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香港圣约翰救伤队少青团(英语:Hong Kong St. John Ambulance Brigade Youth Command),为香港圣约翰救伤队的青少年分支,其成立目的是训练12至18岁的青少年学习基本的急救技能及家居护理常识。少青团更特别著重于培养队员个人崇高的品格,合群的精神,借此发展队员健全的身心,并鼓励队员善用课馀时间,培养他们学习社交及实用的技能,如道路及家居安全、社区关怀等,随时准备服务社会。
此外,少青团更能为成人救伤队培植接班人员。目前所有少青团支队,第一公开混合见习支队除外,皆附设于新界、港岛各区之中学内。
少青团的活动可谓包罗万有。队员除可参加领袖训练课程外,还可参加不同的技能课程,如防火、独木舟、露营、拯溺、攀山、地图阅读及烹饪课程等。
少青团队员亦会因应外间机构的需求,协助慈善团体卖旗筹款及举办各项社区活动。少青团队员透过定期参与公益性服务,如老人提供健康检查服务、医院探访、残疾人士服务计划及儿童联欢会等,培养队员服务社会的精神。
此外,少青团队员更可跟随成人救伤队队员于假日在海滩、足球场及在校内运动会当值。
另外,少青团每年均举办大型周年活动,如入队宣誓仪式,结业阅操、周年急救学/家居护理学比赛及周年检阅。
少青团的前身为见习队,见习队的成立年份:1948年
于2007年4月3日所发出之第26期行政通告 (Administrative Circular No.26),港岛总区、九龙及新界总区的见习队分区合并成为一个总区,并正名为“少青团 (Cadet Command)”。香港圣约翰救伤队少青团于2007年5月1日正式成立。同年4月24日发出之第27期行政通告亦确立了主要长官之岗位。
2012年12月12日所发出的“IX/2012号行政通告”公布“少青团 (Cadet Command)”的新组织架构。
2013年12月3日所发出的“X/2013号行政通告”则公布“少青团 (Cadet Command)”改名为“少青团 (Youth Command)”,同时分为2个少青团总区(港岛及九龙少青团 & 新界少青团) 之新组织架构。
2015年6月1日将原有1个行政分区拆为2个行政分区,并分别隶属于2个少青团总区。
由于支队内的各项工作十分烦重,支队负责长官有需要将部份工作交付于个别之队员,这便是委任支队秘书及支队仓库员的目的。支队负责长官会因应个别队员的能力及兴趣挑选适合人选作训练及委任。晋升士官则须按照既定之准则而行。一般情况下,支队负责长官会视乎个别队员之各方面包括知识、技能、素质、工作能力、服务经验而提名其参加训练课程,修毕指定之课程后加上该队员已合乎晋升条件者将获升任为士官。
支队秘书 (Divisional Secretary) 必须考获文书技能课程证书,方能被支队长官推荐,及由总监委任。
支队仓库员 (Divisional Store-Keeper) 则由支队长官推荐,分区总监督委任。
士官 (Non-Commissioned Officer N.C.O.) 包括组长 (Sergeant, 俗称“三柴”) 及班长 (Corporal, 俗称“两柴”), 并须按陞级指引达到基本要求, 便可晋升为组长或委任为班长。
- 见习队班长 Cadet Corporal (Cdt Cpl)
- 见习队组长 Cadet Sergeant (Cdt Sgt)
见习队领袖 (Cadet Leader) 是少青团内的一个特殊委任职位。目标是给予一些有特别领导潜质的队员持续学习及发展机会,使他们成为少青团的接班人。原则上,所有少青团队员(包括士官)均只能在少青团内服务至18岁,其后必须转调成人队或请辞。
见习长官 (Officer Cadet) 是2011年11月16日总监评议会议决通过,批准少青团推行见习长官计划 (Officer Cadet Scheme),于2012年4月1日开始推行。
圣约翰救伤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制服团体,制服的式样多年来经历不少的修订和更新。虽然是同一个团体,但各国的制服式样均有所不同。现时少青团的制服式样主要是沿用前英国的颜色和设计,经已有数十年的历史。香港主权移交后虽已重新撰写队例(General Regulations)及制服守则(Dress Regulations),但原则上没有太大的修订。
穿著一个团体的制服时,首要观念是要尊重本身代表著的团体,而并非个人,所以必须要行为检点和遵从各项既定之守则。
香港圣约翰救伤队少青团给予12至18岁的青少年人急救及其他各类型的训练,并透过在本地的公开社会服务使他们能得到实习及贡献社群的机会。除了提供基本急救学、家居护理及步操训练外,少青团还举办多元化的技能训练课程,让队员在课馀的时候能吸取多方面的知识,使他们得到更全面的身心发展。
透过个人及群体教育,团队培训和沟通技巧,与及领袖训练和个人发展,圣约翰救伤队努力使志愿队员维持其高水平的服务。这些不同的技巧不单使少青团队员能在机构内尽展所长,亦使他们更有自信、能力和经验去承担机构以外的其他责任。
少青团队员可通过香港圣约翰救伤队少青团考取所需之科目,但同时亦可从外间的机构,例如香港青年奖励计划,考取所需之科目。要获取此最高荣誉奖奖章,少青团队员必须以高水平完成12个技能训练课程。
少青团办事处会按需要不时开办各不同类型的技能训练课程,有兴趣报读者只须依指示经支队负责长官报名,唯须特别留意自2006年6月1日起实行之黑名单处分制度。
香港青年奖励计划 (前身为爱丁堡公爵奖励计划 AYP) 于1961 年成立,是国际青年奖励计划协会成员之一。奖励计划拥有一套国际性的嘉许制席,让14至24岁的年青人透过完成章级要求,培养勇于挑戢及坚毅的精神。
圣约翰救伤队的最重要宗旨是提供志愿社会服务。我们该使少青团队员明白到每位公民都应该服务社会,以报答社会给予我们成长的机会。特别服务盾只该用作协助队员了解服务精神的重要性。每位长官应尽量使队员明白服务社会的真谛,而避免使他们纯为获奖而努力工作。
特别服务盾是用作奖励少青团队员作出义务(无报酬)服务之用。特别服务盾的最低服务时数是200小时,同时该年年资亦必须有效,达到既定时数后当即呈递。特别服务盾分三级:
为平衡少青团队员的发展需要,每年最多只会计算250小时。服务满1000小时获颁授之金圈特别服务盾可按制服守则终生佩带在圣约翰制服上。
少青团队员如在晋升往成人队前已达到500小时者,可在转升后继续累积至1000小时特别服务盾奖。唯须在21岁生日前完成。
原则上这并非是奖章,而是自动体外心脏去纤维性颤动器(去颤器)操作员证书。此课程只供年满16岁及持有效成人急救课程证书人士报读。课程会介绍心脏去纤法原理及操作心脏去纤器的实习。持有此证书之队员(2年为期)方可操作去颤器。 所有长官及成人队队员必须修读“自动体外心脏去纤维性颤动法”课程,故不可配戴此章。
奖项设立的目标是要表扬努力以赴、积极进取的队员。每年3个少青团分区会各自选出1位分区最佳队员,而3位分区最佳队员再经一轮面试与测试,胜出者便是该年度“少青团最佳队员”。此比赛是不分性别、不分阶级,每位少青团长官或支队负责老师均可提名他们心目中之最佳人选。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