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海龟科丽龟属的一种爬行动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肯氏龟(学名:Lepidochelys kempii,英语:Kemp's ridley sea turtle[1],或Atlantic ridley sea turtle),又译肯普氏丽龟[2],是一种极度濒危的海龟。它们是丽龟属中现在依然存活著的两种海龟之一,另一种是榄蠵龟。
肯氏龟是一种小型海龟,成年体也只有60—90厘米(24—35英寸)长,平均重45千克(99英磅)。其他方面都与典型的海龟相同,例如喙状嘴、体侧的鳍状肢。[3]
肯氏龟偏好温暖水域,当水温低于10℃,海龟的心率就会减慢,活动能力丧失[2]。但是也居住在更北部的新泽西州。从大西洋到墨西哥湾都有分布。
幼年肯氏龟通产会在漂浮的马尾藻类海藻床上度过它们的第一年。[4]此时它们整体是黑灰色的,随著身体的逐渐成熟,肯氏龟的身体颜色也会发生变化,成年个体的胸甲一般是黄绿色或白色的、而背壳则是灰绿色。
肯氏龟的繁殖季节是四月到八月,产卵点则多数位于墨西哥塔毛利帕斯州,但是有时也会前往美国德克萨斯州的帕德雷岛[2]。它们离岸交配,怀孕的雌性聚集起来将卵产在沙滩上[4]。1947年约有89,000只雌海龟产卵,而1985年就急剧下降到了7,702只。[5]
最先描述肯氏龟的是萨缪尔·加曼,并起名为Thalassochelys kempii(或Colpochelys kempii)。而叫做“肯氏”则是为了纪念从佛罗里达州基韦斯特寄出了这种海龟标本的渔夫理查德·M·肯普(Richard M. Kemp)。1890年鲍尔意识到它和榄蠵龟是同属的,便它们划归丽龟属。肯氏龟一度被划为榄蠵龟的亚种,但是Bowen等人于1991年将它们重新分开了。普理查德于1969年对丽龟属的这两种海龟作了详细描述,1989年确定了二者的详细形态差异。[3]
人为捕杀是肯氏龟数量迅速减少的最初原因,而今天其主要威胁则是栖息地丧失、海洋污染以及渔网。
1960年代,墨西哥率先开始保护肯氏龟,在美国,肯氏龟在1970年被列入了濒危物种保护法案的名单。[6],后来又列入1973年的濒危物种法案。2010年4月美国国家海洋渔业局也提出了相关草案[7],其中包括一个威胁测评[8]。
2007年,美国德克萨斯州释放了10,594只肯氏龟幼龟。在一些地区他们可能会被屠杀以制作靴子和食物。[9]
2021年2月中旬,受到北极寒潮影响,得州气温急降十多度,令帕德雷岛附近的海水温度下降至低于摄氏10度,出现1980年有记录以来,美国最大规模海龟冻僵事件[2]。
1979年埃克斯托1号油井泄漏事件导致一些肯氏龟不得不被空运出墨西哥湾。
2010年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发生后,有156只海龟因此死亡,其中很多都是肯氏龟。但是路易斯安那州野生动物和渔业管理局也从格兰德艾尔救出一些肯氏龟。[10]因为墨西哥湾是肯氏龟的主要栖息地之一,科学家们开始从附近的海滩等地区收集肯氏龟的卵,整个计划从阿拉巴马州到佛罗里达州沿岸得到了大约7万枚卵,其中一些被送往NASA肯尼迪航天中心进行孵化。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