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顶鹦鹉(学名:Purpureicephalus spurius,英语:Red-capped parrot,台湾作红帽鹦鹉),是鹦形目旧世界鹦鹉科红帽鹦鹉属下的唯一一种鸟类。[3]这种鸟类仅分布于澳洲西南部。[4]在《国际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因为环境的持续退化制造了更多对其有利的生存环境,目前其物种状态被评为无危。[1][5]
该种物种由德国动物学家海因里希·库尔于一次会议中发表,他以Psittacus spurius的名称命名红顶鹦鹉,并认为是一只未成年的个体。[6]1854年,法国鸟类学家夏尔·吕西安·波拿巴为其建立了一个单型属红帽鹦鹉属(学名:Purpureicephalus)。[7]其中属名Purpureicephalus来自其一个同物异名Psittacus purpureicephalus,来自希腊语πορφυρός(转写:porphuroeis,意即“紫色或红色”)及κεφαλή(转写:kephalē,意即“头部”)。[8]:325[9]:132而种小名spurius,来自同名拉丁语,意思为“虚假的”,源自库尔认为其幼鸟外观与成鸟大相迳庭,以至于看起来像不同的鸟类。[8]:363[9]:140
成鸟在外观上,雄性有深红色的头顶和浅绿色的脸颊,蓝绿色的上半身和蓝色及鲜红色的下半身,黄色的臀部。[4]雌性整体颜色则较雄性黯淡。[10]幼鸟前额有一条棕红色的带状条纹,上背部呈深绿色,胸部偏褐、腹部偏暗紫,腰部呈暗黄绿色,尾下覆羽带有绿色斑点。 大腿呈现较为暗淡的红色,尾巴同样为暗绿色。[4][10]其体长约36公分,体重平均约116.0公克,鸟喙宽平均约9.2公釐、深平均约20.6公釐、嘴峰长平均约24.2公釐;翼长平均约154.5公釐;跗跖约20.4公釐;尾长约190.8公釐。[11][12]
红顶鹦鹉生活在森林、林地、农田、果园和城市公园等各种环境中,为植食性,但多仰赖于一种同样仅分布于澳洲西南的伞房桉属植物美叶桉的种子为食。[4][13]繁殖季主要落在8月—12月之间,每次产4—7枚卵,20天后孵化,约5周后离巢。[12]
目前其族群被认为仍在该地常见,但因为跟美叶桉的高度依赖性,在一些美叶桉森林开始消失的地方其数量有所下降。[12][14]但整体而言其数量仍被认为在上升中,并同时受到《濒临绝种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的保护。[2][5]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