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坎土曼(维吾尔语:كەتمەن,拉丁维文:ketmen),或译作坎土镘、砍土曼,清时译为恰特满,是生活在新疆及周边地区的维吾尔族农民使用的农具。坎土曼兼具锄头和铁锹的功能,有“万能工具”的称号[1]。
坎土曼是由维吾尔族铁匠专门制造的铁制工具[2]。坎土曼有不同的大小,大的一般长30厘米,宽25厘米,小的一般长25厘米,宽20厘米。坎土曼一般重1到2公斤,也有3到5公斤的特大号坎土曼,坎土曼的柄一般由杏树、梨树或桑树的木头制成,长大概1.5米。一般情况下,南疆地区的维吾尔农民会使用较大的坎土曼,而北疆地区的坎土曼较小。男性使用的较大,女性使用的较小。坎土曼样式类似锄头,但比锄头大得多,因为新疆各地土质和各地不一的习惯,坎土曼的形状也有所不同,主要有圆头、方头或舌形头等,其中吐鲁番地区多为齐头方型,库车县一带使用的坎土曼多为尖头长形[2][1][3]。因为需要铲土,坎土曼具有一定弧度。肩宽背厚刃薄的坎土曼坎可以较为轻易的铲断树根或者砖块[2][1]。坎土曼一般采用加钢的刃口。为避免卷刃、崩刃,打造坎土曼的时候需要掌握较好的热处理技术[1]。打造坎土曼的铁匠会在坎土曼上锻造或雕刻花纹和图案,或者是自己的姓名[1]。
坎土曼兼具锄头和铁锹的功能,主要可以用来翻地、挖渠、装撒饲料、松土除草、引水灌田等[4][1]。除了用于干农活,在田间休息的时候,洗干净的坎土曼会用来盛放馕、水果等食物,有时候也会被用来当作农忙休憩时的临时枕头[1]。坎土曼不仅是新疆的维吾尔农民的农具,生活在在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的农民也在使用坎土曼[1]。
坎土曼在新疆的历史悠久。在克孜尔千佛洞第175窟的壁画中就有两个正在挖地的男子,他们所使用的工具类似现在的坎土曼[6]。虽然坎土曼的词源暂不清楚,但在二十世纪初伯希和等人在敦煌出土的30多件回鹘文文献中有提到坎土曼一词[6][7]。一封公元十世纪的回鹘文书信提到“让骆驼吃草,两块丝和两只坎土曼留在家里使用”[7]。11世纪语言学家麻赫穆德·喀什噶里所撰写的《突厥语大词典》之中也提到坎土曼是一种农具。《古突厥词典》也曾收录该词,并称其为кетмень(锄头)。俄语кетмень的使用也可见坎土曼的使用不仅历史悠久,范围也很广泛[6]。清代七十一编纂的《西域见闻录》以及傅恒、刘统勋等人编纂的《钦定皇舆西域图志》中对坎土曼的记载为“恰特满,形似铁镢,其头甚圆。以枣木为直柄,用以垡土开沟,并引沟水灌田”[8][9]。
进入二十世纪下半叶,不仅是维吾尔农民,其他生活在新疆的人们也开始使用坎土曼作为开垦农田的工具。1950年,新疆军区开始开展生产建设工作,曾向苏联订购5万把坎土曼。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中还收藏着一把经过多年使用直径仍剩36厘米的大坎土曼,这把坎土曼被定为国家一级革命文物[5]。农业合作化运动后,坎土曼难以完成大面积农田种植的任务,坎土曼逐渐被新型农具、机械农具所代替[3]。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