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认同是个人自我概念的一部分,源自个人认知上属于特定社会群体之成员身份。[1][2]

社会认同理论引入了社会认同的概念,作为解释群体间行为(英语:intergroup behaviour)的一种方式。[3][4][5] 社会认同理论探索“内群体”和“外群体”现象,并基于该观点,即身份是透过以相对或灵活的方式定义的差异过程构成的,这取决于一个人所从事的活动。[6] 该理论被描述为根据感知到的群体地位差异、感知到的这些地位差异的合法性和稳定性,以及感知到的从一个群体转移到另一个群体的能力来预测某些群际行为。[4][5] 这与社会认同理论被用来指代关于人类群体认同的一般理论化的场合形成鲜明对比。[7]

约翰·特纳 (John Turner) 等以自我归类理论的形式发展了相关之理论[1][5][8],建立在社会认同理论的见解之上,以对自我和团体过程进行更通泛的描述。[3][5]

社会认同理论表明,如果一个组织可以改变他们的自我认同或他们的部分自我概念,这些自我概念源自对群体的了解和对群体的情感依恋。[4]

社会科学家 威廉·格雷厄姆·萨姆纳
社会生物学家 Henri Tajfel

理论

社会认同理论指出,人类的社会行为受到他人的行为和当代的社会标准而异。社会认同是个人自我概念的一部分,源自相关社会群体的感知成员身份。 正如社会心理学家Henri Tajfel和John Turner在1970年代和1980年代最初提出的一样,[9]社会认同理论引入了社会认同的概念作为解释群体间行为的一种方式。[10][11]社会认同理论被描述为一种基于感知到的群体状态差异,感知到的合法性和状态稳定性的稳定性以及感知从一个群体迁移到另一群体的能力的理论来预测某些群体间行为的理论。这与“社会认同理论”一词用于指代人类社会自我的一般理论形成对比。而且,尽管一些研究者已经如此对待它,社会认同理论从未打算成为社会分类的一般理论。正是由于对社会认同理论范围有限的认识,约翰·特纳及其同事才以自我归类理论的形式发展了堂兄理论,正是基于对社会认同理论的洞察力来实现的。对自我和群体过程进行更一般的描述。[12] 社会认同理论认为,组织可以改变个体的行为,只要它能够改变其对群体的知识和情感依恋所产生的自身身份或部分自我概念。[10]

历史背景

20世纪20年代末,集体主义的观点几乎从主流社会心理学中消失,与此同时,第一个社会认同理论的正式声明发报中,Tajfel写了对当时的社会现象的看法:

“在罢工行动中使我们了解到社会分类仍然是一个浮摆不定的概念。社会行为与社会分类并没有直接明确的连结。而怎样的社会分类又会较突出或不显著?到底什么样的社会现况促使这个情形呢?通过阶级制的社会分类,导致社会氛围不佳,使得大众感到他们是在与其他群众长期冲突,而大众的心理转变,也会因为稳定的社会制度到不稳定的社会制度而起著变化。

因此,在部分社会认同理论反映了大众对重建一个更集体的自我和社会群体的社会心理愿望。”

参考资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