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聂伯河
东欧河流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第聂伯河[1][注 1],或称聂伯河,为东欧河流,全长2290公里,是欧洲第四长的河流(仅次于伏尔加河、多瑙河与乌拉尔河)。它发源于欧俄瓦尔代高地南部位于斯摩棱斯克州沼泽,流经白俄罗斯和乌克兰,出海口为黑海。在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的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已经有记载这条河流。
![]() |
第聂伯河 Дніпро(乌克兰语) Дняпро(白俄罗斯语) Днепр(俄语) | |
---|---|
![]() | |
![]() 第聂伯河河盆 | |
![]() | |
国家 | 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 |
流域 | |
源头 | 冰川 |
• 位置 | 俄罗斯瓦尔代高地 |
• 坐标 | 55°52′00″N 33°41′00″E |
• 海拔 | 220米(720英尺) |
河口 | 第聂伯河三角洲 |
• 位置 | 乌克兰、俄罗斯 |
• 坐标 | 46°30′00″N 32°20′00″E |
流域面积 | 516,300 km2(199,300 sq mi) |
城市 | 多罗戈布日、斯摩棱斯克、莫吉廖夫、基辅、切尔卡瑟、第聂伯罗 |
本貌 | |
长度 | 2,290 km(1,420 mi) |
特征 | |
左岸支流 | 德鲁季河、杰斯纳河、特鲁比日河、苏皮河、苏拉河、普肖尔河、沃尔斯克拉河、萨马拉河、孔卡河、比洛泽尔卡河 |
右岸支流 | 德鲁季河、别列津纳河、普里皮亚季河、捷捷列夫河、伊尔平河、斯图格纳河、罗斯河、佳斯明河、巴扎夫卢克河、因古列茨河 |
语源
河名源自萨尔马提亚人对河流的称呼:“很远的河”(Dānu apara)。相比起,另一条乌克兰主要河流德涅斯特河的名字则解作“很近的河”[2]。
在公元前5世纪,第聂伯河被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称作波里斯提尼斯河(Βορυσθένης),被古希腊地理学家、历史学家斯特拉波称作“Scythian”(广阔的土地,其实是指乌克兰无树木的大草原)。后期希腊、罗马作家则称作“Δαναπρις”(注:Δανα在古波斯文指“河”)。在基辅罗斯时期的旧斯拉夫文称作“Slavutic”(斯拉夫的)[来源请求]。
地理
第聂伯河的主要支流如下(以河源至河口排序),“左/右”表示该支流在第聂伯河的方向(左岸为东乌克兰、右岸为西乌克兰方面):
从普里皮亚季河河口到卡霍夫卡水电站,共有六组水坝和水电站,提供乌克兰10%的电力。卡霍夫卡水电站大坝于2023年6月6日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期间被摧毁[3]。
第一个建造的是扎波罗热附近的第聂伯河水电站(或 DniproHES),建于1927 年至 1932 年间,输出功率为 558 MW[4]。 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摧毁,但在1948年重建,输出功率为750 MW[来源请求]。
水库地点包括:

根据《Hervarar Saga》,哥特人的首都Árheimar亦地处于第聂伯河。
要留意的是第聂伯河每次冬季都会结冰,船只在该段时期不能航行。
经济意义
第聂伯河以其水坝著名。当中最著名的是在扎波罗热附近的第聂伯河水电站(Дніпро́вська ГЕС; ДніпроГÉС)。它在1927-1932年建造,最高产电量为558 兆瓦。
第聂伯河对乌克兰的交通和经济有重要作用:第聂伯河的水库都设大型船闸,使面积上限至270 × 18 米的大型船只能在港口航行。除了商业用途外也有在民用方面-国内水路巡游旅行成近年趋势,多瑙河和第聂伯河就是热门的河流。
备注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