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一种鸟类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翻石鹬(学名:Arenaria interpres)是一种小型的遍布全球的涉禽,属于鹬科(Scolopacidae)的两种翻石鹬之一,属于翻石鹬属(Arenaria)。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瑞典。[2]
现在翻石鹬被分类在鹬科,但以前有时被归类于鸻科(Charadriidae)。它是一种高度迁徙的鸟类,在欧亚大陆和北美的北部繁殖,冬季飞往全球各地的海岸线过冬。在其大部分分布区内,它是唯一的翻石鹬物种。
翻石鹬最早由瑞典博物学家卡尔·林奈于1758年在他的自然系统的第十版中正式描述,并命名为Tringa interpres的双名。[3] 现在这个物种与黑滨鹬一起被归类于法国动物学家马蒂兰·雅克·布里松于1760年引入的翻石鹬属(Arenaria),翻石鹬为模式种。[4][5] 属名arenaria来自拉丁文arenarius,意为“居住在沙地”,源自arena,意为“沙子”。具体名称interpres意为“信使”;当林奈在1741年访问哥特兰岛时,他认为瑞典语单词Tolk意为“翻译者”适用于这个物种,但在当地方言中,该单词实际上是指“腿”,用来描述赤足鹬。[6]
这是一种体型较小且壮硕的鸟类,长度约为22—24 cm(8.7—9.4英寸),翼展为50—57 cm(20—22英寸),重量约为85—150 g(3.0—5.3 oz)。暗色的楔形喙长度约为2—2.5 cm(0.79—0.98英寸),稍微向上翘起。腿部相对较短,约为3.5 cm(1.4英寸),呈亮橙色。[8]
在所有季节中,羽毛以一种类似小丑的黑白图案为主。繁殖期的鸟类上部为红棕色,带有黑色斑纹。头部主要为白色,头顶有黑色条纹,脸部有黑色图案。胸部主要为黑色,两侧有白色斑块。其馀下部为白色。在飞行时,显示出白色翼带、翼基部附近的白色斑块,以及白色的下背、臀部和尾部,尾上覆羽和尾端附近有深色带。雌鸟的颜色稍显暗淡,头部有更多的棕色和条纹。[8]
非繁殖期的成鸟颜色较暗淡,上部为深灰褐色,带有黑色斑点,头部较暗,几乎没有白色。幼鸟头部呈浅褐色,上部羽毛边缘为浅色,形成鳞片状的外观。[8]
亚种morinella的鸟体型较小,上部较暗,头顶条纹较少。[8]
翻石鹬具有断断续续、颤抖的叫声,还有在繁殖季节主要发出的吱吱喳喳的警报声。[8]
翻石鹬在北部纬度繁殖,通常距海岸不超过几公里。亚种A. i. morinella出现在阿拉斯加北部和北极地区的加拿大,东至巴芬岛。A. i. interpres则繁殖于阿拉斯加西部、埃尔斯米尔岛、格陵兰、挪威、丹麦、瑞典、芬兰、爱沙尼亚和俄罗斯北部。它曾在德国的波罗的海沿岸繁殖,并可能在苏格兰和法罗群岛繁殖过。[1]
在美洲,该物种在从华盛顿州和马萨诸塞州南至南美洲最南端的海岸过冬,尽管在智利和阿根廷的南部地区较为罕见,在福克兰群岛只作为未确认的迷鸟出现。在欧洲,它在冰岛、挪威和丹麦以南的西部地区过冬。地中海沿岸只有少量的个体。在非洲,翻石鹬在整个非洲南部以及许多近海岛屿上都很常见。在亚洲,它在南部地区分布广泛,过冬的鸟类北至中国南部和日本(主要在琉球群岛)。该物种分布至南方的塔斯马尼亚和纽西兰,并存在于许多太平洋岛屿上。[1]一些非繁殖的鸟全年留在越冬范围的许多地方,其中一些鸟在春夏季节仍会换上繁殖羽。
翻石鹬的饮食多样,包括腐肉、蛋、鱼类[9]和植物材料,但主要以无脊椎动物为食。昆虫及其幼虫[9]在繁殖季节尤为重要。在其他时候,它还会捕食甲壳类、蜘蛛、[9]软体动物和蠕虫。它经常翻动石头和其他物体,以捕捉藏在下面的猎物;这种行为正是其名字“翻石鹬”的来源。它通常成群觅食。[10]
翻石鹬也曾被观察到捕食其他鸟种的蛋,例如鸥、燕鸥、鸭,甚至是其他翻石鹬,尽管这种行为并不常见。在大多数观察到的情况下,翻石鹬通常针对无人防护或无人看管的鸟巢,用喙戳破蛋壳以取食其中的内容物。[11]
翻石鹬采取多种行为来寻找和捕捉猎物。这些行为可以归类为六种主要类型:[12]
有证据表明,翻石鹬在这些觅食行为之间存在个体偏好、性别甚至社会地位的差异。在一个研究的群体中,主导个体倾向于进行掏挖行为,同时阻止次级个体进行相同的行为。当这些主导个体被暂时移除时,一些次级个体开始掏挖,而另一些则没有改变其觅食策略。
在觅食时,翻石鹬会采用不同的姿势,这些姿势显示出它们的主导程度。尾巴下垂和身体蜷缩的姿势与追逐和攻击相关,因此表明该个体具有主导地位。攻击中的主导性与年龄相关,幼鸟在大多数时间里扮演次要角色。[14]
翻石鹬的羽毛图案与其他滨鸟相比,展现了不寻常的变异。翻石鹬利用这些独特的羽毛图案来辨识个体,并区分入侵其领域的外来者和占据邻近领域的邻居。如果在翻石鹬的领域中放置一个假冒的玻璃纤维滨鹬模型,若该模型被涂上邻近翻石鹬的羽毛图案,领域内的个体反而不太可能作出攻击性反应。[15]
翻石鹬能在各种栖地和气候条件下生存,从北极到热带地区不等。典型的繁殖栖地是有水源的开放冻原。在非繁殖季节,它主要出现在海岸,尤其是岩石或石头覆盖的海岸。它也常常出现在人造结构如防波堤和码头上,有时会进入靠近海岸的开放草地。少数个体有时会出现在内陆湿地,尤其是在春季和秋季迁徙期间。[10]
在越冬地点方面,翻石鹬对特定地点的忠诚度特别高。一项于2009年发表的研究检查了在克莱德湾一段海岸线上越冬的翻石鹬,结果显示,在冬季结束时居住在该区域的鸟中,有95%在下一个秋季返回。同一研究还确认了翻石鹬是寿命最长的滨鸟物种之一,成鸟的年死亡率低于15%。它们的平均寿命为9年,而最长寿的记录为19年零2个月。[13]
这是一种一夫一妻制的鸟类,配偶可能会在多个繁殖季节中保持在一起。鸟巢是一个浅的凹陷,通常铺有叶子。它的直径约为11 cm(4.3英寸),深度约为3 cm(1.2英寸)。巢可能建在植被之间或裸露的石地或岩石地面上。几对鸟可能会靠近筑巢。[10]
每次产卵量为两到五颗蛋,其中四颗最为常见。蛋的尺寸约为41 mm × 29 mm(1.6英寸 × 1.1英寸),重约17.9 g(0.63 oz)。蛋表面光滑,略带光泽,形状从椭圆形到梨形不等。蛋的颜色变化多端,但通常呈淡绿褐色,并带有深褐色斑点,斑点在较大的一端最为密集。孵化从第一颗蛋生下后开始,持续约22至24天。主要由雌鸟负责孵蛋,但雄鸟可能在最后阶段提供帮助。[10]
幼鸟属于早熟型,在孵化后不久便能离巢。它们的上部为淡褐色,带有深灰色斑纹,下部为白色。它们能够自己觅食,但由父母,特别是雄鸟保护。幼鸟在19至21天后会长出成鸟羽毛。[10]
根据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资料,翻石鹬的种群数量目前非常稳定。加拿大环境部的调查表明,它们的数量相比1970年代有所减少(估计最多达50%),并在迁徙和越冬期间面临多种威胁。[16] 他们估计加拿大的翻石鹬种群数量为100,000至500,000只成鸟。加拿大野生动物服务部估计,全球翻石鹬的数量为449,000只,其中235,000只在北美洲繁殖,其馀则在北极地区繁殖。它们非常常见且分布广泛。它们的偏远繁殖范围和广泛的越冬范围应有助于它们保持为一个常见的物种。[1][10]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