的完全平等。
八月,英国首相内维尔·张伯伦指派朗西曼勋爵前往捷克斯洛伐克执行任务,试图让捷克斯洛伐克政府与苏台德德意志人达成和解。朗西曼勋爵在第一天就与捷克斯洛伐克总统爱德华·贝奈斯、捷克斯洛伐克总理米兰·霍查、亨莱因领导的苏台德德意志人党成员会面。第二天分别与贝奈斯夫妇、非纳粹德意志人会面。[9]
在CC 39(38)文件中可以找到他在返回英国时亲自向内阁提交的完整报告—包括他与各方会晤的结论摘要。[10] 朗西曼勋爵[11]对他无法与各方达成协议表示遗憾,但他同意哈利法克斯勋爵的观点,即获得的时间很重要。他报告了苏台德德意志人的情况,并详细说明了因应危机提出的四项计划,他也指出每项计划都有一些要点使其他各方无法接受。
四项计划分别为:将苏台德地区移交给第三帝国;举行将苏台德地区移交给帝国的公民投票;就此事组织一次四大国会谈;建立捷克斯洛伐克联邦。在会议上,他表示自己非常不愿意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他没有把这看最是他的任务。他还说反对派的重心在波希米亚西北方的埃格和阿什,那里约有80万德国人。
他确实表示将这些地区移交给德国几乎肯定是件好事。他补充说,捷克斯洛伐克军队肯定会强烈反对,贝奈斯曾表示他们将会选择战斗而非接受。[12]
英国首相张伯伦在9月15日与阿道夫·希特勒在贝希特斯加登会面,同意割让苏台德地区。三天后,法国总理爱德华·达拉第同意其共识。然而没有任何捷克斯洛伐克代表加入会谈。此时的德国可不费一兵一卒进入苏台德地区
张伯伦在9月22日于戈德斯贝格与希特勒确认之前达成的协议。希特勒以危机为借口威胁发动战争,现在不仅要求吞并苏台德地区,还要求立即对这些领土进行军事占领,让捷克斯洛伐克军队没有时间对新边界调整防御措施。
希特勒在柏林体育宫演讲时表示,苏台德地区是“我在欧洲必须提出的最后一个领土要求”[13],并要求捷克斯洛伐克在9月28日下午两点以前割让苏台德地区给德国否则将开战。[14]
为了解决危机,义大利独裁者贝尼托·墨索里尼建议在慕尼黑召开大国会议。9月29日,希特勒、达拉第与张伯伦会面并同意墨索里尼的提议(实际为赫尔曼·戈林提出)并签署慕尼黑协定,接受苏台德地区的立即占领。捷克斯洛伐克政府虽然不是谈判的当事方,但还是被迫接受并在9月30日承诺遵守协议。
苏台德地区在1938年10月1日至10日完成并入德国。捷克斯洛伐克的捷克部分随后于1939年3月被德国入侵,一部分被并吞,其馀部分成为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保护国。斯洛伐克部分宣布脱离捷克斯洛伐克独立成为斯洛伐克共和国(斯洛伐克国),为德国的卫星国及盟友。(鲁塞尼亚部分(喀尔巴阡罗斯)也试图宣布其主权为喀尔巴阡乌克兰,但只取得短暂的成功。该地区被匈牙利并吞。)
部分边境地区也被波兰入侵和吞并。
-
苏台德德意志自由军团的志愿者在埃格(海布)市接受当地居民的茶点。
-
1938年10月3日,阿道夫·希特勒开车穿过埃格(海布)的人群
苏台德地区最初实施军事管理,由威廉·凯特尔将军担任军事总督。1939年4月14日,吞并的领土被分割,南部并入下多瑙帝国大区、上多瑙帝国大区与巴伐利亚东边疆大区。
北部及西部则重组为苏台德兰帝国大区,首府为赖兴贝格(现在的利贝雷茨)。康拉德·亨莱因(加入纳粹党)担任首任国家专员(Reichskommissar)及首任总督(Reichsstatthalter)。苏台德兰帝国大区则在分为三个行政区:埃格(首府卡尔斯巴德)、奥西格(奥西格)及特罗保(特罗保)。
从占领前开始,此地的犹太人成为苏台德兰大屠杀的主要目标。几周后,发生水晶之夜。与德国其他地方一样,许多犹太教堂被纵火烧毁,许多犹太人被送往集中营。犹太人和捷克人不是唯一受苦的民族,德国社会主义者、共产主义者、与和平主义者也受到广泛的迫害。部分德国社会主义者透过布拉格和伦敦逃离苏台德地区前往其他国家。纳粹实施的一体化政策永久的改变当地社区组成。
尽管如此,在1938年12月4日的苏台德兰帝国大区选举中,有97.32%的成年人投票给纳粹党。约有五十万苏台德德意志人入党,占苏台德当地德意志人口的17.34%(1944年全德国人民的入党比例为7.85%)。这也显示苏台德兰是第三帝国中最支持纳粹的区域之一。[15] 由于对捷克语的了解,许多苏台德德意志人进入捷克人的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保护国执政单位以及纳粹组织(盖世太保等)。其中最知名的就是保护国高阶党卫队、警察领袖及国务部长卡尔·赫曼·法兰克。
1945年5月捷克斯洛伐克解放后不久,官方通讯禁止使用“苏台德”(Sudety)一词,而以边境领土(pohraniční území)取代。[16]
二战结束后的1945年波兹坦会议决议苏台德德意志人须离开捷克斯洛伐克。由于纳粹的行为,捷克斯洛伐克国内对德意志人产生了巨大的敌意,绝大多数德意志人被驱逐出境(而捷克斯洛伐克也立法让留下的德意志人能够证明他们的反纳粹关系)。
前期遭到驱逐的德意志人(1945年春夏)约有500,000人。在1946年贝奈斯颁布施行法令后,大多数德意志人遭到驱逐,至1950年仅剩159,938人(相较于1930年有3,149,820人)仍留在捷克共和国。剩馀的德意志人只要能证明其反法西斯立场与技能劳工身分,就可继续留在捷克斯洛伐克,但之后被强行分散至国内各地。[17] 部分来自捷克斯洛伐克的德意志难民则组成了苏台德故土协会。
有超过100,000名留在捷克斯洛伐克的德意志人之后移民至西德。德意志人遭到驱逐后,捷克人与捷克斯洛伐克其他民族如斯洛伐克人、希腊人(1946–49年希腊内战后抵达)、喀尔巴阡鲁塞尼亚人、从大屠杀幸存的罗姆人及犹太人,以及匈牙利人(被迫迁移,之后又返回家乡)陆续移居至前苏台德地区。
部分地区如捷克西里西亚-摩拉维亚边境、南波希米亚(舒马瓦国家公园)、波希米亚西部与北部等部分地区,由于国家政策(矿产或军事利益)或环境保护,仍维持低密度人口。此外,在1952-55年铁幕建立以前,政府当局在距离边界2公里的区域设立不能居住的“禁区”。距离边界12公里的广大区域,或称“边境区”,不可有“不忠”或“可疑”的民众居住或工作。因此,位于边境区的阿什地区大幅衰落至1989年天鹅绒革命为止。
在海布周围的最西部边境地区仍有德意志少数族群居住。在埃格兰,德国少数民族组织继续运作。此外,捷克西利西亚的多民族赫卢钦地区的小镇克拉瓦热(德语:德意志克拉瓦恩)居民以德意志人为主(2006 年),其中包括一名德意志人市长。
在2001的人口普查中,捷克国内约有40,000名德意志人。
参见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