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衰弱,是一个在20世纪初受当时的西方医学影响而传入中国的术语[1],用以表示人体神经实际上的机械性衰弱。其英语(Neurasthenia)在早至1829年就有使用,且它不是后来的神经病学家乔治·米勒·比尔德所使用的“神经质”(nerves),当中“神经质”较为隐喻。
神经衰弱在1869年首次用作精神病理学上的术语,其亦是由比尔德开创此一先例[2]。用以表示一种疾病,当中症状包括疲劳、焦虑、头痛、心悸,高血压、神经痛,以及抑郁。
神经衰弱目前仍是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的CCMD-3的一项诊断项目。但它不再包含于世界卫生组织的ICD-11及美国精神医学学会的DSM-V中。
美国人被认为特别容易发生神经衰弱,为此人们为神经衰弱起了一个别名——“Americanitis”(由威廉·詹姆斯推广[3])
病征
此一疾病被比尔德认定为中枢神经系统的能量耗尽所致,他亦把此一疾病的起因归因于现代文明。当时比尔德那一派别的医生都将神经衰弱与城市化和压力扯上关系。并声称这是竞争日益激烈的商业环境所致。那时亦认为神经衰弱与久坐的专业人士和上流人士特别有关系,但可适用于任何居住在货币体系内的人。
弗洛伊德则把许多身体症状纳入此一分类中,当中包括疲劳、消化不良伴胃气胀、脊柱性刺激,以及颅内压升高的迹象[4]。与当时的一些人一样,他认为这种病症是由性交中断、性欲节制所致[4] 。后来,弗洛伊德提出,在自慰及性交中断中,会产生对生物体有毒的物质,因为它们俩都是“不能满足原欲(Libido)的性释放。”,换句话说神经衰弱是(自体)中毒的结果[5]。后来,他亦把神经衰弱与焦虑性神经症区分开来,尽管他认为在许多情况下,两种病症都会同时出现[4]。
当代观点
神经衰弱在20世纪时仍是一种流行的诊断,最终普遍认为它是一种行为问题,而不是一种生理疾病(排除了“病毒后综合征”后)。就当代的医学诊断而言,神经衰弱在很大的程度上都已被废除,不再是常见的诊断[6]。ICD-10把其归类于“F48-其他的神经症性障碍”中[7]。
参看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