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美式金属新浪潮(英语:New Wave of American Heavy Metal,缩写为NWOAHM)是90年代中期起源于美国和加拿大的重金属运动[1][2],在2000年后开始盛行。其中一些乐团在80年代后期就已经成立,但当时并没有影响力,直到十年后形成音乐运动[1][2]。这名称是参考自1979年英国重金属新浪潮[3][4][1]。它包含了多种音乐风格,包括另类金属、蛊戮金属、工业金属、新金属和金属核。
虽然这名词常被音乐媒体使用,但其定义尚未明确[2]。因这股浪潮在发展时交错融合许多相似元素,但仍未与其他风格形成明显区别,便以这个名词代称[5]。英国音乐评论家盖瑞·夏普扬形容这股浪潮的特色是“结合欧式即兴重复段和喉音歌声”[5]。其中部分乐团已成功将重金属音乐重新带回主流市场[6][1]。
美式金属新浪潮起源于90年代后期的一些乐团,像是豹、恶灵古堡乐团、滑结乐团和机械头乐团,他们将重金属带回“原始的残暴,并以纽约硬核、鞭笞金属和庞克重新描绘音乐的样貌”[2]。英国音乐作家乔尔·麦基弗在他的书中《新世代的摇滚和庞克》认为,崆是美式重金属新浪潮的先锋,并且也是第一支新金属乐团[7]。在这之后,较为保守的乐团选择维持原来所演奏的音乐类型;而其他敢于创新的乐团,采用了重金属音乐,创造出新的道路[6]。
2005年纪录片《重金属之旅》导演山姆·邓恩发表他的看法:“从本质上来说,美式金属新浪潮拥有‘硬核’的激情攻势,经常在传统金属旋律中展现炫技、精准、技术性高的鞭击/死亡金属元素,但是有经过简化。从歌声表现上来说,他们围绕著潘特拉式或死亡金属那类的咆哮声线,但又时常会用清腔来唱悦耳的旋律。不只是主唱会变换唱法,有时副唱或和声都这样表现”[8]。他举出魅影魔星、惊异传奇和上帝羔羊都有这些特征[8]。
英国音乐评论家盖瑞·夏普扬在《美式金属新浪潮》一书中提到:“像是不可知论前线等一些来自金属核的老团和整个纽约硬核界,再加上将重金属带到新境界的豹、恶灵古堡和机械头,将旋律死亡金属、情感核和其他音乐交织在一起。”[3] 这运动包含了另类金属、哥德次文化、情感核、硬核庞克、前卫金属、结构核、旋律死亡金属、金属核、新鞭击金属和嚎叫情绪核等风格的乐团[3][9][6][2][10][9]。
美式金属新浪潮的知名乐团: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