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尾伯劳学名Lanius cristatus)为伯劳科伯劳属的一种,俗名褐伯劳。主要分布于亚洲。它与红背伯劳L. collurio)和荒漠伯劳L. isabellinus)关系密切。属名Lanius源自拉丁语,意为“屠夫”,有些伯劳鸟也因其进食习性而被称为“屠夫鸟”。种名cristatus拉丁语中意为“有冠的”,其涵义比英文中的用法更广泛。[3] 伯劳的英文名称 "shrike" 来自古英语scríc,意为“尖叫”,指的是其刺耳的叫声。[4]

Quick Facts 红尾伯劳, 保护状况 ...
红尾伯劳
Thumb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鸟纲 Aves
目: 雀形目 Passeriformes
科: 伯劳科 Laniidae
属: 伯劳属 Lanius
种:
红尾伯劳 L. cristatus
二名法
Lanius cristatus
Thumb
异名

Otomela cristata (Linnaeus, 1758)

Close

与大多数其他伯劳鸟类一样,红尾伯劳有著独特的黑色“强盗面具”眼纹,主要出现在开阔的灌木丛栖地,它们会栖息于荆棘丛顶上寻找猎物。这种广泛分布的物种有多个独特的亚种,它们在温带亚洲繁殖,并迁徙到热带亚洲越冬。偶尔会在欧洲北美被发现为迷鸟。

Thumb
印度加尔各答的一只红尾伯劳亚成鸟
Thumb
卵, 威斯巴登博物馆

分类学

1747年,英国博物学家乔治·爱德华兹在他的《不常见鸟类的自然史》第二卷中包含了红尾伯劳的插图和描述。[5] 他使用了“有冠红色伯劳鸟”或“红褐屠夫鸟”作为英文名称。爱德华兹根据一个从孟加拉送到伦敦的标本绘制了手工上色的版画,该标本是送给丝绸图案设计师约瑟夫·丹德里奇的。1758年,瑞典博物学家卡尔·林奈在更新的《自然系统自然系统第十版中,将红尾伯劳归入伯劳属Lanius,并给予它双名法名称Lanius cristatus,且引用了爱德华兹的作品。[6] 种小名是拉丁语,意为“有冠的”或“羽冠的”。[7]

目前确认的四个亚种有:[8]

描述

Thumb
亚成鸟,加尔各答印度

这种伯劳鸟的上半身主要为棕色,尾巴呈圆形。冬季时,黑色眼罩可能会变得较为淡色,并且眼罩上方有一条白色眉线。下腹部呈乳白色,两侧及腹部带有棕褐色。翅膀为棕色,没有白色“镜面”斑块。雌鸟的腹部常带有细小的波纹,眼罩呈深棕色,不如雄鸟那般明显。这些特征在野外观察时不易区分,但在日本对繁殖鸟类的研究中,雌鸟可通过其孵卵斑识别出来。[13] 通过多项测量,能够区分出约90%的鸟类性别。[14] 亚种lucionensis的头顶呈灰色,逐渐过渡到棕色的背部,上背部的尾端比其馀部分更为棕红色。[15] 尾巴较棕,不像红背伯劳那样呈红色。[16] lucionensis的幼鸟头顶为棕色,且缺乏成鸟的灰色头部。亚种superciliosus具有宽阔的白色眉纹及更为鲜艳的红色头顶。尾巴颜色更红,末端带有白色。[17][18]

在中亚有多种混合形态,该地区cristatusisabellinuscollurio族群有所重叠。这些物种的分类处于不稳定状态,一些如phoenicuroides的形态曾被视为L. cristatus的亚种,后来被归为L. isabellinus[15][19] 在日本石川地区,lucionensis被记录到与superciliosus杂交[20],而superciliosus在日本中部与Lanius tigrinus有过杂交记录。[21]

分布

分布于俄罗斯、朝鲜、日本、台湾、蒙古、印度、中南半岛、菲律宾以及中国大陆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甘肃宁夏青海陕西河北河南山东四川江苏浙江安徽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省等地,一般生活于温湿地带森林鸟类、常见于平原、丘陵至低山区,多筑巢于林缘、开阔地附近。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孟加拉国。[1]主要在亚洲东北部进行繁殖。

指名亚种在从蒙古到西伯利亚的亚洲北部地区繁殖,并在南亚、缅甸和马来半岛过冬。同一地区描述的confusus亚种特征不明显,但据说拥有较宽的白色眉线和较淡的上半身,有时被归入指名亚种族群。superciliosus亚种(有时称为日本伯劳)在萨哈林岛、千岛群岛和日本岛屿繁殖,并在海南、苏门答腊、爪哇和巽他群岛过冬。lucionensis亚种,有时被称为菲律宾伯劳(当地名称:taratpakis-kis),[22][23][24] 在韩国和中国东部繁殖,主要在台湾和菲律宾过冬,但也出现在安达曼群岛和印度半岛。[15][25][26][27]斯图亚特·贝克曾建议该物种可能在阿萨姆邦的卡查尔丘陵繁殖,但这一想法遭到克劳德·布坎南·泰斯赫斯特的质疑。[28]

该物种在欧洲较为罕见,但曾在美国和加拿大发现迷鸟的记录。[29][30][31]

行为与生态

Thumb
Lanius cristatus lucionensis, 菲律宾伯劳鸟;请注意灰色的冠部和白色的喉部与泛红的底部形成鲜明对比。加尔各答, 印度

红尾伯劳是一种迁徙类,环志研究表明,它们对越冬地点具有高度的忠诚度,经常每年冬季返回同一地点。[32][33][34] 它们在到达后不久便开始建立越冬领地,其响亮的喋喋不休或嘎嘎声音极具辨识度。那些早到并建立领地的鸟类似乎相较于后来到达冬季栖地的鸟类更具优势。[35][36] 它们的迁徙时间非常规律,通常在八月和九月到达印度过冬,并于四月离开。[37] 在冬季期间,它们会经历迁徙前的换羽。[32] 它们在越冬地的歌声较为微弱,略似粉红椋鸟的叫声,且经常包含对其他鸟类叫声的模仿。唱歌时鸟喙保持闭合,仅喉咙有脉动可见,且鸟在唱歌时会上下摆动尾巴。[16][38]

繁殖季节在五月下旬或六月,繁殖栖地包括泰加林、森林到半沙漠地区,它们会在树或灌木上筑巢,每窝产两到六颗蛋。[39]

它们主要以昆虫为食,尤其是鳞翅目昆虫。[40] 如同其他伯劳鸟类,它们会将猎物刺在上。小型鸟类和蜥蜴有时也会成为它们的猎物。[41] 曾有记录显示它们的食物储藏中有一只绣眼鸟Zosterops)。[16] 它们通常从栖息处观察猎物,并俯冲到地面捕捉。[42]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