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台湾裔泰国人(泰语:คนไทยเชื้อสายไต้หวัน),指祖先、父母或自身来自台湾的泰国籍公民、永久居民和住民等。
台湾人定居泰国最早可见于日治时期。根据1919年日本驻暹罗公使馆之报告,当时已有台湾人移居暹罗。1930年代在台湾总督府积极鼓励下台湾人大量前往定居、拓殖,此时期由于台湾人以台湾语为沟通用语,与当地潮州人所通行之潮州语相近,两者沟通上较无障碍,另外部份台湾人亦学会日本语可与日本人进行交流,遂使台湾人成为日本商社与当地华人或暹罗商人间的沟通中介。[2]
1938年3月暹罗与大日本帝国签订《日暹新约》,该条约允许日本国民长期居住,并可进行宗教、教育、社会救济等活动,享有购置和租赁房屋、工厂、仓库、店铺及租用土地等特权,同时日本政府及台湾总督府祭出“曼谷线-台湾寄港”跨国海运航线(日本−基隆或高雄−暹罗)、对台湾公会给予常态性经费,补助台湾公会附属幼儿园临时费等政策,以及藉台湾拓殖株式会社子公司台湾棉花株式会社在暹罗收购土地经营棉花栽培事业,来吸引台湾人前往。[2]1940年起随著《日泰友好条约》、《日泰攻守同盟条约》确立,以及“东京-台北-曼谷线”、“台北-曼谷临时线”、“横滨-淡水-曼谷线”等空运航线的开通,加速了“工业台湾,农业南洋”及南进政策的脚步,促使台湾人以茶叶买卖和战俘营下级监视员等原因前往泰国,如黄奇珍、陈有章、周士印、李志城、苏添桂、林金贺等人,且由于泰国在二战期间为中立国,台湾人并未随日本战败被驱逐出境。[2][3]
随著第二次国共内战的推进,云南人民反共志愿军第三、五军因未能撤离而滞留在泰缅边境成为泰北孤军,统辖权归于泰国政府,泰方称之为“国民党中国军队难民”,后来为泰国政府收编,协助泰国政府清剿泰共。[4]孤军第二代因受中华民国传统教育,认定中华民国中央政府所在地之台湾为祖国,因此情感上对台湾前来的人员多抱有归属感,[5]虽当中部分孤军因协助泰国政府扫荡泰共而获得泰国居留权,然而亦有孤军仅获得泰国难民证,孤军第三代部分仍以难民的身份居住在泰北,生活辛苦却无法获得协助。[6]
1990年代开始南向政策、新南向政策的推出,鼓励并吸引台湾人前往泰国等东南亚地区进行商业投资和留学移民,商业投资有如余声清、康树德等人,而留学和游学方面则有国立屏东大学与泰国王家大学系统学术交流合作协议等措施。[7][8]
战间期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冷战的泰国奉行泰民族主义政策,查禁所有华文学校,导致几乎所有华裔泰国人,包括台湾裔泰国人都遭泰化至仅能以泰语沟通。[9]后中华民国侨务委员会目前开始在泰国设立侨校,使用中华民国教育体系教授中华民国教育部定的正体字、注音符号以进行国语教学,同时1999年起泰国政府对华语文教育采取开放与鼓励的政策,将华文列为大学入学外语考试的选择科目之一,2008年华语被纳入泰国国民教育体系,成为仅次于英语的第二外语。[10]
台湾裔泰国人主要信仰道教、汉传佛教和台湾民间信仰,而被泰族同化台湾裔泰国人则信仰上座部佛教,亦有部分同时信仰台湾民间信仰与上座部佛教,[11][12]如暹罗代天宫即是台湾裔移民自南鲲鯓代天府所分灵之台湾民间信仰庙宇。[13] [14] [15]
台湾裔泰国人在泰国主要有联合报系所属之传统媒体《泰国世界日报》、[16]台湾人创立之网路媒体《看见泰国》等可供阅读,[17]而前者同时为泰国境内最大之汉文媒体。[18]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