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一种动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台湾山鹧鸪(学名:Arborophila crudigularis),俗称深山竹鸡或红脚竹鸡,是台湾特有,也是唯一的雉科山鹧鸪属鸟类,它仅分布于台湾。其黑白分明的面纹明显有别于其他台湾的雉鸡。性隐蔽而机警,栖息于中低海拔的原生阔叶林底层,常三五成群活动[3]。
斯文豪在1864年描述了这个物种,并提出它属于一个新的属,Oreoperdix。这种鸟的喉部有一块“丑陋的红色斑块”。[4]斯文豪最初以为这只鸟受了伤,但经过仔细检查发现该斑块是自然存在的。这个红斑可能仅在繁殖季节出现。[4]这是一个单型种,[5]现在被归入山鹧鸪属(Arborophila)属。[6]其种小名crudigularis源自拉丁文,意为“流血的”和“喉部的”。[7]2015年的一项研究表明,它的最近亲并不在邻近的中国大陆,而是在东南亚,它们沿著冰河时期期间由海平面下降而暴露的大陆棚区域扩散。[8]
台湾山鹧鸪约28 cm(11英寸)长。雄性约重311 g(11.0 oz),雌性约重212 g(7.5 oz)。[9]头顶为灰色。头部两侧为黑色,有白色的眉毛、下巴和眼睛下方的斑块。喉部为白色,有一个黑色的半项圈。[10]上体为橄榄灰色并有黑色条纹,圆形的红褐色翅膀上有三条灰色条纹。尾巴短而圆。下体为蓝灰色,两侧有白色条纹。眼睛为黑色,周围有一个窄窄的红圈。喙为蓝灰色,脚为橙红色。雌鸟与雄鸟相似,但喉部条纹较少,两侧条纹较多。[9]
这种鹧鸪是台湾特有种,分布于中央和东部山区。[10]它栖息于阔叶林,偏好灌木丛和底层植被。分布海拔高度为700—3,000米(2,300—9,800英尺),主要为1,500—2,000米(4,900—6,600英尺)。[5]
台湾山鹧鸪的叫声是一系列gurru的上升和下降音调。经常听到二重唱和合唱。单独的叫声类似于大弯嘴的叫声。[9]它们成群结队地觅食,通常为两到三只鸟,吃蚯蚓、浆果、种子、幼苗和昆虫。根据海拔高度不同,繁殖季节从三月到八月不等,它们在裂缝或树下筑巢。每窝有六到八颗白色的蛋,孵化期约为24天。[5]
该物种的种群数量估计超过10,000只成熟个体。在保护区外的数量可能因森林砍伐而下降。由于其种群和分布范围比早期估计的要大,IUCN于2014年将其降为无危物种。它分布于几个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内。[1]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