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兰反坦克飞弹(法语:Missile d'infanterie léger antichar; "英语:Light anti-tank infantry missile")是与HOT式反坦克飞弹同时研制的反坦克飞弹,同样由德法两国于1963年开始共同研制至1974年装备部队,不同于HOT式作为重型反坦克飞弹,米兰作为轻型反坦克飞弹由步兵使用,射程约为HOT式的一半即2公里,米兰也是有线导引,步兵要连续瞄准目标直至命中为止,其弹头采用高爆反坦克弹,可炸穿650毫米厚钢装甲。
米兰反坦克飞弹曾参加1982年的英阿福克兰群岛战争,英军的米兰飞弹用来摧毁阿根廷军的地下碉堡,法军的米兰也曾加1991年的海湾战争。
米兰反坦克飞弹也作为法德两国步兵战车的反坦克飞弹。
基本资料
![Thumb](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c/c3/Targetsight.MILAN.jpg/640px-Targetsight.MILAN.jpg)
- 弹重:7.1公斤
- 炸药量:2.7公斤
- 弹长:1.2米
- 口径:0.115米
- 最远有效射程:2000米
- 最短射程:25米
- 速度:200米/秒
- 穿甲威力:650毫米
衍生型号
- 米兰1型:单一,主形装药战斗部(1972年),口径为103毫米
- 米兰2型:单一,主形装药战斗部,带有用于增加穿透力的对位探针(1984年),穿透力几乎提高了一倍,口径为115毫米
- 米兰2T型:单一的主形装药,在对峙探针末端带有较小形的装药战斗部,以击退反应装甲(1993年)
- 米兰3型:纵排,异型装药战斗部(1996)和电子信标
- 米兰ER型:扩展范围(3,000 m)和更高的穿透力
后来的米兰型号具有串联的破甲弹 (HEAT)。这样做是为了跟上苏联装甲技术的发展步伐-苏联坦克开始出现具有爆炸性的反应装甲,这可能会击败早期的反坦克导弹。较小的前体破甲弹(HEAT)穿透并引爆,为主破甲弹(HEAT)穿透后面的装甲铺平了道路。
使用国家
![Thumb](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8/87/AMX-10-IMG_1469.jpg/640px-AMX-10-IMG_1469.jpg)
![Thumb](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c/cf/Marder1A3.5.jpg/320px-Marder1A3.5.jpg)
![Thumb](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5/5b/MILAN~18.jpg/640px-MILAN~18.jpg)
![Thumb](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4/47/A_crew_of_an_Egyptian_ranger_battalion_waits_to_parade_in_their_Jeep_YJ_light_vehicle_armed_with_a_MILAN_portable_ATGM_launcher_during_Operation_Desert_Shield.JPEG/640px-thumbnail.jpeg)
相关条目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